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关注健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是初中生物教学的最后一节,重点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是画龙点睛之笔。本节课的课堂是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走进生活,深刻理解学以致用。所以本课以体验活动为主,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信息整理分析应用达成能力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
2.举例说出常用药物及用药常识。
3.明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意义。
4、自备家庭药箱。
能力目标:
学会安全用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和维护个人健康。
教学重点:
1、读懂药品使用说明书,举例说出常用药物及用药常识。
2、明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意义。
3、自备家庭药箱的注意事项。
学习难点:
1、掌握安全用药。
2、明确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3、配备家庭药箱。
教学方法:
(1)采用平板互动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教师垄断课堂信息源的局面,实现生生互动与互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观看千手观音表演,介绍表演者残疾的可能原因,引出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依据生活实例,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新课学习过程:
活动一:了解药品标签的信息
(1)轮流观察本组成员自备的每种药品包装和标签信息。
(2)整理出有助于安全用药的信息,由一名组员负责汇报。
【设计意图:分组了解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的自学和互学能力。】
活动二:怎样合理用药?
通过平板分发资料,独立阅读材料中的药品简介,做出正确选择,提交自己的选择。
【设计意图:独立探究,培养每人合理用药的能力。】
活动三:识别、找寻OTC标示。分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组内所带的药品包装,有没有 “OTC”的标记?分辨这样的标识是否相同?如果有,请组员拍1~2张照片上传。没有OTC标示的原因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小组探究,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不滥用抗生素。
结合课本P114,参考下发资料,了解抗生素。小组学习,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抗生素从何而来?www.renjiaoshe.com
2、为什么抗生素能杀死细菌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3、滥用抗生素有什么危害?
4、拍下你手边的抗生素类药品,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五:设计旅行小药箱。
请结合本组成员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及组内所带药品,尝试设计一个以小组为单位的“小药箱” 。若有需补充的药品,可分类列在纸上。药品选择要合理、经济实惠,减少浪费。适当参考下发的材料进行备选。
【设计意图:个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小结
1、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2、学以致用(自备家庭药箱)
四、教学感悟:
借助平板的互动功能,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为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做到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设计合作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能力,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自学能力、理解问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