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秋天 1(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秋天 1(苏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1-04 13:0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 题 4.秋天 重点 难点 学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 时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
2.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 √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在学会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诗中描绘的秋天的不同事物,领会秋天迷人的景象,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媒体 小黑板,彩图,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彩图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5.(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  (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1.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到过哪些地方呢?他们在那儿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诗一样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来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秋的足迹。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板示:秋风飘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机发现学生讲述中出现的好词好句,加以点评。)   3.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也可以当诗人,因为你们也有让语言充满生命与活力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用你诗人一样的眼光,来欣赏这首诗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段落。然后将自己欣赏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们就评出几个“鉴赏专家”。   4.学生默读诗歌,做发言准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相机指导。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5.引导学生交流  (1)“打滚”“奔跑”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对秋风的喜爱,对秋天的喜爱。  (2)“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写出了秋风的调皮、可爱,体会到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3)“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把原本静止的画面写活了,这就是动词的作用。这些句子也让我们产生了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似乎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这就是拟人的作用。我们读着读着,就很容易在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情感——秋天,我爱死你了。   6.学生选择其中任意一段练习感情朗读。   7.指名学生分小节(第二、三、四、五小节)朗读。   8.深入理解课文意蕴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面对着这样美丽的秋景,诗人的内心又涌出怎样的想法呢?我们来看诗歌的第六小节。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指名朗读。  (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①“柔韧的梳子”、“井井有条”——许多植物的果实成熟了,高低错落,颜色分明,让人赏心悦目,显得井井有条。  ②“发亮的汗珠”、“闪耀”——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里,人们在田野上辛勤劳动,洒下勤劳的汗水,然而内心却是喜悦的,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一种希望。这句话也暗含着: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4)教师小结:你们看,诗人就是使人,他们的诗句中往往是“话中有话”。所以我们又是在读诗歌的时候也要学会读“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师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认为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又蕴含了怎样的“言外之意”呢?  (“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喜爱秋天的丰收景象,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枯黄的树叶来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通过“珍藏”、“黄叶”来表达了世人对秋天的赞美和依恋之情。)   9.练习读好最后一个小节。10.练习感情朗读全文,尝试背诵部分内容。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   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激起学习兴趣。听读,感悟。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秋天读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举手读,正音。读一读。读读背背。读课文,理解勾画。交流汇报。说一说。讲一讲。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说一说。举例说说。激起学习兴趣。自学勾画。交流汇报。感情朗读。读一读。说一说。听一听。说一说。练习。读读背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展示作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