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7 22: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概括安史之乱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知道黄巢起义的原因和分析唐朝走向灭亡的原因?
理解五代十国的出现和做出评价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23-25,划出关键词
荔枝是著名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长。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责任是不是要落在杨贵妃身上呢?
(一)安史之乱的背景
①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②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③节度使势力膨胀
④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⑤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威胁中央

外重
内轻

重兵
在握

内忧
外患
唐玄宗宠信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提拔杨贵妃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口蜜腹剑李林甫
专权乱国杨国忠
宦官高力士
开元年间 天宝年间
崇尚节俭 日益奢华
励精图治 宠爱贵妃
任用贤相 任用奸相
整顿吏治 朝政腐败



使
 710年,唐睿宗正式设节度使。唐玄宗时,边境设置10个节度使。他们不仅是军事长官,还掌握政治、财政大权。节度使虽接受唐政府诏令,但已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政权之外的割据势力。
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二)安史之乱的过程
安史之乱的含义:安史之乱是755--763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向唐朝中央政府发动的、争夺权力的战争。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长安
太原


魏州
汴州
睢州
洛阳
幽州
云州
九原
营州
灵武
益州
北京
马嵬驿






常山


井陉关
















潼关

太子李亨北上路线
唐玄宗入蜀路线











河东

范阳

平卢
“。”
755年
2、经过:
(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
(2)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3)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4)唐军在北方少数民族(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763年最终被平定。
【知识拓展】
相关史实
叛军占领长安后,长安成为一片火海。唐玄宗一面派兵平叛,一面携杨贵妃、皇子皇孙、朝廷大臣逃往蜀都,当唐玄宗一行来到马嵬坡时,随行将士杀死杨国忠,逼唐玄宗处死杨贵妃。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杨玉环自缢于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
马嵬坡兵变









思考: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课堂思考】
史料:安史之乱造成北方“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圆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忆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垂老别(杜甫)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①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②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影响
安史之乱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地方:藩镇割据
中央:宦官专权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等人。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采取安抚政策,设立更多的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藩镇的割据性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②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无力控制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遭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背景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即将攻破长安的磅礴气势。建立“ 大齐农民政权”,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
朱温(原为起义军将领)降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后逐渐控制朝政,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黄巢起义
结果——被联合镇压
影响——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原因:
①统治者(唐玄宗)不再励精图治而纵情享乐;
②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③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合作探究】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你从表中能看出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有何共同特点吗?


特点
①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③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五代十国
唐朝人口示意图
课堂小结





由盛而衰(安史之乱)
致命打击(黄巢起义)
后梁灭唐(唐朝灭亡)










一、填空题
1、755年,______和______发动叛乱,他们攻占洛阳,逼近______,唐玄宗逃往四川。后来唐朝军队在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_____年,叛乱被平定。
2、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______。
3、907年,_____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_______专权,藩镇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_______。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_______,被迫发动大规模起义。
5、唐灭亡后,北方__________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_______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北汉,史称___________”。

【当堂训练】
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2. 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
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

3.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 )
A.李渊、黄巢 B.李世民、朱温
C.李渊、朱温 D.李世民、黄巢

4.“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唐朝灭亡以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魏晋南北朝
C.三国鼎立 D.五代十国
5.安史之乱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列关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荒废朝政 B.发生严重灾荒
C.社会矛盾尖锐 D.节度使权力膨胀

6.“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杜甫的这首《无家别》描述了哪次战乱后,广大劳动人民无家可归的悲惨状况(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唐末农民起义 D.隋末农民起义


7. 五代十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列对这一时期的描述恰当的是(  )
①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 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趋势 ④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滕州新闻网2016年3月11日文章: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C.形成五代十国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3.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