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课件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7 20: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红楼梦>之
林 黛 玉 进 贾 府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我们来看看,林黛玉初到贾府,她走过了哪些地方,把她的行踪路线整理清楚。
贾府大门

贾母住处

大舅家

二舅家

凤姐住处

贾母后院
二门
贾赦院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2.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
明确:
宁、荣二府相隔不远,都是三间兽头大门,两边蹲着两个大石狮子,门上悬有“敕造”的匾额,门前有“华冠丽服”的侍役。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宠伟气派,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
3.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明确:
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然而贾母居处还不是正内室。
4.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
往东。“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堂屋中迎面“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屋内摆设有名贵的家具,珍贵的字画、古玩。“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讥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由堂屋进入东耳房,这里是起居室,另有一番布置,再到东廊三间小正房王夫人的住室,又别有摆设。真所谓“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见《红楼梦》第四回)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以及等级分明的礼仪,的确与别家不同。
明确:
5.黛玉在府内所见到的人,可分为两大类,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一类便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少数主子,他们的荣华富贵依恃那握有“万几宸翰之宝”的皇帝;另一类则是人数众多的为主子服役的小厮、媳妇(此处指女仆)、婆子、嬷嬷以及等级不同的丫鬟,他们是受压迫、被奴役的奴隶。
明确:
课内小结,强化重点
1.透过林黛玉的眼睛,作者给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怎样的环境?
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明确:
2.本文中的环境描写的有什么样的作用?(可在本文范围内和全书的范围内进行两种深度不同的思考)
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与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豪华气派。
(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如“敕造荣国府”的门匾,皇帝御笔书赐的“荣福堂”的匾额,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着君王的宠幸和主人对君王的忠诚等。
(3)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提供一个活动的环境,也间接地暗示了宝黛爱情故事悲剧性结局的社会必然性。
【课后思考】
林黛玉进贾府,又是内亲,自然见到贾府一批重要人物。尽管课文对他们的介绍有详有略,有虚有实,但毕竟有些主要人物在读者面前第一次亮了相。从课文中写与黛玉接触的人的详略,从贾府内政的权力分配,从对黛玉今后命运的影响,你认为应提出哪些人物来分析更有意义,更符合作者的表现意图?
鉴赏人物形象
本文交代人物有什么特点?
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当,虚实兼用。对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等出场人物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对贾宝玉、王熙凤等是单独写,而对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惜春等只作集体介绍。这样描写不但笔法变化多姿,而且在众多人物中可使描写重点突出。
明确:

