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7 19:0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考查内容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古诗词 《唐雎不辱使命》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绰号(chuò) 隐匿(lì) 跺脚(duò) 异想天开(yì)
B.筛子(sāi) 顷刻(qǐng) 洋溢(yì) 千钧之力(jūn)
C.笔砚(yàn) 腮帮(sāi) 驾驭(yù) 不屑置辩(xiè)
D.羼水(chàn) 惦记(diān) 熏陶(xūn) 天伦之乐(lún)
【点拨】A项,“匿”应读nì;B项,“筛”应读shāi;D项,“惦”应读diàn。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荤菜  坎肩  恐吓  无精打彩
B.旗帜  盘桓  掂量  两肋插刀
C.惋惜  温情  礼聘  拳打脚踢
D.伤疤  径自  扭绞  妙手回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世界第一,美国如坐针毡,扬言要建太空军。
B.最近,让人望眼欲穿的“掌中宝”震撼上市,小如卡片、薄如蝉翼。
C.孤峰兀立,四面绝壁,仅有羊肠小道通寨顶。人行其上,犹履鱼背,无不息声屏气、战战兢兢。
D.天还没亮,小鸟就唠唠叨叨地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儿。
【点拨】“唠唠叨叨”形容说话啰唆,一说起来没个完。在这里形容小鸟唱歌不合适。
4.(原创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于敏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B.搞好社区教育,当务之急是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完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
C.国足对阵马尔代夫,取胜是国足的底线,真正衡量国足首战是否合格,其实更多是能赢得漂亮以及取得大胜。
D.教师节期间,三个学校的校长受到黄石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点拨】B项,搭配不当,在“基础能力”后添加“建设”;C项,一面对两面,把最后一句的“能”改为“能否”;D项,有歧义,将“三个学校的校长”改为“学校的三个校长”。
5.(重庆中考)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哲学,一门深奥晦涩的学科;儿童,一个直接简单的群体。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因此,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
①不少大人都对哲学退避三舍,小孩子就更没办法学
②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爱智慧”的天性
③因此,不少人初听到“儿童哲学”这个名词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大多数对世界司空见惯、冷漠麻木的成人相比,儿童离哲学要近得多
⑤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就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
A.③①⑤②④    B.⑤②③①④
C.⑤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⑤④
【点拨】由横线前面的句子“这两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可以推知,接下来要写“哲学”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将两者联系起来。所以,横线上填的第一句应与“儿童哲学”有关,即选③。①是对前面“不可思议”的具体阐释。⑤则构成转折,引出后文“哲学与儿童”的论述,这里先解释哲学的本义,由⑤中的“爱智慧”推知②与它紧密相连。④是一个总结句。由此可排列顺序为③①⑤②④。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A.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阿城的《溜索》都是短篇小说,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是中篇小说。
B.在《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云片糕事件。
C.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D.“中国梦”“精准扶贫”“一带一路”“振兴中华”“互联互通”等短语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7.古诗文默写。(7分)
(1)生亦我所欲,_所欲有甚于生者_,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手自笔录_,_计日以还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_四面边声连角起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四面歌残终破楚,_八年风味徒思浙_。(秋瑾《满江红》)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_醉里挑灯看剑_,_梦回吹角连营_”两句中可以读出。
8.(扬州中考)综合实践活动。(8分)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某学校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1)【说文解字】请观察下面三个与“止”相关的金文字形的变化,参照解说,填写表格。(2分)

金文 见形辨义
止 单个脚趾的造型,表示停留的意思。
__________
走 脚趾造型上有一个甩开臂膀、快速
前进的人形,表示跑的意思。
__________
奔 _快速前行的人形下方有多个脚趾造型,表示跑的速度很快。_
(2)【看图赏字】在“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作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谈谈其书法特点。(3分)

