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奔向光明
——亮度传感器的应用和条件控制任务导航
当人们在黑暗中行走时,如果有一点点亮光,一定会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一定是朋友在等待你。
本课,我们将让机器人通过亮度传感器获取环境光线的信息,让机器人朝着光线强的方向行走。
1、亮度传感器的检测
亮度传感器是能力风暴机器人的视觉传感器之一,通过亮度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感觉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弱。智多星 步骤1:在流程图编辑界面中,将“控制模块库”中的“永远循环”模块添加到流程图中。
步骤2:从“传感器模块库”中拖入两个“亮度检测”模块,置于永远循环的控制中。
步骤3:从“执行器模块库”中拖入“显示”模块,置于永远循环控制中的“亮度检测”模块的后面。
步骤4:从“执行器模块库”中拖入“延时等待”模块,置于永远循环控制中的“显示”模块的后面。 步骤5:从“程序模块库”中拖入“结束”模块,置于程序的结尾,构成亮度检测程序,如图6.1所示。
步骤6:在第一个“亮度检测”模块上右击,在弹出的“亮度检测模块”对话框中将亮度变量设置为“亮度变量一”,在方式选择框中选择“左”,表示将左亮度传感器的亮度检测值存放在“亮度变量一”中,相应的代码表示为photo_1=photo(1)。图6.1 亮度检测程序 步骤7:在第二个“亮度检测”模块上右击,在弹出的“亮度检测模块”对话框的方式选择框中选择“右”,将亮度变量设置为“亮度变量二”,表示将右亮度传感器的亮度检测值存放在“亮度变量二”中,相应的代码表示为photo_2=photo (2)。
变量的选择:在图6.1所示的“亮度检测模块”对话框中单击“亮度变量一”按钮,会出现“变量百宝箱”对话框,如图6.2所示。单击“亮度变量二”,我们可以看到“亮度变量二”后面有一把小钥匙,表示这个变量被选中,单击“确认”按钮,此时可将“亮度变量一”改为“亮度变量二”。
智多星 注意:图6.2中灰色的传感器按钮图标是在“亮度检测”模块中不可选用的传感器变量。
图6.2 “变量百宝箱”对话框 步骤8:右击“显示”模块,并在弹出的“显示模块”对话框中设置显示内容,即显示“亮度变量一”和“亮度变量二”的值。
①在“显示模块”对话框中单击“引用变量”复选框。
②在随后弹出的“变量百宝箱”对话框中选择“亮度变量一”,单击“确认”按钮。
③在编辑后的“显示模块”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如图6.3所示。图6.3 “显示”模块的设置 步骤9:通过“延时等待”模块设置适当的延时时间。
延时等待时间决定了检测的周期,延时等待时间过长机器人显得反应迟钝,延时等待时间太短可能看不清LCD显示屏输出的检测值。我们可以通过多次调试,确定合适的延时时间,例如此处设置的延时时间为0.2秒。
步骤10:在仿真环境中单击“环境编辑”栏中的“光源”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命令,然后在机器人场地的适当位置单击,实现光源的位置设置,如图6.4所示。图6.4 在场地中设置光源 通过观察机器人放置在不同位置时的亮度检测值,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规律,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取值范围为0到255之间的整数,机器人距离光源越近,检测数值越小;机器人距离光源越远,检测数值越大。
2、机器人追光
本项目的要求是当把机器人置于光源照射范围内的较暗处时,机器人能够自动地朝光源处行走,并能够在距离光源一定的距离处停下,如图6.5所示。智多星(a)机器人追光的初始状态 (b)机器人距光源较近时停下
图6.5机器人追光 步骤1:用亮度检测程序确定机器人追光停下时的亮度检测值。
在本项目中,我们假设当检测值不大于61时让机器人停下。
步骤2:在流程图编辑区拖入以下模块,构成如图6.6所示的流程图程序。图6.6 机器人追光程序及设置说明 1、“条件循环”模块的设置
“条件循环”模块可以控制程序执行的顺序。当循环条件成立时执行循环体的内容;否则退出循环,执行循环体后面的程序内容。在“条件循环”模块上右击,可以设置循环条件,具体的操作过程如图6.7所示。 图6.7 “条件循环”模块的设置 2、“条件判断”模块的设置
使用“条件判断”模块,可以控制当条件成立时执行“左转”模块,然后执行“前进”模块;否则执行“右转”模块,然后执行“前进”模块。在“条件判断”模块上右击,可以设置判断条件,如图6.8所示,条件设置与“条件循环”模块条件设置的方法相同。图6.8 “条件判断”模块的设置 知识着陆
1、亮度检测值是0到255之间的整数,它与亮度之间的关系是光线越强检测值越小;光线越弱,检测值越大。
2、检测程序是各种传感器检测的工具,不同传感器检测程序中的检测函数虽然不同,但是程序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3、“条件循环”模块是判断条件成立时执行循环的控制模块,“永远循环”模块是将条件设置为永远成立的控制模块,是“条件循环”模块的特例。“条件判断”模块是控制程序根据条件成立与否,执行不同程序内容的控制模块。 视野拓展
微型机器人简介
微型机器人是机器人应用的重要领域,如图6.9所示的微型内窥机器人是多年前由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的。它可以在人体血管内移动,用于疾病的检测等。如图6.10所示的昆虫机器人重量仅有4.3克,它曾经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图6.9 微型内窥机器人 图6.10 昆虫机器人 创作天地
编写程序让机器人围绕光源转圈。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