统编版语文六下第3单元 《习作例文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下第3单元 《习作例文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8 09:24:15

内容文字预览

《习作例文》 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把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q____ ____ù ____iáo
噙着泪 默书簿 华侨
____ù m____
相叙 模糊
2.用横线画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1)以前我上这一课时总是懒扬扬提不起劲。 ( )
(2)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身一世留在身边。 ( )
(3)我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休,不要忘记母语。 ( )
3.比一比,组一组。
极 ( ) 拍 ( ) 睬 ( ) 肠 ( )
级 ( ) 柏 ( ) 踩 ( ) 扬 ( )
4.选词填空
全神贯注 热泪盈眶 胡思乱想
(1)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他激动得( )。
(2)“上课时不要( ),要( )地听讲才行呀!”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5.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童年的大院里,住的都是一些引车卖浆者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    )
(2)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 (    )
(3)我得佩服母亲用词的准确和生动。 ( )
6.连线。
富的        同学
惊人的 中国语文
异样的 进步
亲爱的 沉寂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改为陈述句)

(2)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改为比喻句)

(3)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差不多各家都会这样做。(修改病句)
二、课内阅读
别了,语文课
何紫 (香港)
“陈小允。”张先生忽然叫我的名字,我心里“扑扑”地跳,站了起来。
“你回答我的问题,这一课寓言的作者是谁?”张先生在向我提问。
唉,我虽然调到第一排,但不知为什么注意力还是不能集中,刚才虽然双眼望着课本,但是思想早就溜号了。我张着嘴要答话,但只能“嗯嗯”地发声,眼睛四处张望,希望有谁给我一点提示。
我看见坐在侧边的叶志聪,他故意咧着牙齿,双手像要拉紧一个绳索。他真是我的救星!他的动作唤起我预习时的记忆,他“依”起牙齿拉绳索,对了,我急忙回答说:“作者是伊索。”张先生叫我坐下,我偷偷嘘一口气,回头对志聪眨眨眼睛,是对他感谢的眼色。
放学回家的时候我拉着志聪的手一起走,志聪对我扮个鬼脸说:“你怎么搞的?坐在最前排也听不到先生讲课?你今天差点儿要留堂了。”
“别提了!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国语课,什么主题中心,什么词语解释,什么标点符号,什么文章体裁,这些东西都叫我发闷。”这是我的心里话。
回到家里,妈妈叫我换下校服,说要带我到照相馆照相,我觉得奇怪,但妈妈催促着,我便忙着换了一套妈妈预备好的衣服——那是新年才穿的西装,还打领带,这样隆重我总觉得不寻常,到了照相馆,妈妈独个儿拍摄了半身像,接着我也拍摄了半身像。回家的途中,妈妈才对我说了一点点儿:“小允,我们一家要移民到中美洲去了,你喜欢吗?我们一家坐飞机呢!”
听到了要移民,我第一个念头就是以后不用再默书了。当然,我也知道将来即使要默书恐怕也不用再默写那些艰深的中国字了。
第二天回到学校,班主任张先生又叫我。我心里想:“大约又要责备我默书不合格吧。不过,我最多让她唠叨两三次,以后这里什么事也和我不关痛痒了。”
果然,我看见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薄,我低垂下头,默默地站在她身旁。她慢慢地翻开我的默书簿:第一页是三十分,第二页是四十分,第三页是四十五分,到了第四页,也是最近默书的一次,呀,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是七十五分,不但合格,而且成绩居然不错。
张先生和蔼又严肃地说:“陈小允,这次我叫你来,不是责备你了;你看,你的默书进步啦,这次只错了五个字,只要你上课留心听讲,回家勤恳温习,以后一定会进步更快的。你要知道,你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自己本国的文字也写不好,那不是笑话吗?小允,我看见你默书进步我真高兴,我特地送你一份小小的礼物,希望你继续努力。”
张先生说完了,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图书,书名是《怎样学好语文》。我接过张先生的图书,双手不禁颤抖起来。回到教室,我翻开那本图书,第一段话映入眼帘:“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优美的环境,长期地孕育着中国文化,使中国语言成为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
从来没有一本图书的内容这样震撼我的心灵,这一段话,好像有人用丰富的感情在我的耳畔诵读着。
钟声响了,第一堂是国语。以前我上这一门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国语书,另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忽然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着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了国语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见了下课钟声。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越来越好……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3.阅读画线句子,说说“这一堂课”为什么过得特别快。

