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霞山职业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职业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7 13: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初三第二学期语文开学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20分)
一、基础积累(24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2) 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
曲中描写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凉的意境,为下文写悲情做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落日的yú huī(   )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2)我不禁有些chàn dǒu(   )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èi liú lí(  ),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4)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kě gē kě qì(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都认真聆听了小张的总结发言。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些非比寻常的镜头俯瞰之下,我们平常熟悉的城市也变得陌生起来。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现在这样到处讽刺他人隐私,这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是歌手3》总决赛中,谭维维携手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合作上演了一场惊艳四座的《鱼鸟之恋》。(去掉“合
作”)
B.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去掉“过于”)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去掉“为”)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将“开创未来”和“珍视和平”互换位置)
5.提取下面述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4G”下定义。(不超过60字)(4分)
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 Mbit/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4G手机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并通过ID应用程序成为每个人身份鉴定设备。4G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会比3G便宜。4G是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课内文言文(10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晋陶渊明独( )爱菊
(2)予谓( )菊
(3)不蔓( )不枝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B.文章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他们安贫乐道、孤高自傲的生活态度。
C.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始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意蕴无穷。
D.篇末作者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课外文言文阅读(9 分)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③,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④,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chà):寺庙。②越:抢劫。③翌(yì)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④肆:店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去杭州百里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B.遂越货而亡 / 河曲智叟亡以应
C.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 / 急湍甚箭 D.犬伫足不前 / 前倨后恭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僧 疑 为 盗 缚 而 送 官 吏 审 之 果 然
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10分)
文化综艺需要因势利导
陈光宇
①最近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为什么《朗读者》会火?笔者认为,《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②可以说,《朗读者》《见字如面》《非凡匠心》《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工业流水线模式和互联网思维的IP模式下文化“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对文化“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是对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纯真年代”的回归。
③当前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心理,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的审美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说,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与观众的文化情感需求也有关系。不难想象,观众在各类真人秀、选秀、网络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浮躁和喧嚣,在这种情形下,一档回归初心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可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④艺术存在“通感”之说,文化亦如此。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中国是一个具有“文以载道”和“寓情于景”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诗、书、画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不同于浅层次的娱乐享受或者单纯的视听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⑤《朗读者》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可谓“因势利导”,“势”即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主流趋势,“导”即引导,这也正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90后、00后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生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其说文化自觉,不如说是文化认同。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也淡化了文化的传统与特质。而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适应社会文化心态的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可贵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青一代,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可谓功莫大焉。
⑥当然,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当前虽然生逢其时,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向对了,节目质量就是关键,同时还需要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⑦董卿说自己21年主持生涯仿佛回到了起点,做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于观众而言,对纯真情感的文化追求又何尝不是回归初心呢?
12.以下表述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B.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C.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给人很好的娱乐享受和单纯的视听欣赏。
D.90后、00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文化认同。
13.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出了文章议论的话题,分析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关注的原因,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的论证思路是:先提出本段分论点,然后从个人层面分析,最后,从社会层面分析。
C.第⑤段引用总书记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D.第⑥段的作用是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要长盛不衰,必须要克服的弊端和努力的方向,让议论更加严谨。
14.读了这篇文章,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综艺节目,你要关注哪些问题?(4分)





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17分)
贾平凹
①两年前,在陕南的一个小镇的旅店里,我遇见过一个小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
②那个旅店很小,我的房间就在东头,窗外正好是几株苹果树,果子结得很繁,枝条一直伸到窗台,在房里伸手便能摘下来。
③我进去的时候,房间里是空空的,临窗的那个床上,一个小女孩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果树。听见我进来的响声,她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我。她眼睛很大,鼻子却又小又翘,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
④“你是谁的孩子?”我说。
⑤“妈妈的孩子。”
⑥我笑了,愈觉得孩子的可爱,去按她的鼻子,她却挡了我的手,问我是住店的吗,说她妈妈到车站买票去了,准备晚上去汉中呢。
⑦“你真乖,”我说,“怎么不到院子去玩玩呢?”
