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生物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金华一中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生物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11-26 12: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华一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生物试题(文科、中加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分)
1.人体血红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苷酸 D.脂肪酸
2.ATP的结构简式为
A.A-P~P~P B.A~P~P~P C.A~P-P~P D.A-P~P-P
3. 丙氨酸的R基团为—CH3,1分子丙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个数依次为:
A.2、3、7、1 B.7、3、2、1 C. 3、7、2、1 D.4、9、4、1
4.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生成的水分子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A.氨基 B.羧基 C.R基 D.氨基和羧基
5.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糖的组成元素是C、H、O
B.多糖的组成元素是C、H、O、N、P
C.蔗糖水解后可以产生2分子相同的单糖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果糖等多种单糖分子形成的
6.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肯定含有P元素 B.①过程有水生成
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D.d表示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
7.下列有关人体内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TP有提供能量和调节新陈代谢的作用
B.ATP是生物体内直接能源物质
C.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快
D.细胞内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ATP为中心环节的
8.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9.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衰老是同步进行的
B.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发育逐渐凋亡
C.细胞癌变是细胞高度分化的结果
D.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
10.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A.都能进行有丝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都是DNA
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
D.三者细胞放在30%的蔗糖溶液中,都能发生质壁分离
11.下列各组织器官的细胞中,含核糖体与高尔基体都较多的是
A.红细胞 B.唾液腺细胞 C.汗腺细胞 D.人体生发层细胞
1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重要的细胞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都具有能量转化的功能 B.二者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C.二者的基质成分与功能不同 D.二者基粒中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13.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中三个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
14.高等动物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A.线粒体和细胞核 B.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
15.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6.要将低倍镜下视野左上方的物像放大后继续观察,装片应:
A.不移动,直接换用高倍镜观察
B.向视野中央移动
C.向左下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
17.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甲乙两细胞
A.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8.下列过程能使ADP含量增加的是
①.K+进入小肠壁的上皮细胞 ②.萤火虫发光
③.脂肪酸进入小肠壁的上皮细胞 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A . ① 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贡献。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A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B.C为多肽,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A具有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D.B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0.2003年全国部分省爆发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大的区别是:
A.无成形的细胞核 B.无细胞壁 C.无细胞结构 D.无遗传物质
21.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转运、主动转运 B.胞吞、主动转运
C.主动转运、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转运
22.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
图的正确理解是
A.Ⅰ和Ⅱ分别表示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
B.Ⅰ和Ⅱ分别表示内吞和外排
C.葡萄糖、甘油是以Ⅱ方式进入细胞的
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Ⅰ方式进入细胞的
23. 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24.右图中哪条曲线能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粒与发出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25. 科学家用显微技术去掉变形虫的细胞核发现其新陈代谢减弱,运动停止;当重新移入细胞核后,发现变形虫又能恢复生命活动。下列实验结论最科学的是
A.人工去核的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多久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2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叶外表皮 细胞时看不到染色体。这是因为
A.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够
B.该细胞无细胞核
C.该细胞通常不分裂
D.没有给细胞染色
27.右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
28.玉米叶肉细胞中,都具有色素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中心体和液泡 C.中心体和叶绿体 D.叶绿体和液泡
29.真核细胞直径一般在10~100微米之间,生物体细胞的体积趋向于小的原因是
①受细胞所能容纳的物质制约 ②相对表面积小,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③受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制约 ④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的迅速转运和交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下列实验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有
①玉米花粉粒培育出植株 ②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出植株 ③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 ④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⑤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②④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分)
31.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另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能够旺盛分裂。该实验能够证实
A.细胞的衰老是主要由细胞核决定的
B.细胞的衰老与细胞质无关
C.在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起了同等的作用
D.细胞的衰老是由核中的DNA控制的
32.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A.核膜 B.核仁 C.染色质 D.核孔
33.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粘连蛋白减少 B.癌细胞能无限增殖
C.经常食用腌熏制品易导致细胞的癌变 D.癌细胞可以进行正常的分化
34.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