  “黛玉进贾府”是因母亲亡故,父亲将她托付于外祖母。她是女孩子,并将长期生活在贾府,将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外祖母史太君、二舅母王夫人、琏二嫂子王熙凤——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那么这三位是什么样的人呢?
荣国府三代当家主妇:贾母、王夫人、(王熙凤)
1.贾母在贾府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课文表现了她对黛玉、宝玉什么样的感情?
贾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她的话在荣国府内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周围上上下下的人。贾母对黛玉是怜多于爱;对宝玉是爱多于恼。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明确:
王夫人虽然不露锋芒,却是荣国府在位的当家主妇。从她的居处,从她查问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从她交代黛玉“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都可以看出她在贾府的地位和在家务上具有决定权。她是贾政的正室,宝玉的生母,但她对宝玉的行止很不以为然,说儿子是“孽根祸胎”,“一时有天无曰,一时又疯疯傻傻”。她选择了王熙凤这个年轻机巧泼辣的娘家侄女、婆家侄儿媳妇来帮她操持家务,以便支撑门户,维系这个潜伏着危机的封建大家族。她在贾府的女眷中可算正统的代表人物。
2.王夫人在贾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明确:
鉴赏主要的艺术形象
王熙凤
1.是如何描写王熙凤出场的?
王熙凤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通过林黛玉的感受,以对比手法,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林黛玉认为她“放诞无礼”,贾母说她是“凤辣子” ,主要运用了间接描写。
2.为塑造凤姐的形象,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刻画?
明确:
直接描写之一:服饰描写
“朝阳五凤挂珠钗” ——
凤是女性追求的最高层次。
“赤金盘螭璎珞圈”“双衡比目玫瑰佩” ——
金玉相配,异色相衬,足见高贵。
“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翡翠撒花洋绉裙” ——
尽显富贵气(来自宫中,皇上所赐)。
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地位特殊。
珠光宝气,十分耀眼——
爱表现、对金银珠宝的追求,对权势的渴望。
归纳:贵气和俗气。(凡事过犹不及。女子自然高雅才是大美。所谓“大妆无痕”。)
直接描写之二:肖像描
(1)“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丹唇” ——
美丽
(2)“三角眼、吊梢眉、威不露、笑先闻”——
狠毒、刁钻、虚伪。
(3)中国古代文学的肖像描写一向崇尚简练传神,《诗经》写美女: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曹雪芹对此一定十分清楚。他描写王熙凤为什么浓墨重彩? ——
既要表现王熙凤外在的特点,又要表现她内在的性格。
正捧林黛玉(“真”和“才”将赞美提高到惊叹的程度,表达自然得体);暗拍贾母、侧拍众姑娘(“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直接描写之三:语言描写
表面自谦,其实得意逞能,说明她的特殊身份和地位。
(1)“我来迟了!” ——
(2)连续问黛玉 ——
是关心的表示更是走过场,问题是不需要黛玉回答的.
(3)回答王夫人 ——
精明强干的管家,办事周到,也反映出她的机变。(关键词:“先”、“已”)
(4)夸林黛玉 ——
直接描写之四:行为(动作)描写
假哭(哭——用帕拭泪——转悲为喜——变化太快),“哭”的表象,显现她的机智逢迎。若说我没哭,没看见我用帕拭泪了吗?若说我哭而无泪,没看见我用帕拭过了吗?(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1)故意来迟——
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不愿与贾母抢镜头,又不愿被弱化,打时间差。
(2)两个“携” ——
携1”是与黛玉套近乎,从而讨好贾母;“携2”是变被动为主动,巧妙掩饰“转悲为喜”之尴尬。“携2”还在向黛玉传递“热情”信息的同时,截住了“该打”之手。王熙凤爱演戏也善演戏。虚伪和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3)声音先到;高声大气(众人敛声屏气)——
她在贾府地位的特殊,她对自己地位的得意。
(4)王熙凤的“哭” ——
王熙凤是贾府里地位特殊的人物,她精明能干、善于逢迎、圆滑刁钻。
王熙凤人物形象小结:
林黛玉
1.宝玉眼中的黛玉:外在的,肖像;内在的,气质与情态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思考:你能感受到林黛玉怎样的“美”(形象特点)?
美比西施;病态美(清新脱俗、铅华洗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表现其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
似蹙非蹙 ——
多愁善感;
罥烟眉 ——
眉黛如一抹轻烟,清、淡、秀;
含情目 ——
多情;愁情生妩媚(风韵),病体生娇怯(情态)。
两靥愁、一身病 ——
体弱多病;
闲静……行动…… ——
脂砚斋评:多一窍固是好,然则未免偏僻了,所谓过犹不及是也。 心思细密,想的太多。性格决定命运(悲剧之源)。
姣花照水——柔情媚态,弱柳扶风——婀娜之美。超尘脱俗的空灵。
心较比干多一窍 ——
病如西子胜三分 ——
2.黛玉的心理特点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思考:这一心理特点表现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提示:(1)应对有度,举止有礼(2)孤高自尊,行为谨慎(3)寄人篱下,敏感细心
3.细节描写举例
思考:贾母和宝玉问其读何书的不同回答,表现了什么?
提示:充分表现了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的敏感、谨慎、细心、多疑的性格特点。
气质脱俗,美貌多情,多愁善感,弱不禁风,体弱多病; 孤高自尊,行为谨慎,敏感细心,生性多疑。
林黛玉人物形象小结:
贾宝玉
提示:
通过侧面描写介绍了一般人对宝玉看法和他在贾府中的地位。许多人对宝玉持贬斥态度:王夫人说他是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黛玉也曾听母亲说“衔玉而诞”的表哥“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
这些贬斥说明贾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与世俗常情格格不入,他是封建阶级的“叛逆”。但由于他是贾府核心人物王夫人唯一的儿子,自幼受“老太太疼爱”,所以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思考:小说在宝玉出场前对其做了怎样的侧面描写?这些描写表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有着怎样的地位?
2.肖像描写及行为描写
A. 肖像描写
课文中对宝玉的肖像描写是通过黛玉的眼睛写出的,这段描写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反映黛玉的客观观察。在黛玉看来宝玉却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而且感到非常眼熟,产生亲切感。使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提示:“通灵宝玉”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但他并不看重。现在黛玉也没有,更增加了他的反感。“摔玉”表现了宝玉对所谓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否定,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
B.行为描写——宝玉忽然摔玉:
“摔玉”这一情节表现了宝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3.两首《西江月》的总结:
⑴该词运用怎样的手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性格和形象。
提示:似贬实褒,正文反作的方法,对宝玉的赞颂。表面上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他的一切言行都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可见“顽劣”“乖张”──叛逆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⑵该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其一,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对宝玉的似嘲实赞,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①强烈的叛逆性。②追求平等自由。③尊重欣赏女子(女尊)。 ④追求爱情自由。
贾宝玉人物形象小结:
探讨人物形象的写法
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又哪些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明确:
1.个性鲜明的外貌描写(肖像、衣着)。
2.先声夺人的出场描写艺术。
3.生动细腻的细节描写。
4.个性化的语言、情态、行为动作描写。
四、作业布置:
1.将文中描写黛玉凤姐宝玉外貌的句子摘录下来,牢记在心。
2.课外阅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