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课一练含答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一课一练含答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7 15:43:35

文档简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2019·泰州]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   )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红军长征 D. 挺进大别山
2.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过:“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中央红军长征始于 (   )
A. 1933年10月 B. 1934年10月
C. 1935年10月 D. 1936年10月
3. 长征中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 (   )
A. 血战湘江 B. 四渡赤水
C. 急渡金沙江 D. 强渡大渡河
4. 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   )
A.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 遵义某校准备开展一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组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过雪山草地》;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6. 近日,某校组织同学们观看电影《我的长征》。《我的长征》以一个普通红军小战士王瑞的命运为主线,前后贯穿了长征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其视点和命运来折射红军长征这个属于东方的神话之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2020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 2)小明同学在看完电影后,绘制了一幅红军长征示意图,可是他漏填了红军长征中的几个关键地点,你能帮他补充完整吗?( 请依据字母序号写出正确的地名)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 3)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4)“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5)红军长征之“难”,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
1.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到1936年,中央红军突围西进,在遵义会议的指导下保存了有生力量,突破敌人包围,历经艰难险阻,到达陕北,胜利会师。故选C项。
2. B 
3.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故选B项。
4.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选D项。
5. D
6. (1)84周年。
(2)A:会宁;B:吴起镇;C:遵义;D:瑞金
(3)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4)事情: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主要原因:遵义会议的召开。
(5)国民党重兵围堵;恶劣的自然条件。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吴起镇会师
2. 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总方针的会议是 (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八七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 遵义会议
3. [2019·重庆B卷]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4. [2019·青岛]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   )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 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5. [2019·遂宁]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
A. 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6. 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项创举是 (   )
A. 兵分三路,全力进攻长沙
B. 放弃攻打城市,转向农村进军
C. 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D. 整顿工农革命军
7.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   )
A. 毛泽东 B. 朱德
C. 陈毅 D. 贺龙
二、非选择题
8.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上层改良运动主要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 却)以下跪的方式祈求改良,最终由于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而夭折。以孙中山为首的下层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派,夺取了国家政权,却以袁世凯称帝断送了建立共和国的伟大主张。
——摘编自《浅论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始终认为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十分必要和十分正确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 1)材料一中的“改良运动”和“暴力革命”分别指哪一具体事件?材料认为“改良运动”夭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暴力革命”的果实虽然被“断送”,但仍有哪些积极意义?



( 2)材料二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










( 3)材料三中“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是指什么?在长期的斗争与实践中,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











(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有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选A项。
2. B
3.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选A项。
4. A
5.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正确革命道路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故选B项。
6.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秋收起义,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为保存革命力量,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故选B项。
7. A
8. (1)事件: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原因:触碰了封建统治阶层核心利益和统治体制。积极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事件: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理解: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3)“罗宵山脉中段政权的创造和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认识:中国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正确道路;中国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革命道路是在不断的斗争和实践中找到的;等等。

第15课 北伐战争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却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压,这使共产党认识到,单靠自身力量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做出这个决议的会议是 (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一大召开
C. 中共三大召开 D.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3. 假如你暑期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B. 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D.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4. 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   )
A.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C.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5. 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   )
A. 叶挺 B. 贺龙
C. 周恩来 D. 彭德怀
6. [2019·天水]《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北伐胜利进军
C. 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实现全国统一
7. 下列关于北伐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 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
C. 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D. 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8.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者是 (   )
A. 孙中山 B. 汪精卫
C. 张学良 D. 蒋介石
二、非选择题
9. 某校八年级( 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一大  ① 年?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标志着 ② 的正式建立?


丰硕成果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悲惨结局
  在蒋介石一手策划下,1927年4月12日,上海帮派头子组织流氓袭击工人纠察队。随后,蒋介石军队以“工人内讧”为由,强行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枪支,并打死打伤300多名工人。4月13日,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十几万工人、学生、市民上街游行。游行队伍在宝山路遭到蒋介石军队的血腥屠杀,死亡100多人,受伤者无数。随后,蒋介石下令封闭上海总工会和一切革命团体,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成功会议表格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 2)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 3)悲惨结局中所述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预示着什么?








( 4)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选B项。
2. A
3. D
4.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故选A项。
5.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誉。故选A项。
6. B
7. D
8. D [解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故选D项。
9. (1)①1924;②国共两党合作。
(2)军事院校:黄埔军校。战争:北伐战争。最主要原因: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3)时间:1927年。预示: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4)感悟:国共两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认识: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