⑧“妈妈让我就坐在床上数那苹果哩,说数清了,她就回来了。”
⑨她向我指指窗外的那棵苹果树。那满树的果子,呈着白灰色,上面似乎都噙着露珠儿.我走得口干肚饥的,一股馋馋的酸水儿就泛了上来,耳朵下分明感觉到两个小坑了。
⑩“这苹果一定好吃。你没有摘个吃吧?”我笑着说。
?“怎么能吃呢?你瞧那个牌子,妈妈说那上面写着有毒的。”
?原来那树干上挂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道:“喷过农药,吃者小心中毒!”我笑了:这一种牌子,常常是树主人搞的花招,他们害怕孩子们乱摘,才想出这法儿来。
?“那是没有毒的。”我给她解释说。
?“有毒!”她却认真地说。
?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就一伸手摘下了一
颗,自个先咬着吃了,果然十分爽口。我让她吃,她摇摇头,却一眼一眼盯着我吃,等我吃完了,她突然问我:“你怎么没有毒死呢?”
?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给她做着得意的鬼脸儿,就去打了一盆热水来,开始漱洗。我洗得很仔细,洗过了就梳头。末了,就洗起了脚。但是,我却没有带擦脚布,就爬上床去,撩起床单的一角擦了。小女孩一直在看着我,歪了头,眼睛眯得细细的,我觉得好玩,便说: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小小。你是城里的阿姨吗?”
?“你怎么知道?”
?“你穿得真好看,还有高跟皮鞋哩!”
21 这当儿,有人在敲门。我慌乱地把床单上擦了脚的那块湿处遮掩了,将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着向我打了招呼,就去抱小女孩。我知道这该是孩子的母亲了。
22 “我们要坐八点的火车走了。”孩子的母亲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让孩子吃,问孩子等得可急,数清了那树上的苹果吗?女孩儿却对母亲说:
23 “妈妈,那牌子是哄人的呢。”
24 “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母亲有些惊讶,“那是旅店的苹果,有毒呢。”
25 “没有毒。”女孩儿说,“城里阿姨吃了一个,怎么没有死呢?”
26 我一下子脸烧了起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知道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了什么样的表情,我低了头,不敢看她们。慌乱之间,我又撞翻了脸盆儿,水溅了我一脚,我“啊啊”叫着,赶紧端了盆子出门去了。
27 污水倒在厕所里,我心稍稍有些安静,但就在我返回来的时候,才走到门口,听见那女孩儿还在问着母亲:
28 “妈妈,城里的阿姨都穿高跟皮鞋吗?”
29 “都穿吧。”
30 “城里的阿姨都用床单擦脚吗?”
31 “你说什么?”
32 “那个阿姨刚才就用床单擦脚来的。”
33 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胸口呼呼乱跳,要去推门的手垂了下来。我又突然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就这么一直呆了好久,看着天黑下来了,我才走出来,下了决心:回房间去,向小女孩认错,向孩子的母亲认错,求她们饶恕我。
34 可是,等我回到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了。
35 “小小……”我大声叫着。
36 我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浑身无力的我倚在旅店的大门口,望着满天的星光,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做大人的耻辱……
(有删改)
15.请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



17.本文以“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作为题目,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8.结合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自重做大人的身份”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5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做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事,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以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拥有的一切。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志同道合,敢为人先,正直、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可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9-2020学年初三第二学期语文开学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共120分)
一、基础积累(24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曲中描写秋天特有景物,渲染悲凉的意境,为下文写悲情做铺垫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请默写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 分)
落日的yú huī( 余晖 )照在它巨大的翅膀底部,就像夜空因为星星而发光一般。
(2)我不禁有些chàn dǒu( 颤抖 )了:这花儿莫不就是我当年要做的梦的精灵吗?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èi liú lí( 颠沛流离 ),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4)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kě gē kě qì( 可歌可泣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3分)
A.这次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很多同学都认真聆听了小张的总结发言。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些非比寻常的镜头俯瞰之下,我们平常熟悉的城市也变得陌生起来。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现在这样到处讽刺他人隐私,这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在《我是歌手3》总决赛中,谭维维携手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合作上演了一场惊艳四座的《鱼鸟之恋》。(去掉“合
作”)
B.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去掉“过于”)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去掉“为”)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将“开创未来”和“珍视和平”互换位置)
5.提取下面述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4G”下定义。(不超过60字)(4分)
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 Mbit/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4G手机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并通过ID应用程序成为每个人身份鉴定设备。4G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会比3G便宜。4G是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技术——它能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4G是能提供高性能汇流媒体内容并鉴定个人身份服务的,传输速度极快的,服务费比3G便宜的集成无线通信技术。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课内文言文(10 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分)
(1)晋陶渊明独( 只 )爱菊
(2)予谓( 认为 )菊
(3)不蔓( 横生藤蔓 )不枝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的处世态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B.文章托物言志,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他们安贫乐道、孤高自傲的生活态度。