A.细胞中线粒体数量增加 B.细胞核的体积增加
C.细胞中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
35.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36.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其中错误的是
①A过程叫解离,作用是使根尖组织细胞分离开
②B过程叫漂洗,主要目的是洗净解离液
③C过程叫染色,主要目的是使细胞核膜着色
④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使细胞相互分散开
⑤E过程中需要先在高倍镜下找到根尖的生长点,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37.细胞周期中,不属于G1期发生的生理活动是
A.复制DNA B.合成DNA所需蛋白质
C.核糖体增生 D.合成RNA
38.一般来说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器有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中心体 ⑤内质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39.观察某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见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高等动物有丝分裂后期图
B.该图表示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末期图
C.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染色体数为8条
D.该图中染色体数、着丝粒数、染色单体数、DNA数之比为1:l:0:l
40.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胆固醇、磷脂、植物蜡都属于脂类
D.植物细胞中的麦芽糖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41.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①核糖核酸 ②糖原 ③胰岛素 ④淀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43.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 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
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 D.核酸、蛋白质、糖类、细胞
44.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①卵细胞 ②受精卵 ③胚胎干细胞 ④造血干细胞 ⑤神经细胞
A.⑤①②③④ B.⑤③①②④ C.⑤①④②③ D.⑤①④③②
45. 干细胞是生物体生命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未分化细胞,一旦需要,它可以按照发育途径通过分裂而产生、分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胚胎干细胞中的基因与分化形成的组织细胞中基因不同
B.个体发育过程中最原始的干细胞是受精卵
C.运用胚胎干细胞可以培养动物器官或组织,从而开创人类疾病治疗的新方法
D.干细胞中含有本物种个体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46.若给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研究胰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消化酶(属于蛋白质)的过程,放射性标记先后出现在
A.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 B.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47.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48.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与线粒体内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与酵母菌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其不具有核膜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49. 在鉴定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等成分时,依次用到的试剂是
A本尼迪特试剂 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 碘液
B双缩脲试剂 苏丹Ⅲ 本尼迪特试剂 碘液
C双缩脲试剂 本尼迪特试剂 苏丹Ⅲ 碘液
D本尼迪特试剂 苏丹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50.下列关于细胞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B.具有选择透性
C.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不属于原生质体的组成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30分)
51.(5分)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生物大分子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I、Ⅱ代表元素,X、Y、Z、P是生物大分子,图中单体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1代表的元素是 。
(2)图中单体a为 ,单体d的基本通式为 。
(3)用图中字母表示,组成染色体的物质主要是 .图中单体 中具有与ATP相似的物质。
52.(8分)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请据图回答(用图中字母表示)
(1)在不同生物中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抗体是在 中合成的。
(2)在光照条件下,能释放氧气的细胞器是
(3)高等植物没有的细胞器是 。
(4)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是 。
(5)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 。
(6)A-F细胞器是否有可能存在同一种生物的体内? 举例说明: 。
53.(12分)下面图1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假设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图2是细胞各个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填空。
  
                          
图2 图1
(1)请指出图2细胞分裂图中有错误的图像代号________,再按分裂过程排序:________,其中A图示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 ________个DNA分子,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1中实线ABCDEF表示________的数量变化,虚线abcde表示________的数量变化。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曲段:实线是 段,虚线是 段。
(3)若要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好在哪一个曲段 .
(4)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与高等植物不同的变化分别发生在什么曲段:
54.(共5分)下图中纵坐标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速率。请据图回答:
(1)组织细胞排出CO2、吸收K+的方式依次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图b中出现BC平区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______。
(2)若对离体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结果葡萄糖的吸收量明显减少,而Ca2+的吸收不受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使用呼吸作用抑制剂处理心肌细胞,则葡萄糖和Ca2+ 的吸收均受到显著影响,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华一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生物试题答题卷(文科班 中加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40分)
选择题做机读卡上,请务必正确填写姓名和考号!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30分)
51.(5分)(1)
(2) 、
(3) 、
52.(8分)(1) 、 、
(2) (3) 、(4) 、
(5)
(6) 、
53.(12分)(1) 、 、 、 、
(2) 、 、 、
(3) 、 (4) 、
54.(5分)(1) 、
(2)
(3)

金华一中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 生物试题 (文科班 中加班)
参考答案
1-5 AACDA
6-10 BABBB
11-15 BDBAB
16-20 BBABC
21-25 BDBDD
26-30 CDDDC
31-35 ACDAD
36-40 CAADD
41-45 BDCDA
46-50 CACBB
51.(5分)(1) N、P
(2) 葡萄糖 、 略
(3) Y、P 、 C
52.(8分)(1) A 、 F 、
(2) E (3) B 、(4) B、F 、
(5) ACDF
(6) 可能 、 低等植物
53.(12分)(1) C 、 BACD 、 4 、 8 、 8
(2) DNA 、 染色体 、 DE 、 cd
(3) CD 、 (4) BC 、 EF
54.(5分)(1) a、b 、 受载体蛋白是数量的限制
(2) 毒素抑制了葡萄糖的载体,对运输Ca2+载体无影响
(3) 毒素抑制了心肌细胞的呼吸作用,使ATP数量减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