_示例:张旭的草书: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入电,倏忽万里,有一种原始的粗犷之力美。颜真卿的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_
(3)【文字应用】学校将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下面是小强拟写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修改。(3分)

通知
珍爱汉字,传承文化。学校定于5月20日上午9点,举行“汉字听写大赛”,希习字社全体成员准时参加。
2019年5月15日
某学校团委
①内容上:_地点不明,应改为“学校定于5月2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_
②格式上:_署名和日期互换位置,应该是先署名后日期。_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_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狂”字统领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_
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3分)
_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用典的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_
(二)(13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①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②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③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释】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长跪而谢之( 道歉 )   (2)寡人谕矣( 明白,懂得 )
(3)亲尝教以兵( 兵法 ) (4)许由无天下之累( 牵累 )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今王既受先王之传
B.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
C.休祲降于天 时宿于野
D.若士必怒 王若无兵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_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_
(2)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_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他们呢?_
1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3分)
_唐雎:针锋相对,直言相谏。郑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_
(三)(无锡中考改编)(11分)
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保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具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⑤鲁迅曾如此点评运动会选手:“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行走在人生之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_
16.文章第①段引用“二王”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_引用“二王”的故事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为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_
17.请概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_首先提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的人往往一事无成的观点;接着列举生活中的三种人的表现来论证缺乏恒心一事无成;最后引用古人的话指出有恒和无恒产生的结果不同,从而强调要做成事情贵在有恒心。_
18.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_鲁迅认为这两类人是可敬的:虽然落后但坚持到底的人;对前一类人持认同态度的人。他把这两类人比喻成“中国将来的脊梁”,强调了他们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_
(四)(13分)
新年出行
①年初一,鸡叫头遍,尽管天还未亮,财叔便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揉了揉睡意惺忪的眼睛,急急忙忙穿好衣服,点燃香烛,诚惶诚恐地敬过先人,准备出行。
②本来财叔是不打算新年出行的,孤零零一个人,屋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那么多讲究?
③年前,眼镜三毛来送年货,怂恿他说:“财叔,新年只要你第一个出行,包你捡到宝贝,若打空转身回来,我封个大红包赔你!”三毛说这话时紧盯着财叔,镜片后那双小眼睛闪闪发亮。灶台上焙的那挂满地红的万字鞭,就是那天他带过来的。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新年出行,鞭炮要一炸到底,万万不可中间熄火,炸哑。
④他们这儿至今仍保留着新年出行的习俗。沿着村边转个圈,惊喜中捡回件颇具象征意义的物件,也有预先藏好的,讨个好彩头,求得一年的好兆头。
⑤财叔打开门,炸响鞭炮,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这要下雪又不下雪的鬼天气,贼冷。财叔伸长的颈脖赶紧缩了回去,手连忙插进大衣里,身子一趔趄,心里打起退堂鼓:自己几斤几两算得清楚,能有甚好兆头?
