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节 机械运动
〖要点整理〗
一.机械运动
1.概念:物理学中,⑴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最简单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
二.参照物
1.概念:在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择另外的物体做标准来比较,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注意
(1)参照物的特点:假定⑵ 的物体,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
(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是⑶ 不能被选作参照物,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在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其结果⑷ 。
3.运动和静止相对性
(1)物体的静止和运动是⑸ 的;(2)没有绝对的静止。
三.机械运动的分类
1.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分为:
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
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曲线。
2.根据速度大小的变化特点,可分为:
匀速运动:运动快慢不变
变速运动:运动快慢改变
3.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的⑹ 和⑺ 不发生变化的运动。
4.速度和平均速度
⑴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⑻ 叫做速度。
⑵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则速度越大;运动得越慢,则速度越小。
⑶匀速运动的速度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v=s/t
注意:三个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代入计算过程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时刻的速度是一定的,不能认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速度单位:
主单位:米/秒,记作:m/s,读作“米每秒”
常用单位:千米/时,记作:Km/h 读作:千米每时
两个单位的换算:1米/秒 = 3.6千米/时
“1米/秒”表示: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米。
“1千米/时”表示:物体在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为1千米。
速度单位及换算: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1km/h==1/3.6m/s
⑷平均速度
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由公式 v=s/t算出来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等于某段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的比值。
如: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根据公式:
〖例题解析〗
〖例1〗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分析诗句中参照物分别是什么?
(2)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刮的是西风。分析谁的速度最大?
分析与解答:(1)竹排在江中游——青山不动,竹排在游,以青山作参照物;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
(2)甲感到顺风,说明其速度小于风速,且行驶方向与风向相同,即甲向西运动;乙感到无风,说明其速度的等于风速;丙感到逆风说明其速度大于风速,因此速度最快的是丙。
〖例2〗[2014大庆]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射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 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分析与解答:∵v=s/t,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1=v声t1=340m/s×1.4/2s=238m;
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
∴s2=v声t2=340m/s×0.4/2s=68m;
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s′=s1-s2=238m-68m=170m;
这170m共用了:
所以汽车的车速为:
〖巩固基础〗
1.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2.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3.小明同学乘坐在运动的翻滚车中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翻滚车 B.轨道 C.地面上的树 D.地面上的建筑物
4.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行星转动 B.鲜花怒放 C.枯叶飘落 D.骏马奔腾
5.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 B.由东向西运动 C.由西向东运动 D.无法判断
6.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7.在行驶的列车上,妈妈叫小孩“别乱跑”,这个“别乱跑”的参照物( )
A.铁路边的树木? B.远处的房屋 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小孩子的座位
8.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 )
A.莲叶 B.田野 C.鱼 D.池塘
9.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10.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A.9m/s B.12m/s C.4.5m/s D.无法确定
12.在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米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通过的路程多少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13.在一条公路上,某公安警察骑摩托车以90 km/h的速度追赶他前面的距离60 km的载有走私货物的卡车,摩托车追了135 km终于追上了卡车,卡车的逃跑速度应是( )
A.50km/h B.45km/h C.40km/h D.12.5 km/h
14.[2014荆州]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小张先到达B地 B.小王先到达B地 C.小李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
15.[2014新疆]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16.[2014泰安]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17.[2014咸宁]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18.[2014德阳]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7~20秒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9.[2014广安]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0.[2012安徽]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C.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21.[2012杭州]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
A.向甲运动 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位置转动
22.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23.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车尾。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24.[2011恩施]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不划动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岸 B.流水 C.船夫 D.行驶的船
25.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___车的速度大;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m。
第25题 第26题 第27题
26.如图所示,在讨论“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这句话所涉及物体运动相对性的内容时,认为云朵向西运动的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同学是以 为参照物。
27.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 。
2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29.[2015淮安]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其中“云不动”、“云与我俱东”分别是以_______、_______(选填“榆堤”或“船”)为参照物。
30.[2015株洲]蜂鸟是唯一能够在空中悬停和倒飞的鸟类。如图表示一只蜂鸟正在吸食花蜜,此时,以花枝为参照物,蜂鸟是 的,空气对蜂鸟的作用力的方向 。
31.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问: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
32.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宝叔在外求学读书,宝叔的父亲去看他,宝叔向父亲询问家中可有怪事。他父亲说:“怪事倒也不多,只是昨夜一阵大风甚怪,把咱家院中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院外。”如图所示,宝叔细想言道:“此风少也,确实甚怪。”请你仔细分析一下,此风“怪在哪里”。
33.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铁路桥,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用了多少时间?
34.小偷逃跑的速度是360米/分钟,警察追捕的速度是27千米/小时,小偷在警察前100米处,如果小偷和警察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问警察能不能在500米的路程内追上小偷?
