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习题
填空题。
太阳为我们送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我们可以模仿古人,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帮助我们找到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日晷的操作步骤:
①在一个平板上,贴上画有___________的观察纸,在纸板上___________。
②根据太阳的___________,确定方位,把纸板放在平地上。
③在纸板的中心,___________立上小短杆。
④每个一段时间观察和记录一次影子的___________。每次记录时,要标上___________。
⑤观察记录纸,寻找影子的___________。
如图,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量___________的仪器。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___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当太阳在___________边时,你的影子在西边;当太阳在你的前面时,你的影子一定在你的___________面。
一天中大树的影子随太阳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太阳从东→南→西,大树的影子刚好相反,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将铅笔做的简易的日晷放在阳光下。一天中铅笔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要发生变化。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____。
判断题。
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
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不在发热。(
)
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清晨和傍晚最短。(
)
古代的人曾利用日晷观测时间。(
)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各不相同。(
)
画一幅当地清晨时分大树的影子,并标明方向。
并写一写你的家乡一天中影子变化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A.由长变短
B.由长变短再变长
C.由短变长再变短
日晷是观测(
)的工具。
A.长度
B.时间
C.体积
日晷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是(
)。
A.相反的
B.相同的
C.无法确定
观察实验题。
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根竹竿,阳光下的竹竿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录下了影子的长度(125厘米),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12:00最短。下面是他们测量的竹竿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时间(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25
100
77
57
40
25
40
57
77
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9:30开始测量的,由上面的数据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_________结束测量的。
由上面的数据表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这时竹竿影子的长度大约为_________厘米。
由上面的数据表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的长度逐渐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光
热
变化规律
①同心圆
标注方向
②照射角度
③竖着地
④位置和长短
观察的时间
⑤变化的规律
时间
短
相反
东
后
方向
高低
西
北
东
长短
方向
太阳位置
相反
二、
√
×
√
×
√
√
三、
早上影子在西边,中午影子在北边,傍晚影子在东边。早晚影子长,中午12时影子最短。
四、
B
B
A
五、
13:30
100(答案不唯一)根据中午前后影子的变化长度相近这一规律,第10次(14:00)测量应该与第2次(10:00)测量的影子长度相近。
变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