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温度计的秘密》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学制)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二课
时。温度计是学生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仪器, 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已多次使用温度计。 为
了帮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本课以温度计内的液体为线索, 借助对各种液体的研究,
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同时,在这一探究过程中, 培养学生
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提出问题: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
计内的液柱会上升或者下降, 这是怎么回事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并准备红墨水、 皮筋、醋、
果汁等材料课上进行探究。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 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通过模拟温度计的
实验,认识到水遇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再通过醋、果汁、酒精等液体的实验,
也发现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知道一般情况下, 液体受热时
体积膨胀, 遇冷时体积收缩。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 商店里出售的瓶装饮料为什么不装满?查
阅资料,了解一下。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应用,做到学以致用,体验学习科学的
乐趣。
【学生分析】
对于温度计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而且在之前的探究学习过程中, 学生已经对温度计
的各部分构造、种类、使用方法等进行了充分学习,但对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不是很了解,只
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 父母讲述或电视等知道一些零散信息。 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
度?温度计里的液柱为什么能上升或下降?这些是学生不太清楚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液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2. 一般情况 , 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温度计能测量温度,是因为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2.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重 难 点】通过实践操作体验,认识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 :玻璃杯、细塑料管或玻璃管等。
教师准备 :温度计、 带胶塞的口服液玻璃瓶、 细塑料管、 温度计、 水槽或大烧杯、 冷水、
热水、酱油、果汁、醋、牛奶等液体、课件、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感受两杯不同温度的水:一杯热水、一杯凉水,这两杯水有什么不同?
感受另外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哪杯温度高?
(学生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两杯水的冷热情况。)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 但我们用触觉器官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 有时是不准确
的、不可靠的, 你有什么办法能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激发学生思考: 可以用温度
计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2. [PPT 3 出示 ] 回顾旧知
温度计大家并不陌生,你能说说之前我们了解了关于温度计的哪些知识?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掌握的温度计知识进行交流。 如:温度计的构造是由玻璃管、
玻璃泡、液柱、刻度等部分组成的;温度计的种类有气温计、水温计、体温计等等;温度计
的使用方法;温度计里的液体有酒精、水银、煤油??
温度计还有哪些秘密呢?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探究温度计的秘密(板书课题)。
二、猜想假设,尝试制作模拟温度计。
1.看到课题 , 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
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
温度计里的液体有什么作用?
温度计里的液柱为什么能上升或下降?
??
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科学猜想。 猜想未必是事实, 要想得到科学的结论, 必
须要动手做实验, 要揭开温度计的秘密没有温度计可不行,我们先来做个模拟温度计。
2.做个模拟温度计。
[PPT 3 出示 ]介绍各种材料: 口服液玻璃瓶、 橡胶塞、 塑料管、 还有一杯带有颜色的水。
引导小组同学动手探究: 根据温度计的构造, 如何利用这些材料组装一个模拟温度计?
交流温度计的做法以及各部分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一部分构造。(注意:组装模拟温度计时,
液体一定要加满;橡胶塞要塞紧玻璃瓶。 )
三、探究过程: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
活动一:探究水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1. [PPT 4 出示 ] 小组合作要求:
将装有带颜色水的模拟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仔细观察液柱有什么变
化?用不同颜色的彩笔作记号, 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玻璃器材要轻拿轻放,热水不要烫伤!)
液体名称 受热时水柱的变化(填↑或↓) 受冷时水柱的变化(填↑或↓)
水
2.汇报交流。
通过这两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PPT 4 出示 ]小结:玻璃瓶里的水没有变多或变少,而是由于温度改变时,水本身发
生了变化, 使水在玻璃瓶里占的空间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就是水的体积发生了变化。 当水遇
热的时候 ,水的体积膨胀,所以水面上升了;当水遇冷的时候,水的体积缩小,所以水面下
降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胀冷缩,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活动二:探究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1.通过刚才的实验, 我们知道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其他液体是否也具有热胀冷缩的
性质呢?(学生猜想。)
你想研究什么液体?
[PPT 5 出示 ]教师给学生准备几种常见的液体:酱油、果汁、牛奶、醋。还是用刚才的
方法,把它们分别先放在热水里,再放在冷水里,观察液柱有什么变化?小组为单位,填写
实验记录单。
2.汇报交流。
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可能会回答:像酱油、醋等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小结:一般情况下,像酱油、果汁、牛奶、醋等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计可
以测量温度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PPT 6 出示 ]在探究的过程中,大家还用到了一个科学上的新技能:能对问题进行科学
猜测,动手实验,动脑分析,从水、醋等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推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其实就是在推理。 推理是一种很重要的探究技能, 也是今后学习其他科学知识要用到的一个
重要的探究方法!
四、畅谈收获
[PPT 7 出示 ] 这节课学的快乐吗?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五、拓展活动
[PPT 8 出示 ]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呢。既然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老师这
儿还有两个问题:
1.老师到超市里买饮料,发现超市里的饮料、矿泉水都不装满瓶,这是怎么回事呀?
2. [PPT 9 出示 ]在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课下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查阅资料解决这两个问题,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板书设计】
温度计的秘密
受热 上升 膨胀
液体名称 受热时液柱的变化
(可用符号↑↓表示)
受冷时液柱的变化
(可用符号↑↓表示)
水
(液体)
受冷 下降 收缩
【记录表】
温度计的秘密
液体名称 受热时液柱的变化
(可用符号↑↓表示)
受冷时液柱的变化
(可用符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