C.文章运用衬托的手法,始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意蕴无穷。
D.篇末作者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课外文言文阅读(9 分)
智犬破案
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③,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④,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chà):寺庙。②越:抢劫。③翌(yì)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④肆:店铺。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3分)
A.去杭州百里许 / 潭中鱼可百许头 B.遂越货而亡 / 河曲智叟亡以应
C.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 / 急湍甚箭 D.犬伫足不前 / 前倨后恭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僧 疑 为 盗 缚 而 送 官 吏 审 之 果 然
僧疑为盗 / 缚而送官 / 吏审之
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3分)
一智是警觉,能够及时发现盗贼,提醒僧人注意;二智是记忆,在第二天可以准确地从五六个人里面发现盗贼。狗没有思维能力,能够把这两点做到,可谓其智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10分)
文化综艺需要因势利导
陈光宇
①最近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为什么《朗读者》会火?笔者认为,《朗读者》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②可以说,《朗读者》《见字如面》《非凡匠心》《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工业流水线模式和互联网思维的IP模式下文化“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背景下对文化“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是对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纯真年代”的回归。
③当前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心理,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的审美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说,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与观众的文化情感需求也有关系。不难想象,观众在各类真人秀、选秀、网络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浮躁和喧嚣,在这种情形下,一档回归初心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可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④艺术存在“通感”之说,文化亦如此。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中国是一个具有“文以载道”和“寓情于景”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诗、书、画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不同于浅层次的娱乐享受或者单纯的视听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⑤《朗读者》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出现可谓“因势利导”,“势”即当前社会文化心理的主流趋势,“导”即引导,这也正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90后、00后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生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与其说文化自觉,不如说是文化认同。互联网缩小了世界的距离,也淡化了文化的传统与特质。而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民族精神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当前,文化类综艺节目在适应社会文化心态的同时,对坚定文化自信发挥了可贵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伴随互联网长大的年青一代,在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方面,可谓功莫大焉。
⑥当然,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当前虽然生逢其时,但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方向对了,节目质量就是关键,同时还需要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
⑦董卿说自己21年主持生涯仿佛回到了起点,做一档有着人文精神的电视节目的追求终于要实现了。于观众而言,对纯真情感的文化追求又何尝不是回归初心呢?
12.以下表述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本文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B.文化类综艺节目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根本原因在于节目适应了当前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C.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给人很好的娱乐享受和单纯的视听欣赏。
D.90后、00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文化认同。
13.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第①段引出了文章议论的话题,分析了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关注的原因,且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③段的论证思路是:先提出本段分论点,然后从个人层面分析,最后,从社会层面分析。
C.第⑤段引用总书记的话是为了论证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作用和意义。
D.第⑥段的作用是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要长盛不衰,必须要克服的弊端和努力的方向,让议论更加严谨。
14.读了这篇文章,如果让你设计一个综艺节目,你要关注哪些问题?(4分)
一是要有文化性,能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才具有长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二是打动观众,符合观众的文化审美需求;三是节目质量是关键;四是需要更好地适应网络新媒体的制作和传播模式,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每点1分)。

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17分)
贾平凹
①两年前,在陕南的一个小镇的旅店里,我遇见过一个小女孩,从此再也不敢忘却,慢慢自重起我这做大人的身份了。
②那个旅店很小,我的房间就在东头,窗外正好是几株苹果树,果子结得很繁,枝条一直伸到窗台,在房里伸手便能摘下来。
③我进去的时候,房间里是空空的,临窗的那个床上,一个小女孩就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窗外的果树。听见我进来的响声,她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我。她眼睛很大,鼻子却又小又翘,我立即就喜欢起来了。
④“你是谁的孩子?”我说。
⑤“妈妈的孩子。”
⑥我笑了,愈觉得孩子的可爱,去按她的鼻子,她却挡了我的手,问我是住店的吗,说她妈妈到车站买票去了,准备晚上去汉中呢。
⑦“你真乖,”我说,“怎么不到院子去玩玩呢?”