〖提高能力〗
1.小王和小李站在匀速前进火车的车厢两头,小王站在车厢前头,小李站在车厢的末尾用玩具手枪对射,假如他们用的是相同的玩具手枪,又同时开枪,则( )
A.小王先中弹 B.小李先中弹 C.两人同时中弹 D.都有可能
2.汽车由西向东匀速行驶,车上的乘客看到窗外的雨是竖直下落的,那么在地面上的人看来,雨滴下落方向是( )
A.竖直下落 B.斜向东下落 C.斜向西下落 D.斜向南下落或斜和北下落
3.[2012南通]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飞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 )
A.甲飞机 B.乙飞机 C.丙飞机 D.都无法确定
5.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正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
A.无法判定 B.一定上升 C.一定下降 D.一定静止
6.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 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 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7.[2012滨州]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8.[2012黄石]目前航天飞船的飞行轨道都是近地轨道,一般在地面上方300km左右的轨道上绕地飞行,环绕地球飞行一周时间约为90min左右。若飞船在赤道上空飞行,则飞船里的航天员在24h内可以看到的日落次数最接近( )
A.2次 B.4次 C.8次 D.16次
9.[2015宁波]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
A.斜向上爬升 B.斜向下俯冲 C.竖直向上爬升 D.竖直向下俯冲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10.[2013上海]甲、乙两车分别从 P、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 s—t 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甲、v乙 , P、Q 间的距离为 s ,则( )
A.v甲>v乙,s=16m B.v甲>v乙,s=8m C.v甲11.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
A.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 B.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
C.地球上现在的景象 D.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
12.[2015益阳]《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13.[2012滨州]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
14.[2016大庆]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ta=tb=tc B.ta<tb<tc C.tc>ta>tb D.tc>ta=tb
15.火车站里的自动扶梯用1min就可以把一个站立在扶梯上的人送上楼去;如果扶梯不开动,人沿着扶梯走上去,需用3min;若人沿开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的时间( )
A.4min B.1.5min C.0.75min D.0.5min
16.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
A.0 B.2 m/s C.3m/s D.6m/s
17.[2013杭州]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 )
A.28.33 m/s??? B.13.60 m/s??? C.14.78 m/s??? D.14.17 m/s
18.一船往返于甲、乙两码头之间,顺水行驶时速度为v1,逆水行驶时速度为v2,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19.[2009宁波]如图所示,物体甲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乙轻放到甲上后,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也静止
B.甲相对于桌面保持静止状态,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C.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沿斜面滑下
D.甲相对于桌面向右运动,而乙相对于甲静止
20.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所示。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设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时间是tC,那么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的是(?? )
21.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s敲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刚好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多少米?(保留整数)
22.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电磁波波长的障碍物时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使用的电磁波是 ( 选填“长波”、“短波”或“微波”)。利用雷达可以探测飞机、舰艇、导弹等军用目标,还可以用来为飞机、船只导航。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μs(1μs=1×10-6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________m 。
23.[2015德阳]两艘潜艇相距S,以相同的速度v1成单纵队同向航行,后艇的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等于v2,则后艇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
24.今年,江苏省要推行"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A的速度为100km/h,通过监测点B的速度为110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
⑴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如果按原来的方法,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_________时会不会判为超速?
⑵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 3 \* GB2 ⑶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请你设计一条劝导语。
25.心电图仪(如图所示)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
⑴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s;
⑵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
⑶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参考答案
〖知识整理〗
⑴物体位置 ⑵静止 ⑶研究对象 ⑷不同 ⑸相对 ⑹方向 ⑺ 快慢 ⑻路程
〖巩固基础〗
1.D 2.C 3.A 4.B 5.C 6.A 7.D 8.A 9.D 10.D 11.B 12.C 13.A 14.C 15.B 16.D 17.A 18.B 19.B 20.D 21.A 22.B 23.C 24.A 25.甲、60 26.月、云 27.时间相等,比较路程 路程相等,比较时间 28.甲、丙、乙 29.船、榆堤 30.静止、竖直向上 31.不可能找到剑,因为剑相对于船是运动的 32.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井是静止的,篱笆是运动的,篱笆相对于井运动了。 33.100s 34.能
〖提高能力〗
1.C 2.B 3.B 4.C 5.A 6.D 7.B 8.D 9.B 10.D 11.B 12.D 13.B 14.C 15.C 16.D 17.D 18.D 19.D 20.C 21.680 22.微波、7860 23.2v2S/ v22- v12 24.⑴不会判超速;⑵会被判超速;⑶安全第一,请勿超速。25.⑴1;⑵25mm/s;⑶75次/min。
前50m平均速度:
后50m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全程时间:
必要的文字说明
代入数据,求出结果。数字后面必须有单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