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27 17: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补充练习--1.2声音的特性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光波、无线电波的速度大
B.减小声音分散,可增大响度
C.声音大小不同是因为音调不同
D.空气越稀薄,手机铃声越大
2.如下图所示,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
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
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4.梁代诗人王籍的诗人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够分辨是蝉鸣和鸟鸣声,是根据( )
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
5.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7.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9.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粗细的关系
10.通常讲的“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不同 D.声速大小
11.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 )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传播声音的物质
D.声音的频率
12.如图所示是学习声现象时做过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小丽可以通过“土电话”听到,说明固体能传声
二、简答题
1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14.车展的特技表演会场里,看台上的观众看到一辆蓝色汽车缓慢行驶,平稳地通过单边桥.紧接着,一辆红色汽车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快速驶向单边桥,路旁扬起的灰尘被吸向汽车,车一侧的轮子经过单边桥时突然离开地面,靠另一侧轮子“侧立”行驶,随着汽车减速,离地的轮子重新回到地面.请问:
(1)观众听到汽车轰鸣声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
(2)路旁扬起的灰尘为什么会被吸向汽车?
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15.用嘴贴瓶口吹气,如果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声音的传播依赖于_________,最终听觉在_________形成。口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表演技艺,从声音的特征来看,演员模仿的是声音的_________,“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__________的特征。
17.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___________是不同的。(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带动舞台一起产生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
节奏的变化。
18.通常所说的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反映声音高低的叫_________,它由发声体的________决定;反映声音大小的叫___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反映不同声音特征的是________,它与发声体本身性质有关。
19.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吸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振动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 。(音调)
20.我们能够闻到米饭的香味,靠的是____________觉;人能判断是谁在教室外说话,靠的是___________觉;人能够辨别酸甜苦辣靠的是____________觉。
21.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生时因为琴弦在__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2.小红同学多才多艺,不仅打鼓打得好,小提琴、钢琴也很棒,当她用不同的力打同一个鼓时,鼓发出声音的 (填“音色”或“响度”或“音调”)会改变;她有时弹钢琴,有时又拉小提琴,那你是依据 (填“音色”或“响度”或“音调”)不同来辨别不同琴声的。
四、探究题
23.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等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以便选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请在表中编号G处填上所缺数据。______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80
1.02
B

60
0.89
G


1.02
C

60
1.02
H
纤维
10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0.76




24.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1) 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有关。
(2) 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_________钢丝。
(3) 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25.用一组相同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对瓶口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____;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水快倒满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较______(填高或低)。
26.小明发现电吉它的发音是通过电磁拾音装置连接扬声器而实现的。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 1 所示,由铜线绕成线圈,金属吉他弦被磁化成一个磁体,波动吉他弦的时候就相当于铜线圈在切割弦的磁场,从而产生感应电流,电流越大声音越响。小明想探究吉他的响度与什么有关。用电流检测仪器测得某一次拨弦的电流情况,如图 2 所示。小明得出吉他的响度与弦振动的幅度有关,越用力拨弦(使弦拉伸幅度变大,振动变快),声音越响的结论。

(1)小刚同学觉得小明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科学,你觉得实验存在哪些问题________。
(2)观察图 2 可知电流方向在不断变化,这里引起电流方向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3)在不改变拾音装置的前提下,想让同样弹奏情况下的响度更大,可对图中装置进行改良的地方是________。
27.某科学探究小组就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建立了如下猜想:
①用两只耳朵听到的声音响度大,可以听得更清楚;
②用两只耳朵听声音可以辨别声源的方向。
(1)为了验证其猜想①的正确与否,同学们设计并做了如下实验:
在离同一声源同样远近的条件下,同一人先用两只耳听声音,然后再用一只耳听声音(另一只耳用耳塞塞住)。若猜测①是正确的,则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实验中同学们应用了科学探究中的____和____。
(2)为了验证其猜测②的正确与否,同学们又做了实验且实验结果如下:
让一同学蒙上眼睛,用两只耳朵听某一声源发出的声音,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正确,然后改用一只耳听(声源换了方位),结果该同学对声源的方位判断错误。根据以上实验的结果,可以判断猜测②是___的。
2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80
0.76
D

80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进行实验。
(2)表中编号D的材料规格中横截面积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时,必须知道该项内容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A
6.B
7.B
8.D
9.C
10.B
11.C
12.D
13.正在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子上放一些细小的纸屑
14.见解析 见解析
15.丙乙甲丁
16.振动 介质 大脑皮层 音色 响度
17.直线传播 音色 振动
18.音调 响度 音色 音调 频率 响度 振动幅度 音色
19.音调
20.嗅 听 味
21.振动 音调
22.响度、音色
23.ABC ADE 100 选一根琴弦,调整它们的松紧程度不同,测出琴弦两次的振动频率
24.乙 粗细 乙和丙 在弦的长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振动频率高低与松紧程度有关
25.(1)其他条件相同空气柱的长度越短,音调越高(或空气柱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2) 高
26.该实验存在两个变量,振动幅度和振动速度 切割磁感线方向在改变 增强磁铁的磁性或增加线圈匝数
27.用两只耳听比用一只耳听更清楚 对照法 变量法 正确
28.A、B 0.76 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