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一、知识目标:
1、本节课通过有四个接线柱的接线盒中不同线路的连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通路和断路的相关知识。
2、在简单电路的基础上对电路连接进行复杂化,学习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式和两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式,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初步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的动手能力。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连接电路,并仔细观察不同连接方式产生的结果,学会进行归纳总结。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
2、激起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能学会串联和并联两种不同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学难点:能比较出两种不同电路连接方法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学法
猜测法、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法。
课前准备:
2个接线盒(接线盒1有一组通路,接线盒2有三组通路)、2节电池、2个电池盒、2个小灯泡、2个灯座、导线若干、1份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小组比赛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比赛规则:电路检测器正常且用时最短为胜。(2分钟)(1个PPT)
设计目的:
1、电路检测器是学习本节内容“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的必须器材。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
(一)接线盒里面是怎样连接的(10分钟)(6个PPT、9-14)
教学形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1、在认识接线盒和介绍接线盒的作用后,要学生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分别接触接线盒上的任意两个接线柱。
让学生观察发现:灯泡有时会亮,有时不亮。让学生质疑。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两个实验探究活动:探究接线盒1(A点和D点相通)和接线盒2(A点、C点、D点相通)的线路连接情况。学生边做实验探究,边填写实验记录表表1和表2。
学习程序:探究——猜测——验证——总结归纳
3、完成实验各小组组长将接线盒收上来,组员将电路检测器拆散。
目的: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学习内容上来。
(二)、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24分钟)(11个PPT、16-26)
先学习两个小灯泡的不同连接方式,再学习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式。《导学案》第三课的练习第七页“点亮两个小灯泡”中,就提到了小灯泡的串联与并联,这样调换顺序使章节内容联系更紧密,学生也容易接受。结合《导学案》第14页第一大题来完成这个内容的教学。
教学形式仍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1、学生创新设计串联电路图和并联电路图。
2、小组合作根据电路图进行线路连接。
3、学生观察比较不同的线路连接时小灯泡的亮度。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5、学生讨论探究小灯泡不同亮度的原因。
6、课外拓展,联系生活谈谈不同的电路连接的现实意义,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并联和串联?
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在图纸的指导下进行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并进行科学论证的科学精神。
3、让学生明白科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运用科学于生活的热情。
附板书: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一、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灯泡亮——通路——有导线连接
灯泡不亮——断路——无导线连接
二、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串联电路: 灯泡串联和电池串联
并联电路: 灯泡并联和电池并联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实验记录表
班级 姓名
探究活动一:
表1 接线盒1 接线柱之间的通短状态记录表。
A—B
A—C
A—D
B—C
B—D
C—D
通路
断路
连有导线的接线柱的是:
猜测: 事实:
归纳 :
表2 接线盒2 接线柱之间的通短状态记录表。
A—B
A—C
A—D
B—C
B—D
C—D
通路
断路
连有导线的接线柱的是:
猜测: 事实:
归纳 :
探究活动二:
两个小灯泡的串联图
两个小灯泡的并联图
探究活动三:
两节电池的串联图
两节电池的并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