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耳与听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7 17:53:55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补充练习--3.2耳与听觉-填空探究题
一、简答题
1.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5]________和[7]_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前一段时间他没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由于气压降低,致使鼓室内压相对增大,[3]________向____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鸣,此时,乘务员叫他嚼口香糖,使[8]______张开,从而使[3]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耳疼、耳鸣则消失。
(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在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
(4)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受损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5)小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发炎,后又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
二、填空题
2.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3.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
B. ;C. ;E. 。
(2)声波引起鼓膜振动, 传到内耳。
(3)当F受损时,造成的是 耳聋;能否治愈? (填“能”或“不能”)。
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是 ;④是 ;⑤是 ;它们共同构成了 。
(2)⑦内有 感受器;⑧内有 。感受器;这两类感受器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了听神经。
(3)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 传到内耳。
(4)当飞机下降时乘客常要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 开放,使空气由咽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5.下面为耳的结构图,请回答:
(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5]___和[7]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李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前一段时间他没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由于气压降低,致使鼓室内压相对增大,[3]_______向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鸣。
(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在____(均填数码)。
(4)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___________受损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5)明明感冒了,先是鼻咽部发炎,后又引起中耳炎,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6)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________或________并同时双手______,前者的原因是使[8]_________张开,使[3]_______内外的_________保持________,以免震破[3] ______而失去听觉。
(7)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2]_______传到[3]_______,其振动通过[4]____传到_______,刺激了[6]____内对声波___________,并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传给________________,人就产生了听觉。
6.下图是人耳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①是__________,⑦是__________,13是__________,它们共同构成__________。声波引起__________振动,经__________传到内耳。
(2)⑩内有__________,⑧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类感受器的传人神经纤维合在一起组成位听神经。
(3)当飞机下降时,乘务员要旅客咀嚼糖果并不断吞咽,其目的是使__________开放,空气由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7.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乘船到大连,可是他乘船不久就感到头晕、目眩、恶心,这是因为内耳中的[ ]________和[ ]________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导致的。这两种结构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小晨同学首次乘飞机。在飞机升空过程中,前一段时间他没有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由于气压降低,致使鼓室内压相对增大,[ ]________向________鼓出,他感到耳疼、耳鸣,此时,乘务员叫他嚼口香糖,使[ ]________张开,从而使[ ]________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耳疼、耳鸣则消失。
(3)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图中的________损伤。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________所指的结构。听觉形成的部位在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
(4)老年人耳聋眼花,耳聋一般是传导性耳聋,是因为__________受损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
(5)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并同时双手堵耳,前者的原因是使[ ]________张开,使[ ]________内外的________保持________,以免震破[ ]________而失去听觉。
(6)听觉产生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 ]________传到[ ]________,其振动通过[ ]________传到________,刺激了[ ]________内的__________,并将声音信息通过________传给____________,人就产生了听觉。
8.下图表示的是外耳、中耳、内耳结构图(中、内耳被放大),箭头示声波传导及神经冲动传导方向。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序号所示结构1______、2_____ 。
(2)3内有_____ ,在接受声波刺激后能产生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半规管 前庭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鼓膜 外 咽鼓管 鼓膜 2或3 6 9 鼓膜或听小骨 咽鼓管由鼓室通向咽,鼻咽部的病菌可沿咽鼓管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2.振动 音调 空气
3.外耳道 鼓膜 耳蜗
经听小骨
神经性 不能
4.(1)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2)位觉 听觉 (3)听小骨 (4)咽鼓管
5.