3.结合第九段句子中划线词语作简要赏析。

4.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描绘了一个怎样变化的“我”?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ín b q
x ó
2.(1)扬扬——洋洋
(2)身——生
(3)休——修
3. 极 (极端) 拍 (拍摄) 睬 (理睬) 肠 (香肠)
级 (年级) 柏 (柏树) 踩 (踩踏) 扬 (飞扬)
4.(1)热泪盈眶 (2) 胡思乱想 全神贯注
5.(1)贫穷(2)微弱(3)蔑视
6.富的        同学
惊人的 中国语文
异样的 进步
亲爱的 沉寂
7.(1)但是,没有人家离得开老阳儿。
(2)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3)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
二、课内阅读
1.“我”以前不喜欢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祖国语言。
2.因为在这堂课上,“我”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所以才会感觉过得特别快。
3.“大约”“最多”“不关痛痒”这三个词语形象地刻画出“我”不再学习国语时的得意和对老师默书的不屑一顾,突出了此时“我”的不懂事。
4.“我”开始时调皮、天真、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及格,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课件29张PPT。习作例文人教统编版 六年级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文辞又是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抒发的。
本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主要是回顾单元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如何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出自南梁刘勰《文心雕龙》谈话导入精读感悟 小组交流:
回忆课文,然后思考:说说《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学习“交流平台” 《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精读感悟 《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精读感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行总结 (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精读感悟精读感悟 《我的老师》片段:?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直接抒情的部分 :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精读感悟 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 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向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打篮球的时候,我有几个好机会没把握住,结果我们输给了二班。 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学习“初试身手”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 同桌交流:
阅读“初试身手”内容。
思考:说说这两个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精读感悟精读感悟说说这两个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愿望实现高兴打球失败遗憾、压抑、难过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中 
弹琴  钓鱼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1)走在小巷里
欣赏范例 ①心情好:家庭联欢会上,我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才艺——钢琴演奏。弹琴时,我的手指特别懂我的心思,在键盘上轻松而敏捷地跳跃着,黑白键也听话地发出好听的声音。爸爸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②心情不好:妈妈妈妈逼我我学钢琴,我十分地不情愿。僵硬的手指似乎和我赌气,不情愿地左一下右一下;黑白键不解地等着我,仿佛不知道该如何发声。只见爸爸妈妈眉头紧锁,神情十分“可怕”。 弹 琴 (2)奔跑在田野中
欣赏范例 ①心情好:鱼塘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第游来游去,仿佛在和我比谁更悠闲。那条红色的鲤鱼最淘气,总在鱼钩附近转悠,偶尔还会快乐地吐出几个水泡。
②心情不好: 鱼塘里的鱼儿也和我作对,硬是不咬钩,有时还戏弄我,轻轻地碰一碰鱼钩就跑了,根本不给我起钩的机会。我收起渔具,怏怏不乐第回家了。 钓 鱼精读感悟 学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全班合作学习:
(1)阅读课文《别了,语文课》,边朗读边标注。
(2)探讨:A.介绍作者。B.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C.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走进作者 何紫(1938年—1991年),原名何松柏,广东顺德人,香港著名儿童文学家。
自1970年开始在《华侨日报》撰写文章,描述当时的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挑战。
结集出版有《40儿童小说集》《童年的我》《儿童小说又集》《给女儿的信》《少年的我》及《我这样面对癌病》等。
他的作品从1980年代开始一直伴随着当地儿童成长,对香港的基础教育有极深远的影响。他亦是出版社山边社的创办人。《别了,语文课》《奇怪的圣诞包裹》等文章都曾入选中小学课本。 例文讲了“我”以前不喜欢上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继续学习中国语文的事。
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精读感悟精读感悟 人物:“我” (陈小允)张先生
事件:陈小允将要离开祖国,用几件事展现了她对中国语文态度的转变。
情感:表达陈小允对祖国语言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从开始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作者先利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我”对中国语文的情感表达变化,借助真实的内心独白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最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事例,来表明自己对国语的喜爱和自修国语的决心。精读感悟 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前后桌合作学习:
(1)阅读课文《阳光的两种用法》,边朗读边标注。
(2)探讨:A.介绍作者。B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两件有趣的事。C.“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说说你对“老阳儿”深刻内涵的理解。D.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E.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学习《阳光的两种用法》 精读感悟 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今北大荒农垦)插队知青。
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走近作者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两件有趣的事。 (1)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2)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精读感悟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母亲和毕大妈这种“智慧和温暖的心”,尤其是“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成为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阳光,让我们体会到母爱就像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都来源于这种充满爱的情感。
精读感悟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这两件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
精读感悟你从这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哪些写作方法呢?精读感悟 直接抒情——它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 间接抒情——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使其成为可以被观赏者在体验的对象的写作方法。它的特点是:要依靠媒介、具体依附性;含蓄委婉,耐人咀嚼,引人联想。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2.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改为陈述句)
二、选词填空。
温暖 温馨
1.阳光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   )许多。
2.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   )的心。 随堂练习爸爸说,他正为这件事操心。没人知道我心里的痛。 温馨
