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唐诗三首 《石壕吏》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7 20:32:4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石壕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2、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等。(三吏三别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这些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三吏三别原文。)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一:预习检测: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邺( ) 逾墙( ) 戍守( ) 老妪( ) 幽咽(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1)老翁逾墙走 逾: (2)吏呼一何怒 一何:
(3)有孙母未去 去: (4)犹得备晨炊 犹得:

二:研读课文:
1、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哪三个部分?
一:( )
二:( )
三:( )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


4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5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6、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7、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8、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三、石壕吏赏析
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2.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
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3.“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4.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四、研读课文,明确主题
课文题目是《石壕吏》,全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
捉人
2、捉人情景的概括描写的句子?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3、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
分析老妇的三次痛苦申诉,想象并虚拟差吏的怒呼。
第一次申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侧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唤起差吏的侧隐之心吗?会怎样怒呼?)
第二次申诉:“室中更无人,惟有辘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得到官吏的可怜、同情吗?会怎样怒呼?)第三次请求: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明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五、为什么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
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揭露了官吏的横暴。

六、小结
师:托尔斯泰“战争请孩子和女人走开”这里年老体衰的老妇人都抓去服役了,这足见战争的残酷,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
生:告诉人们要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师:对。(动情地)战争会给人民带来数不尽的疾苦,道不完的灾难。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和平,让白鸽飞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