⑧“妈妈让我就坐在床上数那苹果哩,说数清了,她就回来了。”
⑨她向我指指窗外的那棵苹果树。那满树的果子,呈着白灰色,上面似乎都噙着露珠儿.我走得口干肚饥的,一股馋馋的酸水儿就泛了上来,耳朵下分明感觉到两个小坑了。
⑩“这苹果一定好吃。你没有摘个吃吧?”我笑着说。
?“怎么能吃呢?你瞧那个牌子,妈妈说那上面写着有毒的。”
?原来那树干上挂了一个小木牌,上面写道:“喷过农药,吃者小心中毒!”我笑了:这一种牌子,常常是树主人搞的花招,他们害怕孩子们乱摘,才想出这法儿来。
?“那是没有毒的。”我给她解释说。
?“有毒!”她却认真地说。
?我觉得孩子毕竟是孩子!就一伸手摘下了一
颗,自个先咬着吃了,果然十分爽口。我让她吃,她摇摇头,却一眼一眼盯着我吃,等我吃完了,她突然问我:“你怎么没有毒死呢?”
?我哈哈地笑了起来,给她做着得意的鬼脸儿,就去打了一盆热水来,开始漱洗。我洗得很仔细,洗过了就梳头。末了,就洗起了脚。但是,我却没有带擦脚布,就爬上床去,撩起床单的一角擦了。小女孩一直在看着我,歪了头,眼睛眯得细细的,我觉得好玩,便说:
?“你叫什么名字呢?”
?“我叫小小。你是城里的阿姨吗?”
?“你怎么知道?”
?“你穿得真好看,还有高跟皮鞋哩!”
21 这当儿,有人在敲门。我慌乱地把床单上擦了脚的那块湿处遮掩了,将门打开。一个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着向我打了招呼,就去抱小女孩。我知道这该是孩子的母亲了。
22 “我们要坐八点的火车走了。”孩子的母亲说,从怀里掏出一个苹果,让孩子吃,问孩子等得可急,数清了那树上的苹果吗?女孩儿却对母亲说:
23 “妈妈,那牌子是哄人的呢。”
24 “你怎么知道?”孩子的母亲有些惊讶,“那是旅店的苹果,有毒呢。”
25 “没有毒。”女孩儿说,“城里阿姨吃了一个,怎么没有死呢?”
26 我一下子脸烧了起来,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不知道孩子母亲的脸上有了什么样的表情,我低了头,不敢看她们。慌乱之间,我又撞翻了脸盆儿,水溅了我一脚,我“啊啊”叫着,赶紧端了盆子出门去了。
27 污水倒在厕所里,我心稍稍有些安静,但就在我返回来的时候,才走到门口,听见那女孩儿还在问着母亲:
28 “妈妈,城里的阿姨都穿高跟皮鞋吗?”
29 “都穿吧。”
30 “城里的阿姨都用床单擦脚吗?”
31 “你说什么?”
32 “那个阿姨刚才就用床单擦脚来的。”
33 我差点没叫出声来,胸口呼呼乱跳,要去推门的手垂了下来。我又突然紧张起来,害怕她们突然出来,便拿了脸盆儿,又匆匆钻到厕所去。就这么一直呆了好久,看着天黑下来了,我才走出来,下了决心:回房间去,向小女孩认错,向孩子的母亲认错,求她们饶恕我。
34 可是,等我回到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人了。
35 “小小……”我大声叫着。
36 我终没有再见到那个小女孩。浑身无力的我倚在旅店的大门口,望着满天的星光,深深地感到了一种做大人的耻辱……
(有删改)
15.请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采用倒叙的手法,先交代内心的感受,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总领全文,突显文章的主旨: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好表率(2分)。
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
①自私,缺少公德心,如随便摘苹果,用床单擦脚;②及时反思,知错就改,如在听到孩子和母亲的对话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解剖自己的行为,并有请求他人原谅的勇气。③待人和善,如对小孩很友好。
17.本文以“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作为题目,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以“在一个小镇的旅店里”为题目,引发读者联想,吸引读者阅读(2分),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给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场所(2分)。
18.结合文本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自重做大人的身份”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5分)
①理解:文中“我”的那些不文明的举动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印象,让“我”感到深深地自责与愧疚,觉得大人应该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呵护孩子内心的一份纯真(2分)。②看法:现实中,许多大人们常常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忽略了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如出口成脏,不讲究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等,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慢慢也就染上一些不良习气。在造成不好的影响之后,大人应该进行自我反思,勇于承认错误并完善自己的言行(3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做人,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处事,不一定要尽善尽美,但一定要问心无愧。以真诚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以感恩的心,感谢拥有的一切。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志同道合,敢为人先,正直、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
要求: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可套作、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