温暖主题小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文章融情于事,将情感融入事件的叙述中,借助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抒发真情实感 将情感融入人、事或景物
直接抒情 作业布置 运用直接抒情或者间接抒情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内容自选。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部编版语文6年级上第3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课题
习作例文
单元
3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6年级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过程与方法
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重点
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难点
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出自南梁刘勰《文心雕龙》
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文辞又是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抒发的。
本单元交流平台的内容主要是回顾单元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如何在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出示课题。
思考、讨论问题。
通过讲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
回忆课文,然后思考:说说《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
2.探讨、交流、回答。
《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3.围绕“抒发真情实感”总结。
(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示例:课件
? 《我的老师》片段:?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直接抒情的部分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小结: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二、学习“初试身手”。
1.同桌交流:
阅读“初试身手”内容。
思考:说说这两个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探讨、交流、回答。
(1)读课本中的示例,说说这两个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愿望实现——高兴;打球失败——遗憾、压抑、难过。)
(2)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心情“好”与“不好”的状态,现在就让我们选取一两个情境,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吧。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中 弹琴 钓鱼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互相倾听,发表意见。
优秀示例:(1)弹琴
①心情好:家庭联欢会上,我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才艺——钢琴演奏。弹琴时,我的手指特别懂我的心思,在键盘上轻松而敏捷地跳跃着,黑白键也听话地发出好听的声音。爸爸妈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②心情不好:妈妈妈妈逼我我学钢琴,我十分地不情愿。僵硬的手指似乎和我赌气,不情愿地左一下右一下;黑白键不解地等着我,仿佛不知道该如何发声。只见爸爸妈妈眉头紧锁,神情十分“可怕”。
(2)钓鱼
①心情好:鱼塘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第游来游去,仿佛在和我比谁更悠闲。那条红色的鲤鱼最淘气,总在鱼钩附近转悠,偶尔还会快乐地吐出几个水泡。
②心情不好: 鱼塘里的鱼儿也和我作对,硬是不咬钩,有时还戏弄我,轻轻地碰一碰鱼钩就跑了,根本不给我起钩的机会。我收起渔具,怏怏不乐第回家了。
三、学习“习作例文”。
(一)学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1. 全班合作学习:
(1)阅读课文《别了,语文课》,边朗读边标注。
(2)探讨:A.介绍作者。B.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C. 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2.交流回答。
(1)介绍作者
何紫(1938年—1991年),原名何松柏,广东顺德人,香港著名儿童文学家。
自1970年开始在《华侨日报》撰写文章,描述当时的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各种挑战。
结集出版有《40儿童小说集》《童年的我》《儿童小说又集》《给女儿的信》《少年的我》及《我这样面对癌病》等。
他的作品从1980年代开始一直伴随着当地儿童成长,对香港的基础教育有极深远的影响。他亦是出版社山边社的创办人。《别了,语文课》 《奇怪的圣诞包裹》等文章都曾入选中小学课本。
(2)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叙述了一个五年级的学生陈小允原来讨厌上语文课,不喜欢语文课,但当他即将移民海外,不再有学习中文的机会时,他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感受到了中文的美好,对故土、对母语的依依不舍,从而下定决心即使到了海外,也要好好自修中文。
(3)人物:“我” (陈小允)张先生
事件:陈小允将要离开祖国,用几件事展现了她对中国语文态度的转变。
情感:表达陈小允对祖国语言及祖国的热爱之情
(4)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从开始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作者先利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我”对中国语文的情感表达变化,借助真实的内心独白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最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事例,来表明自己对国语的喜爱和自修国语的决心。
(二)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
1. 前后桌合作学习:
(1)阅读课文《阳光的两种用法》,边朗读边标注。
(2)探讨:A.介绍作者。B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两件有趣的事。C. 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2.交流回答。
(1)介绍作者
肖复兴,1947年出生,中国著名作家,原籍河北沧州,现居北京,1968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今北大荒农垦)插队知青。
曾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
(2)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中描绘的两件有趣的事。
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
(3)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母母亲和毕大妈这种“智慧和温暖的心”,尤其是“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成为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阳光,让我们体会到母爱就像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都来源于这种充满爱的情感。
(4)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这两件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
(5)你从这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哪些写作方法呢?
直接抒情——它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其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
间接抒情——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使其成为可以被观赏者在体验的对象的写作方法。它的特点是:要依靠媒介、具体依附性;含蓄委婉,耐人咀嚼,引人联想。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感悟、思考、表达。
思考并回答问题。
活动探究。理解、探究。
思考,回答问题活动探究
交流、探讨、回答。
让学生了解掌握抒发真情实感的方法。
通过练笔深切感受抒发真情实感。
通过具体事例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事情中去,还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改为转述句)
2.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改为陈述句)
二、选词填空。
温暖 温馨
1.阳光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   )许多。
2.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   )的心。
巩固学习目标,加深理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文章融情于事,将情感融入事件的叙述中,借助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布置作业
运用直接抒情或者间接抒情的方法写一个小片段,内容自选。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抒发真情实感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