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节 免疫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健康、关注社会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咨询和查阅相关信息,了解一些免疫方面的知识。
【教学设计】
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遵循新课程理念,从感性知识入手,根据认知规律组织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体现“让学引思”的理念。
【教学过程:】
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欣赏的是歌曲《我的中国心》,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这一雄伟的古建筑当时修建的目的是什么?(生:是为了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是一项防御保护工程。)
师: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病原体要入侵人体,而一般情况下人都能健康的生活,那么在人体内有没有类似的起防御保护作用的“长城”呢?这“长城”又是指什么呢?(这“长城”就是指人的免疫系统。)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第三节 免疫
——板书课题:免疫
二、新课教学
师:关于人体的免疫,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同学们与你的小组成员讨论交流一下吧。
学生活动一 : 小组讨论交流关于人体免疫的问题。
生A:为什么划破或烫伤的皮肤容易感染呢?
生B: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红肿化脓,有时会自己痊愈呢?
生C:为什么打预防针能提高人的免疫力呢?
生D: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为什么有的人患了感冒,有的人却没有患感冒呢?
。。。。。。。。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的都很好,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从人体具有的三道免疫防线说起。
(一)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学生活动二:观看动画,尝试做配音员
请看动画(播放flash 1 )请你用拟人化等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皮肤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例如:师:两个气势汹汹的病原体手持寒光闪闪的大刀,想要入侵人体内部。。。。。。(请续写)
生:但由皮肤构筑的“长城”挡在眼前使它们无法进入,它们用力乱砍一阵,结果刀也断了,还是无法进入。它们像泄了气的皮球,眼巴巴地望着像铜墙铁壁样的皮肤,只能唉声叹气。
师: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表面的纤毛通过摆动也能清扫病原体。
资料:
科学家们曾经作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手上,3分钟后检查,这种病菌有3千万个,经过60分钟后检查,只有170万个;120分钟后再检查,就仅剩下3千个了。出现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呢?
播放flash 2 ,是否能从这里得到一些启示呢。——原来皮肤和黏膜的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
师:以上是我们了解的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请一位同学归纳一下它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道防线的组成:皮肤和粘膜、鼻毛、呼吸道表面的纤毛等
功能:阻挡病原体,分泌杀菌物质。
(二、)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师:是不是有了这第一道免疫防线,就万无一失了呢?
生:不是的。
师:病原体还可能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入侵人体内部。尤其是皮肤和黏膜破损时,更容易入侵。那怎么办?
生:人体还有第二道免疫防线。
观察图片,你能看懂吗?
师: 这些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也叫吞噬细胞。当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时,伤口周围会出现红肿现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病原体被消灭后,炎症也就消失了。
不仅如此,体液中还含有杀菌物质,如唾液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播放FLASH (白细胞、溶菌酶 )
师:好,现在我们来归纳一下,
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由哪些部分组成?有什么功能?
归纳:第二道防线的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功能:溶解、吞噬、杀灭病原体
(三、)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
师:当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数量多、毒性强时,人体就需要调用“特种部队”来对付侵略者了。“短兵接战,敌强我更强”
现在我们来学习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学生活动三:自学课本P98页第2、3段,互动交流
(1)、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什么组成?
(答: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
(2)、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答:主要有扁桃体、脾脏和淋巴结、胸腺等,它们能促进免疫细胞发挥作用。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怎样抵抗麻疹病毒侵袭的?
讲述: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以后,就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产生出一种抵抗麻疹病毒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我们把它叫做抗原。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使麻疹病毒失去了致病性。
(4)、为什么患过麻疹的病人就不会再患麻疹了?
将病原体清除之后、部分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就会很快地被体内存留的抗体迅速加以清除。
学生理解麻疹病毒入侵人体的过程。
师:以上我们了解了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其中哪些是与生俱来的,哪些是后天获得的?
学生活动四:归纳完善表格
人体的免疫防线
免疫类型
形成时间、特点
第一道免疫防线
?
?
?
?
第二道免疫防线
第三道免疫防线
?
?
三、小结
四、当堂反馈:
1、下列结构与人体免疫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皮肤 B、鼻腔粘膜 C、呼吸道纤毛 D、骨骼肌
2、下列不属于人体免疫器官的是( )
A、扁桃体 B、淋巴结 C、脾 D、小肠
3、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说法错误的( )
A、人体生来就有的 B、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
C、有选择性 D、没有特异性
4、下列免疫活动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胃液杀死食物中的细菌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白细胞吞噬病菌
5、指出下列各种生理作用所对应的免疫类型,并连线
体液的杀菌作用
吞噬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黏膜的杀菌作用
免疫细胞产生抗体 特异性免疫
五、学以致用:
(1)为什么划破或烫伤的皮肤容易感染呢?
(2)感染后的皮肤为什么会红肿化脓,有时会自己痊愈呢?
(3)在感冒流行的季节里,为什么有的人患了感冒,有的人却没有患感冒呢?
过渡:
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保卫自身的健康。其中第三道防线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那么人体有没有可能更加积极主动地获得这种免疫能力呢?通过什么途径获得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板书设计】
免疫
一、人体的免疫防线
第一道免疫防线:
组成:皮肤和黏膜、纤毛等
功能:阻挡病原体、分泌杀菌物质
第二道免疫防线: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白细胞)
功能:吞噬、溶解、杀灭病原体
第三道免疫防线:
组成:免疫器官(扁桃体、脾、淋巴结)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二、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