⑥但一想到三毛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若是看到他并不领情,出个行都畏缩不前,不知会有多失望。
⑦财叔走出屋场坪,见前方影影绰绰中有两个黑影立在路中间,吓了一大跳,这么早谁会站在寒风中等他?莫非是传说中的小鬼挡道?硬着头皮走近一端详:两捆半大小子高的棍子柴。估摸着是三毛弄的,“柴”“财”谐音,愿他今年发大财,过上好日子。
⑧去年财叔走背字,养猪猪瘟,养鸡鸡死,养鱼,一场山洪掀个底朝天,倒霉透顶!虽说这些都是三毛捣鼓来的,但他却从此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希望的火苗在心里也一点点熄灭。财叔叹气说:“命里只有八升米,无论如何不满斗。”索性打起懒主意,反正现在政策好,干脆等着吃低保。三毛多次来劝他:“穷不能穷志气,输不能输信心。”三毛就是说破天,财叔也不为之所动。
⑨三毛是大学生,读了一肚子的书,却把人读呆了。这些年村里人像中了邪似的往城里跑,财叔要不是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会跟着跑的。三毛却从城里踅回了村里,看到财叔没起色,总想帮一把。
⑩这两捆哑巴柴棍,未必就是三毛所说的宝贝吧?这也太平常了吧,鬼才稀罕!诓他来吹北风,就这宝贝?黑暗中财叔鼻子眼里重重地哼了声,一脚将其踹倒在路旁,心中十分恼火,恨不得就转身打道回府。
?新年出行,要的是一路顺风走到底,切忌打转走回头路,风架着财叔只有继续前行,浑身冷得筛糠。
?再往前走是眼山塘,更是个大风口,无论是顺时针出行还是逆时针出行,想绕都绕不过去。
?走在山塘的堤坝上,果然风更大,呜呜地叫。凛冽的寒风如割肉的刀子,一刀一刀割在财叔脸上,辣痛。如今村里人少,山塘无人管理,堤坝上的灌木丛长成了小树林。风刮得路旁的树枝像拿着无数根鞭子,毫无情面地死劲抽打他,抽得他抱头鼠窜,样子十分狼狈。
?突然眼前掠过道白色的弧线,如同沉沉黑夜里的一道闪电,一条白练从水中一跃跳到了堤坝上,刺亮。猝然惊愕,定睛一看:树枝下一条大鱼摇头摆尾活蹦乱跳。顿时财叔只觉得血往上涌,心咚咚咚地都快跳到了子眼儿,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手忙脚乱中抱住这条大鱼就往家跑。兴奋得一路狂奔,大声喊道:“我抓到大鱼了!年年有余!年年有余!”
?财叔高一脚低一脚地刚跑到屋场坪里,还没进屋,朦胧中只见三毛匆匆赶来。老远就冲他道喜:“恭喜财叔!贺喜财叔!鲤鱼跳龙门,好兆头啊!好兆头!”
?阴云密布的天空终于绽开道缝,泻下一线亮光。就着熹微财叔看清楚这是条金丝鲤,翕动的腮帮上还系有一截被扯断的细线……抬头再看三毛,镜片后那双小眼睛里有两颗亮亮的泪珠滚动。财叔再也控制不住,破天荒头一次当着小辈的面痛哭起来。
?这时天已大亮,静谧的山村里,出行的鞭炮声渐次响起,此起彼伏,如阵阵春雷……
19.填写表格,归纳情节。(3分)

①恼火(恼怒、生气)  ②抓到鲤鱼  ③感动(感激)
20.有人认为将第⑧段删去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3分)
_不同意。_本段补充交代了财叔的基本状况和三毛怂恿财叔新年出行的原因,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合理。(意思对即可)_
21.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了财叔新年出行的经历是三毛策划的,请找出来并简要概括。(2分,答出两点即可)
示例:第③段写三毛怂恿财叔新年出行,保证财叔能捡到宝贝。
_第④段写当地新年出行有预先藏好物件,讨个好彩头的做法;第?段写三毛“匆匆赶来”,“老远”就冲财叔道喜;第?段写鲤鱼腮帮上系着一截被扯断的细线。(答出任意两点即可)_
22.最后一段环境描写富有意味,一方面起到_渲染了山村新年出行的喜庆氛围;烘托人物喜悦的心情(答一点即可)_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暗示着_财叔燃起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树立了信心_。(3分)
23.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本文创作背景,然后做题。(2分)
材料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精准扶贫工作的序幕。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两者是“精准扶贫”必要要素。“贫穷”本身并不可怕,精神上的贫穷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贫困群众是一个主体,只有帮助他们彻底扶起“志气”和“智气”,才能激发他们脱贫的动力。
(1)小说主要是围绕_三毛帮扶财叔脱贫,但是财叔却心灰意冷(只想吃低保)_这一矛盾冲突展开故事情节的。(1分)
(2)结合材料二可知,三毛极力怂恿财叔“新年出行”是为了_扶志_。(1分)
三、作文(5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启,翻检行囊时我们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上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则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请以“__________伴我远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准确,思想健康;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