6.(1)鼓膜 中耳 鼓室 中耳 鼓膜 听小骨
(2)半规管 前庭(3)咽鼓管 口腔 鼓室
7.5 半规管 7 前庭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3 鼓膜 外 8 咽鼓管 3 鼓膜 2和3 6 9 鼓膜或听小骨 8 咽鼓管 3 鼓膜 大气压力 平衡 3 鼓膜 2 外耳道 3 鼓膜 4 听小骨 内耳 6 耳蜗 听觉感受器 听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8.(1)鼓膜 听小骨 (2)听觉感受器 神经冲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补充练习--3.2耳与听觉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2.“……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3.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音调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它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C.此地有乐队出租
D.禁止停车
5.男中音放声歌唱,女高音小声伴唱,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中音响度大,音调高
B.男中音响度小,音调低
C.女高音响度小,音调高
D.女高音响度小,音调低
6.长期使用耳机可能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这些细胞位于( )
A.外耳道 B.鼓膜 C.耳蜗 D.咽鼓管
7.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8.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9.发生晕车、晕船等症状,其原因是( )
A.由于睡眠不足引起
B.小脑调节平衡的能力弱
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了过强的刺激
D.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
10.下列有关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耳分为外耳、内耳两部分 B.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三部分组成
C.耳蜗是产生听觉的部位 D.位于鼓膜上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波信息
11.七年级的学生到世界之窗春游,李丽同学在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
A.耳蜗和前庭 B.前庭和半规管
C.半规管和鼓膜 D.鼓膜和听小骨
12.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可以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B.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C.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13.下列关于耳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B.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听觉感受器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14.人听到声音的过程(  )
A.声音――耳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神经
B.声音――耳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声音――耳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声音――耳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15.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正确的用眼姿势,会导致近视,不当用耳会导致听力受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看书一小时左右需远眺 B.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
C.游泳后及时清理耳中积水 D.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
16.如图所示为盲人智能手机,整部手机只有一个按键,使用时,只要按下按键,手机就会发出语音提示:您需要进入电话模式还是短信模式。若进入电话模式,盲人通过念号码手机就自动拨号完成打电话的全部过程。下列有关盲人使用手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盲人接受手机语音提示信号的感受器是鼓膜 B.耳蜗是中耳的一部分
C.失去视觉功能的原因均是因为视神经损伤造成的 D.所有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17.关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皮肤处可产生冷热觉、触觉和痛觉等多种感觉
B.舌是味觉器官,舌上的味蕾可以感受到多种味道的刺激
C.耳中的鼓膜是听觉感受器,接受声波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D.只要眼球正常,就不会失明
18.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的是
①声波
②听神经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鼓膜
⑤听小骨
⑥大脑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⑤→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19.你听到铃声走进教室。这个反射活动中感觉器所在的器官是( )
A.眼 B.口
C.耳 D.脚
20.下列关于耳的各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鼓膜的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B.耳廓的作用是收集空气中的声波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听神经传入脑部
21.失聪的原因是( )
A.大脑的听觉中枢受损
B.鼓膜受损
C.耳蜗受损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2.患中耳炎很可能导致耳聋,其原因是 ( )
A.听觉感受器受损伤
B.听神经受伤
C.鼓膜和听小骨受伤
D.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损伤
23.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A.鼓膜 B.中耳 C.耳蜗 D.大脑皮层
24.去年2月,央视一套播放明星义演,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鼓膜、听小骨和鼓室组成中耳
B.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D.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25.下列情况中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
A.鼓膜破损 B.听小骨受损
C.半规管受损 D.位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
26.人体中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A.鼓膜 B.听小骨 C.大脑皮层 D.耳蜗
27.人听到声音的过程为( )
A.声音 →耳廓 → 听小骨 → 鼓膜 → 耳蜗 → 听神经
B.声音 →耳廓 → 耳蜗 → 听小骨 → 鼓膜 → 听神经
C.声音 →耳廓 →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D.声音 →耳廓 → 鼓膜 →耳蜗 → 听小骨 → 听神经
28.内有听觉感受器的是 ( )
A.前庭 B.半规管
C.耳蜗 D.以上部位中都有
29.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30.下列关于耳朵的各个部分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廓的功能是收集空气中声波
B.鼓膜振动是为了产生声波,使声波撞击鼓室内的听小骨振动
C.听小骨的振动把声放大后再传入耳蜗
D.声波传入内耳,使耳蜗内的液体也产生振动,感觉细胞把这种信息沿神经传到脑部。、
参考答案
1.B2.D
3.B
4.A
5.C
6.C
7.B
8.B
9.D
10.B
11.B
12.C
13.D
14.D
15.B
16.D
17.B
18.A
19.C
20.A
21.D
22.C
23.D
24.D
25.D
26.C
27.C
28.C
29.B
3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