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补充练习--1.3噪音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广场舞在都市中逐渐流行开来。许多公园的广场成了“广场舞大妈”的“活动中心”,这一方面为中老年人提供了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好场所,也同时因声污染,而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近日,在浙江温州市发生的一件事在网络上引发不小关注:一个居民小区的业主委员会花26万元买来“高音炮”,“还击”旁边广场上的噪声。“高音炮”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高音炮”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操作人员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15℃高达150分贝的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少噪音
C.声音的传播不具有能量
D.通过声音的响度可以区分不同种类的乐器
3.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裹好放进鞋盒里,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时换用不同的发声装置
B.鞋盒可以有效地控制不同材料的厚度相同
C.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D.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琴声婉转悠扬,我们是通过响度来判断乐器种类的
B.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响亮是因为音调的不同
C.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零件是根据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会场内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是通过阻断噪声传播来控制噪声的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频率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08m/s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超声波、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两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7.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8.因衣物没有放平而引起洗衣机的振动产生噪声,正确的方法是 ( )
A.关上房门 B.戴上耳塞 C.放平衣物 D.增加水量
9.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0.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11.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
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
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
12.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 B.便于控制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美化环境
13.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音的方法是( )
A.防止噪音产生 B.阻断噪音的传播
C.防止噪音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14.为了减弱噪声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在耳朵里塞进一小团棉花
B.选用噪声较小的机器
C.室外声响嘈杂时,将门窗紧闭
D.关闭所有的声源
15.一般大礼堂盼四周墙壁都会被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形状,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仅为了装饰
1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传播
B.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C.“震耳欲聋”说明卢音的音调高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7.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意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和电磁波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1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但发声的物体不一定振动
B.超声波比较容易造成噪音污染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D.在2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20.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21.某居民在自己临街的住房窗户上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其目的是( )
A.防止光污染 B.隔热效果好 C.抗震性能好 D.防止噪声污染
22.小扬告诉妹妹,玩手机声音太大会干扰大人们谈话。下面减少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在高速公路两边建隔音墙
B.在外面噪声比较大时关上门窗
C.让产生噪声的工厂尽可能远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并在周围大量植树
D.杜绝—切噪声的产生
二、探究题
23.噪声是一种严重的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较响
弱
三、简答题
24.你认为可以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四、填空题
25.“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能够分辨出伴奏的声音是吉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_。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26.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________引起的。老师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大家听到的声音明显减小,这是在声音_______过程中减弱噪声。
27.为了改善室内的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如下图),请利用声学知识回答,这样做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8.“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9.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请指出下列三幅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30.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
31.下列各项有关控制噪声的具体措施中,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_______;属于阻挡噪声传播的措施是________;属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①城市禁鸣喇叭;
②纺织女工带上耳塞;
③城市高架路上安装隔音屏;
④在高噪声车间内安放吸声材料;
⑤将飞机场建在远离居民点的城郊;
⑥驾驶战斗机的飞行员带上头盔;
⑦点燃爆竹导火线后,边撤离边捂住耳朵。
32.在学校的“元旦”晚会上,优美的琴声是由于_______产生的。我们能辨别出二重唱的男生和女生,是因为他们的_______不同。在医院的走廊和病房内通常悬挂“肃静”的做法属于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D
6.B
7.C
8.C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A
16.A
17.C
18.C
19.C
20.A
21.BD
22.D
23.机械闹钟 B 泡沫塑料
24.可采取的措施有:(1)控制噪声声源(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25.音调 音色 声源处
26.振动 传播
27.①隔热;②隔声
28.产生 传播
29.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 在人耳处
30.噪声 学习 工作 噪声
31.①⑤ ③④ ②⑥⑦
32.振动 音调 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