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湖中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均为单选)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生质的各种化合物有其重要功能,且能独立行使生命活动功能
B.各种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与该物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其作用越大
C.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2. 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且具有流动性
C.生物膜上的糖蛋白起识别作用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不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
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B.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C.脂肪和纤维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D.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4.右图为细胞的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中的①与细胞识别有关
B.细胞膜中的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
C.线粒体内膜中的②与ATP合成有关
D.叶绿体类囊体膜中②的活性与温度有关
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各种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进行分解
C.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D.促甲状腺激素只能作用于甲状腺细胞是因为甲状腺细胞具有特定的膜蛋白
6.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有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原核细胞的拟核除没有核膜外,其他方面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没有差别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电镜下观察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可看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7.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B.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C.脂肪的鉴定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橙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多余的染料
D.在稀释的蛋清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可看到溶液变为紫色
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9.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干重状态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白天用H218O浇花草,周围空气的水、O2、CO2中会出现18O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人体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增多
10.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Tb到Tc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O
11.分析右图曲线,能用该图表示的是
①随叶片年龄增加,叶片中Ca2+含量变化
②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③呼吸作用强度与O2浓度的关系
④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与葡萄糖进入细胞速度的关系
⑤发生质壁分离后的植物细胞浸入清水后增加质量的变化
⑥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
12.按下表设计进行试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试验材料 取样 处理 分组 培养液 供养情况
适宜浓度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 甲 25mL 75mL 无氧
乙 25mL 75mL 遇氧
50mL 未处理 丙 25mL 75mL 无氧
丁 25mL 75mL 通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 B.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13.下列对各曲线所表示的生物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二氧化碳含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B.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C.丙图可表示呼吸作用中氧气浓度与二氧化碳生成量的关系
D.丁图可表示细胞中氧气浓度与ATP生成量的关系
14.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
量是有氧呼吸消耗量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
吸强度相等
15.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
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 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将形成配子 D. 正在发生DNA复制
16.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体内不同器官中处于不同时期的四个细胞,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具有四个染色体组 B.甲和乙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丙细胞中不可能有同源染色体 D.卵巢中同时存在以上四种细胞
17. 用35P标记了水稻体细胞(含24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
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5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4和24、后期48和24 B. 中期24和12、后期48和24
C.中期24和24、后期48和12 D. 中期24和12、后期48和12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系泛指可传代的细胞,细胞株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系
B.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所有的细胞都能接纳重组DNA分子
C.DNA连接酶能够将任意2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D.试管婴儿的获得过程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克隆
19.把经过相同时间饥饿处理同种长势相近的植物放在透明玻璃钟罩内 (密封),钟罩内的烧杯中放有不同物质,如下图所示。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以及探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①④ C.①④; ②③ D.③④;①③
20.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
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右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复制
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
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
减数分裂的细胞
D.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生成
21.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2.右图为一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结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①上,基因b位于②上,则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可能是 (注意:图中四条染色体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100% ②50% ③25% ④12.5%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右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24.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表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25.某研究小组为测定药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毒性,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肝肿瘤细胞(甲)和正常肝细胞(乙)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利用两种肝组织块制备肝细胞悬液时,只能用机械剥离的方法处理
B.细胞培养应在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细胞的呼吸
C.甲、乙细胞在持续的原代培养过程中,均会出现停止增殖的现象
D.仅用该培养液也能用来培养乙肝病毒
26.据英国《每日邮报》2007年3月25日报道,美国内华达大学的伊斯梅尔·赞加尼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用了7年时间培育出一头“人兽羊”,他们先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的骨髓中提取出干细胞,再将其注入处于怀孕中期的绵羊胚胎的腹膜中。随着羊胎的发育,人类干细胞可进入其所有器官的循环系统。两个月后,人兽细胞混种羊(人兽羊)就能如期降生了。目前绵羊体内的人类细胞比例达到15%,绵羊细胞比例为85%。这项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在绵羊体内“种”出病人需要的各种可移植器官。下列关于“人兽羊”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兽羊”是人的基因和羊的基因进行基因重组的产物
B.选择羊胎作为注入对象的好处之一可能是其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羊胎对人类细胞产生排斥反应
C.人兽细胞混种羊可用于药物实验,以鉴定一些新药物的疗效及其对人体是否具有副作用
D.目前而言,该“人兽羊”的器官还不能直接用于人体的器官移植,该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2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技术既可造福人类,又能威胁社会
