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整理数据,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观察分析和实践能力
3.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分析、预测。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挖掘数据背后的相关情况。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
如下表.
届数
枚数
国家
一、自主学习:
9 10 11 12 13 14
中国 61 94 183 137 129 150
韩国 28 93 54 63 65 96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时间/届
9 10 11 12 13 14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61
150
94
183
137
129
第9~14届亚运会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时间/届
9 10 11 12 13 14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8
93
54
63
65
96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为了让大家一看见这幅统计图,就明白其中的含义,我们给统计图加上标题.
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国家 ,在图上指明什么颜色表示什么国家.
中国
韩国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1: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时间/届
9 10 11 12 13 14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8
93
54
63
65
96
61
150
94
183
137
129
中国
韩国
·
·
·
·
·
·
·
·
·
·
·
·
我们刚才制作的统计图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图中必须有标题和图例.
标题
图例
(1)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2)哪一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3)根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面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面对这些数据,根据所了解的知识,你能看出些什么吗?
答:中国在第11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韩国在第14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答:第10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大体相同,都是先找到点,再写数值,最后连线。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2:
1、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每天测试成绩如下(单位:次)。
三、达标检测: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李欣和刘云第1天的成绩相差多少?第10天呢?
答:第1天相差1次,第10天相差2次。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2)李欣和刘云跳绳的成绩呈现什么变化趋势? 谁的进步幅度大?
答: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情况不同。 李欣是稳步上升,刘云忽高忽底。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能预测两个人的比赛成绩吗?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4)你还能发现什么?
2、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
2、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为7~10℃之间,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这种植物适合在乙地种植。
2、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要在“五一”黄金周去 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准备?
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服。
1、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1)比较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变化,你能提出什么 结论?
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是女生13岁后身高的增长趋于平缓,增长速度要比男生的速度慢。
(2)把你的身高与平均值比较,你有什么想法吗?
3、下面是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