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
生物开学考
(本卷共2大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 )
A. 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
B. 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C. 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
D. 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
2.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
3.下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图①:丙→甲→乙→丁 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 D.图④:戊→乙→丙→甲→丁
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主要包括哪三类生态系统? ( )
A. 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B. 荒漠、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
C. 陆地、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
D. 森林、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生物圈能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D.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6.在动物界中,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同学们在完成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 ( )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
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
A. ③⑤④②⑥① B. ⑤③④⑥②①
C. ④③⑤②⑥① D. ⑤③④②⑥①
8.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 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 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 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9.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的形成主要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 (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0.下图是小玲在仔细观察一朵花的形态结构后绘制的,若在开花前将此花套袋,则这朵花( )
A. 不会结果 B. 会结果
C. 不会开花 D. 不会凋落
11.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下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C. 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②和③三部分
D. 多数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叶片的④上
1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需要注意的是 ( )
A. 将叶片的上下表面全部对应遮盖
B. 遮盖叶片的上表面
C. 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
D. 遮盖叶片的下表面
13.下列不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实例是( )
A. 大肠杆菌通过分裂生殖形成新个体
B. 海蜇通过刺细胞进行防御
C. 变形虫通过变形运动摄食
D. 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14.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5.下列图解中,能正确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是( )
16.伞藻细胞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个部分,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将图中的②移接到①上继续培养,伞藻的移接体长出伞形帽(如下图)。该实验证明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壁 D. 细胞膜
17.如图所示,甲细胞经分裂形成乙、丙两个子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这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B. 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裂
C.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D. 乙的染色体数目与甲的一样
18.桃树林里常有蜜蜂飞,而小麦地里却没有蜜蜂去,原因是( )
A. 桃花是虫媒花,小麦花是风媒花
B. 桃花是虫媒花,小麦花是自花传粉
C. 桃花是单性花,小麦花是两性花
D. 桃花是两性花,小麦花是虫媒花
19.植物的传粉、受精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 ②花粉管进入子房 ③花粉落到柱头上 ④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 ⑤释放出两个精子
A. ③①②⑤④ B. ①③⑤②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⑤②④
20.如果绿色植物被大量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并能引起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这说明绿色植物能( )
A. 涵养水源 B. 过滤尘埃
C. 降低噪声 D. 调节碳—氧平衡
综合题。(共40分)
21.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每空3分,共15分)
(1)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 组对照实验。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 装置。
(4)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 mL、48 mL、48 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
(5)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22.读图理解题(共10分)
如图A为某城市绿地示意图,B为绿地附近车流繁忙的道路。请据图回答:
(1)请比较A、B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和噪声(均填“<”或“>”):(6分)
①光下氧气浓度:A处 B处;②夏季正午温度:A处 B处;③噪声:A处 B处。
(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树木与环境的关系: 。(4分)
23.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空3分,共15分)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 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
(2)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 (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3)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 焦,这粒核桃含有的能量是 焦(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
(4)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 焦。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
生物开学考
(本卷共2大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实验法的是 ( D )
A. 使用望远镜观察野生天鹅的取食和孵卵
B. 使用监控设备来直播大熊猫的分娩过程
C. 通过和黑猩猩交朋友来观察研究其行为
D. 利用特定的装置来研究蚂蚁之间的通讯
2.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
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
3.下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B )
A.图①:丙→甲→乙→丁 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 D.图④:戊→乙→丙→甲→丁
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主要包括哪三类生态系统? ( A )
A. 陆地、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B. 荒漠、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
C. 陆地、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
D. 森林、湿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5.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 生物圈能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D. 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6.在动物界中,羚羊发现猎豹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C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进行呼吸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7.同学们在完成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 ( D )
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
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
A. ③⑤④②⑥① B. ⑤③④⑥②①
C. ④③⑤②⑥① D. ⑤③④②⑥①
8.图为植物种子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甲的胚包括①②③④⑤
B. 乙表示单子叶植物的种子
C. 豆浆的营养主要来自⑨
D. ②和⑦将发育为茎和叶
9.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的形成主要与古代的什么植物有关? ( C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10.下图是小玲在仔细观察一朵花的形态结构后绘制的,若在开花前将此花套袋,则这朵花( A )
A. 不会结果 B. 会结果
C. 不会开花 D. 不会凋落
11.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下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
A.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 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C. 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②和③三部分
D. 多数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叶片的④上
1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需要注意的是 ( C )
A. 将叶片的上下表面全部对应遮盖
B. 遮盖叶片的上表面
C. 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
D. 遮盖叶片的下表面
13.下列不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实例是( B )
A. 大肠杆菌通过分裂生殖形成新个体
B. 海蜇通过刺细胞进行防御
C. 变形虫通过变形运动摄食
D. 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呼吸
14.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B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5.下列图解中,能正确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是( A )
16.伞藻细胞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个部分,细胞核位于基部的假根内。将图中的②移接到①上继续培养,伞藻的移接体长出伞形帽(如下图)。该实验证明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 A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壁 D. 细胞膜
17.如图所示,甲细胞经分裂形成乙、丙两个子细胞。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这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B. 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分裂
C.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
D. 乙的染色体数目与甲的一样
18.桃树林里常有蜜蜂飞,而小麦地里却没有蜜蜂去,原因是( A )
A. 桃花是虫媒花,小麦花是风媒花
B. 桃花是虫媒花,小麦花是自花传粉
C. 桃花是单性花,小麦花是两性花
D. 桃花是两性花,小麦花是虫媒花
19.植物的传粉、受精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A )
①花粉萌发,生出花粉管 ②花粉管进入子房 ③花粉落到柱头上 ④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 ⑤释放出两个精子
A. ③①②⑤④ B. ①③⑤②④
C. ③①②④⑤ D. ③①⑤②④
20.如果绿色植物被大量砍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急剧增加,并能引起温室效应,使地球环境不断恶化。这说明绿色植物能( D )
A. 涵养水源 B. 过滤尘埃
C. 降低噪声 D. 调节碳—氧平衡
综合题。(共40分)
21.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每空3分,共15分)
(1)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
(2)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 2 组对照实验。
(3)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 乙、丙 装置。
(4)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 mL、48 mL、48 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蒸腾作用 。
(5)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和光照时间 。
22.读图理解题(共10分)
如图A为某城市绿地示意图,B为绿地附近车流繁忙的道路。请据图回答:
(1)请比较A、B两处的氧气浓度、温度和噪声(均填“<”或“>”):(6分)
①光下氧气浓度:A处 > B处;②夏季正午温度:A处 < B处;③噪声:A处 < B处。
(2)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说明树木与环境的关系: 树木影响、环境 。(4分)
23.某小组的同学尝试测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称其重量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实验材料,称其重量为0.5g。然后,组装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空3分,共15分)
(1)用点燃的核桃仁给锥形瓶中的水加热。水量多少合适呢?水量过多,温度变化过小,不易读数;水量过少,则可能出现????沸腾? 现象,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将水量定为20毫升。
(2)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测量结果,什么时候将燃烧后的核桃仁从锥形瓶下移开,并记录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呢?经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种不同意见,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是?????C?? (填字母)。
A.火焰熄灭时 B.核桃仁灰烬凉透时 C.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不再升高时
(3)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了10℃,请计算每克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1680? 焦,这粒核桃含有的能量是 8400 焦(不考虑能量散失造成的误差)。
(4)从这粒核桃仁上再取相似大小的两块,分别用相同的装置、同样的做法重复测量,计算出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分别是8544焦、8610焦。根据这三次计算的结果,确定最接近这粒核桃仁含有能量真实值的数值 8610 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