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孙权劝学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期中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从《孙权劝学》中了解。
文化知识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文化知识
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文化知识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文化知识
司马光,字 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朝代)政治 家;史学家。编著有:《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计1362年间的史事。
5字记忆法:名(名、字、号)、地(国别、家乡)、时(朝代、世纪、时代)、评(评价、称谓)、著(代表作)。
文化知识
卿(qīng):古代高官名,在公之下,大夫之上。古时,君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有的称“爱卿”。古时“卿”也是表示夫妻或好朋友之间非常亲昵的称呼。
阿:(1)作前缀或译音时,读ā,如“阿哥”“阿爸”;虚词前缀,冠于人名、人称代词之前。本课用作虚词前缀,表示敬称。
文化知识
大兄:汉语词汇,释义为长兄或对朋辈的敬称。
孤:古代王是一国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国王,由于地位甚高,且权利最大,等级森严,一般人都是不敢轻易和国王走近的。所以,那时的国王身边能亲近的人很少,仿佛自己是一个人,没有人能和他相比,才自称孤,或孤王,或寡人。
到了汉末,“孤”却有了雄霸的意思。群雄独占一方,各自称孤。“孤”从此就演变成了王者的代名词,其中也包含有高处不胜寒,傲然孤茕的意味。
文化知识
卿( ) 岂( ) 邪( )
孰( ) 遂( ) 更( )
1.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
当涂: 。 博士: 。
但: 。 涉猎: 。
见往事: 。 及: 。
才略: 。 非复: 。
刮目相待: 。 见事: 。
qīng
qǐ
yé
shú
suì
gēng
当道,当权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才干和谋略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到,等到
不再是
知晓事情
预习检查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预习检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推托。
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道,当权。
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事务。
古时王侯的自称。
通 “耶”,语气词。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疏通文意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粗略地阅读。
于是。
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疏通文意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到了……的时候。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到。
不再是。
疏通文意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重新。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认清事物。
疏通文意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疏通文意
成语积累
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现在演化成一个成语,泛指缺少文才,学识的人。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目,擦擦眼。相待,相看待。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新知讲解
孙权 学
吕蒙 学
鲁肃 学
劝
就
赞
学
吕蒙
鲁肃
抢答:
孙权
文章写了哪三个情节?围绕什么中心来写?
新知讲解
1.分角色朗读。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模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讨论每个角色应该运用什么神态、语气、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以符合人物身份,谈完试读。
朗读提示:(1)揣摩体会孙权是怎样劝学的。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示例: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他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②由“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可知孙权当时表现出怎样的神态?
示例:“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可知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不悦的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小组活动
③“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示例: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讲解: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赫然可见。
小组活动
孙权 : 1、“不可不学!”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不悦、责备。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吃惊,赞叹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深感自豪
(孙权)
(鲁肃)
(吕蒙)
角色朗读
学了课文,你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拓展提高
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读书可以增长人的才干,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读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提高人的品位;
读书不只是学生要做的事,参加工作的人同样要读书;
人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了解了《资治通鉴》这部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
在诵读课文中掌握了一些文言实词,这需要我们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以丰富我们的文言知识。
课堂总结
如果你的同学不爱读书,你能不能学习孙权的劝导方法劝导他从学习态度上重视学习呢?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作业布置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②即更刮目相待(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③见往事耳(古义:了解。今义:看到,看见。)
1.古今异义
文言积累
与蒙论议,大惊(副词,表程度,十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
2.一词多义
见
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
以
当
大
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连用,动词,认为)
当涂掌事(动词,掌管,担当)
但当涉猎(动词,应当)
文言积累
①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3.成语归纳
4.文言句式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②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省略句。应为“肃遂拜蒙母,(与蒙)结友而别”]
文言积累
板书设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