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第十章 极地地区(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同步(课件)第十章 极地地区(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7 20: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极地地区
1
2
3
4
5
3
5
知识结构
学法指导
1、会在南北极地区图上辨别极地地区的范围、位置。
2、能比较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3、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课前学案
知识点一:位置与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北极地区位于__________,是指北纬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___________ 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______、_______、______三洲的陆地和岛屿;南极地区位于___________,是指南纬_______以南,包括__________,以及周围的海洋。
北极圈以北
66.5°
北冰洋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南极圈以南
66.5°
南极大陆
2、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即使在暖季( )也非常严寒。___________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南极地区的别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南极地区特有生物是:_______,北极地区特有生物是:_______。
南极地区
11月—次年3月
冰雪覆盖
冰雪高原
白色荒漠
风库
企鹅
北极熊
课前学案
知识点二:科考与保护
1、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大仓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丰富
大量固体淡水资源
丰富的海洋生物
课前学案
2、目前,已有2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个科学考察站。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位于南极圈以南的是_________。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_________。
3、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_________》,我国于______年正式加入。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泰山站
长城站
黄河站
南极条约
1983
课前学案
探究主题:南极和北极
探究过程:
课堂研究
1.在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①北冰洋四周有哪几个洲环绕?

②南极洲四周有哪几个洋环绕?
??
左图顺时针,右图逆时针
欧洲、亚洲、北美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课堂研究
3.如果南极冰川全部融化,世界将会怎样?
?
4.比较南北极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海平面上升、城镇淹没。
南极气温比北极更低。原因主要是?南极地区海拔高,?南极地区是陆地,?南极冰雪厚,反射阳光。
课堂研究
探究归纳:南北极的特征
课堂研究
南极的寒冷首先是与它所处的高纬度地理位置有关,由于高纬度地理位置,导致了在一年中漫长的极夜期间没有太阳光。同时,与太阳光线入射角有关,纬度越高,阳光的入射角越小,单位面积所吸收的太阳热能越少。
知识拓展
南极位于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地区,太阳的入射角最小,阳光只能斜射到地表,而斜射的阳光热量又最低。再者,南极大陆地表95%被白色的冰雪覆盖,冰雪对日照的反射率为80%~84%,只剩下不足20%到达地面,而这可怜的一点点热量又大部分被反射回太空。南极的高海拔和相对稀薄的空气又使得热量不容易保存,所以南极异常寒冷。
知识拓展
知识点一 位置与自然环境
1、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面向中山站,他面向的是 ( )
A.南方 B.西方
C.东方 D.北方
D
随堂检测
2、南极洲气候严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高纬地区
B.海洋水温低
C.有巨厚冰层
D.高原地形
A
随堂检测
3、下列各组大洲中,围绕北冰洋的是( )
A.北美洲、非洲、亚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
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
B
随堂检测
4、读右图,判断下列有关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四个科学考察站均有极昼、极夜现象
B.南极地区的典型动物是企鹅和北极熊
C.该地降水稀少,淡水资源贫乏
D.南极地区气候酷寒,多狂风
D
随堂检测
5、科考队员在南极洲考察时,不可能遇到的危险是( )
A.随时可能会遭到北极熊的袭击
B.烈风夹着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C.积雪覆盖水面,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D.酷烈的寒冷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A
随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2019·山西期中)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课后练案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A
课后练案
2.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C
课后练案
3.位置最南的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东方站
C.和平站
D.昆仑站
(2019·福建)读下图“南极地区主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3-5题。
D
课后练案
4.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
A.袋鼠
B.斑马
C.企鹅
D.鸸鹋
C
课后练案
5.当南极地区暖季时,周围海域的浮冰范围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影响海洋浮冰界范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气温
C.海底地形
D.人类活动
B
课后练案
(2019·北京期中)南极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将于2022年建成于难言岛。读图,完成6-7题。
课后练案
6.南极科考是为了( )
A.探索和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
B.今后向南极大量移民做准备
C.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
D.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
D
课后练案
7.关于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
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难言岛位于南极圈以南
D.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C
课后练案
(2019·北京期中)图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 )
A.两地平均气温均高于冰点
B.两地最低气温相差不到20度
C.最低气温北极高
D.平均气温南极高
C
课后练案
9.极地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纬度位置低
B.气候寒冷
C.没有动物分布
D.没有人类活动
B
课后练案
10.罗斯海新站位于长城站的( )
A.东北方法
B.东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019·江苏)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图10-11题。
C
课后练案
11.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所有的南极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 B.南极科考时间多为每年的5月至10月
C.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和“风库”之称 D.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极少,淡水资源缺乏
C
课后练案
12.下列四地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泰山站
D.昆仑站
(2019·北京八中)读南极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A
课后练案
13.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的原因是(  )
A.周围国家数量较多
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热量较多
C.被海洋覆盖,受海洋影响大
D.有极光现象
C
课后练案
(2019·北京月考)2018年2月8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在罗斯海特拉诺湾的难言岛选址成功,预计最快2022年建成。罗斯海是南极重要的边缘海,海洋资源丰富,罗斯冰架是南极最大的冰架。这里接近南极著名的横贯山脉,有著名活火山、
干谷等重要的科学考察区域。
读图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
位置示意图。完成14-16题。
课后练案
14.罗斯海新站( )
A.无极昼极夜现象
B.是纬度最高的南极科考站
C.选址时正值当地暖季
D.濒临印度洋
C
课后练案
15.南极洲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极端最低气温曾达零下89.2℃。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这说明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酷冷干燥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低温多雨
A
课后练案
16.建立第五个考察站,有助于( )
A.开发那里的固体淡水资源
B.开展海洋、冰川和地质等方面研究
C.捕捞南极地区的磷虾资源
D.向两极地区移民
B
课后练案
(2019·天津市月考)近年来,我国去南极旅游人数逐年增长,已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课后练案
17.从图中推断,全球海陆面积比约为( )
A.九分陆地一分海洋
B.八分陆地二分海洋
C.五分陆地五分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课后练案
18.图中位于南极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B
课后练案
19.在南极旅游可以看到( )
A B C D
B
课后练案
20.下列在南极地区旅游的行为正确的是( )
A.采冰留作纪念
B.制作生物标本
C.爱护极地动物
D.随意丢弃垃圾
C
课后练案
二、综合题
21.(2019·山东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以下,极端最低气温达﹣88℃以下;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大部分地区的平均风速为
17﹣18米/秒,最大风速
可达100米/秒。
课后练案
(1)在图中M处线条上加上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南极洲被三大洋包围,图中①是太平洋,②是_______洋,③是________洋。
(3)④是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科考站,说出这里能否遇到极昼、极夜现象。
(4)根据材料概括出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标出顺时针方向箭头
大西
印度
不能(否)
酷寒、干燥、烈风
课后练案
22.(2019·上海市期末)3月20日,我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后顺利回到上海。
(1)读下页图,完成下列各题:
课后练案
①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A:_______洋     B:_______洲
②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你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虚线箭头表示1989年7月至1990年3月国际考察队横穿南极的路线,它是从我国的______站附近出发,最终到达俄罗斯的和平站。
印度
南美
煤(铁、石油、生物资源等)
长城
课后练案
④这条路线从出发点到终点其方向大致是( )  
A.一直朝南
B.一直朝北
C.先朝南,再朝北
D.先朝东,再朝西
C
课后练案
(2)下图是北极地区图。在下面的“□”中,用“√”表示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的相同点:(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
□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
□大部分是陆地
□大部分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大部分地区降水都非常丰富


课后练案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