B.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C.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从某些实例来看并非是多余的
D.在严格控制和检验下培育的转基因生物绝对不会危害其他生物体的生存和环境
28.基因敲除主要是应用DNA同源重组原理,将同源DNA片段导入受体细胞,使同源DNA片段在原有位置替代了靶基因片段,从而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基因敲除既可以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下列有关基因敲除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敲除实际上是抑制某个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使该基因“沉默”的目的
B.利用基因敲除技术,不能修复细胞中的病变基因
C.基因敲除可定向改变生物体的某一基因
D.从理论上分析,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可治疗先天性愚型
29.脐血是新生婴儿脐带被结扎后由胎盘脐带流出的血,其内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干细胞。利用脐血干细胞移植,对治疗白血病等疾病的效果显著,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可通过不同的细胞分裂方式形成淋巴细胞
B.与早期囊胚细胞相比,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更低
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由免疫学角度分析,脐血自身移植的优点是排斥反应小
30.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核法去除卵细胞中的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卵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31.已知A与a、B与b、C与c 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C.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D.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32.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A.1/4 B.1/6 C.1/8 D.1/16
33.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用CO2培养箱 B.都需用液体培养基
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34.下列各项中与“试管婴儿”的培育有关的
①体外受精 ②体内受精 ③主要在体外发育 ④主要在体内发育 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⑥运用胚胎工程技术
A.①③⑥ B. ②③⑥ C.①④⑥ D.①④⑤
35.干细胞是一种尚未充分分化的未成熟细胞,医学工作者正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一些疾病,用骨髓移植法有效治疗白血病便是成功的例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干细胞治疗某些疾病,是因为干细胞具有再生出各种 组织、器官的潜能
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分化出B细胞和T细胞
C.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ES细胞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
D.异体骨髓移植成功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会遗传
36.卵细胞作为生殖细胞,在生物技术中可用于:
①克隆动物时细胞核的受体 ②进行体外受精,培育试管动物③形成受精卵,作为培育转基因动物的受体细胞 ④二倍体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可育试管苗⑤动物细胞融合形成单克隆抗体 ⑥形成受精卵,利用转基因和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抗虫棉植株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③⑥
37.生物技术为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有
①准确诊治、预防疾病 ②检测缺陷基因,作为生殖、就业、保险等参考 ③建立遗传信息档案、有效确认身份和侦破案件 ④通过克隆技术繁殖人类本身 ⑤开发研制新型药物、营养品、保健品 ⑥有效清除、处理环境污染及废弃物 ⑦有效提高作物、畜禽产量与质量 ⑧重组高致病性基因,制造“生物武器”
A.①③④⑥⑧ B.①③⑤⑥⑦ C.②⑤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⑦
38.对细胞全能性的表述正确的有
A.没有离体的植物细胞也能表现出全能性
B.动物细胞融合标志着动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D.花粉可培育成单倍体,是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39.下图表示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对图中物质a、b、c、d的描述,正确的是
A.a通常存在于细菌体内,目前尚未发现真核生物体内有类似的结构
B.b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将A与T之间的氢键切开
C.c连接双链间的A和T,使黏性末端处碱基互补配对
D.若要获得e,则一般需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处理
40.下图所示植物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代谢过程,以下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叶绿体中,过程①的发生需要水的参与
B.过程②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C.过程③中发生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D.过程④保证了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能及时得到能量供应
二、非选择题(答案写于答题卷上,共50分)
41.(12分)下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甲曲线中a点将向 移动,b点将向 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
(4)若实验中每隔5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请分析影响这一结果的外界因素是:
① ;
② 。
(5)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乙图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42.(16分)小鼠基因敲除技术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该技术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杂交等手段使小鼠体内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个体发育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例如现有基因型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体外合成的突变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细胞改变为Bb细胞,最终培育成为基因敲除小鼠。
(1)基因敲除过程中外源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重组质粒上的 检测。如果被敲除的是小鼠抑癌基因,则可能导致细胞内的 被激活,使小鼠细胞发生癌变。
(2)通过基因敲除,得到一只AABb小鼠。假设棕毛基因A、白毛基因a、褐齿基因B和黄齿基因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要得到白毛黄齿新类型小鼠,用来与AABb小鼠杂交的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 ,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 。让F1代中双杂合基因型的雌雄小鼠相互交配,子代中带有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不带B基因个体的概率是 。
(3)在上述F1代中只考虑齿色这对性状,假设这对性状的遗传属X染色体伴性遗传,则表现黄齿个体的性别是 ,这一代中具有这种性别的个体基因是 。
43.(10分)下图为经过体外受精和胚胎分割移植培育优质奶牛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进行体外受精前要对精子进行 处理。
(2)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到 时期的胚进行操作。通过胚胎分割产生的两个或多个个体共有的根本特点是 。
(3)②指的是 。(4)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 。
44.(4分)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在变性过程中肽键是否因此而断裂呢?
请设计一个验证 “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的实验。
材料、用具: 0.0lg·mL-1 的 CuS04溶液(双缩脲试剂A)、0. 1g·mL-1的NaOH溶液(双缩脲试剂B)、蛋清、清水、酒精灯、试管、滴管等必备用品。
(1)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呈紫色。如果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仍呈紫色,即可证明肽键没有断裂。
(2)方法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③冷却后,______________。④观察两试管的颜色变化。
(3)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蛋白质在加热变性后肽键没有断裂。
45.(8分)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 。
(2)该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可分解葡萄糖,产生的终产物是 和 。
(3)为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值。若某研究员将样品的次序搞乱了,那么,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4)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丙同学的错误是 ,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 。
菱湖中学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理科)
二、非选择题(答案写于答题卷上,共50分)
41.(12分)
(1) 。
(2) , 。(3) 。
(4)① ;
② 。
(5) 。
42. (16分)
(1) ; 。
(2) ; ; ; 。
(3) , 。
43.(10分)
(1) 。(2) ; 。
(3) 。(4) 。
44.(4分)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 ___________。
③______ ________。
(3)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8分)
(1) 。(2)是 和 。
(3)__ _ _______ 。
(4) , 。
, 。
【答案】
①
②
①
②
凋亡诱
导因子
膜受体
凋亡
信号
凋亡相
关基因
细胞
凋亡
清除凋亡细胞
结合
执行
激活
吞噬细胞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