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音乐鉴赏必修 第五单元 第七节 音乐的传播与交融——茉莉花的芬芳(课件+素材)(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 音乐鉴赏必修 第五单元 第七节 音乐的传播与交融——茉莉花的芬芳(课件+素材)(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27 22:42:15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音乐的传播与交融——茉莉花的芬芳影响民歌风格的原因有哪些?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差异等
民歌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稳定性变异性讲述茉莉花如何传到国外,在国外的传播与交融盛况,这一部分由学生利用电子白板主讲,教师根据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总结。<<茉莉花>>如何传到国外 如何传向世界 1804年。英国人约翰、贝罗在他的《中国游记》里刊载了它的谱例,并以正式刊物发表自此,《茉莉花》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普契尼把一个关于中国公主的故事改编成歌剧《图兰朵》,并把约翰贝罗《中国游记》里的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贯穿全曲。
1926年《图兰朵》在意大利首演取得巨大成功,茉莉花的芳香便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飘得更广更远了。讲述茉莉花如何传到国外以及在国外的传播与交融盛况,这一部分由学生运用电子白板主讲,教师根据导学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吉亚卡摩·普契尼,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十九世纪末至欧战前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共有作品12部,成名作是1893年发表的《曼侬·列斯科》,著名的有《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西方女郎》等。《图兰朵》是他在生命的尽头写的最后一部歌剧。
普契尼 简介图兰朵 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蒙古语意思为“温暖”dulaan)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多个没运气的人丧生。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Calaf)与父亲帖木儿和侍女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看到猜谜失败遭处决的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卡拉夫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大臣的反对来应婚,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鲜血”和“图兰朵”。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帖木儿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借此指责图兰朵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强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蒙古语为“恋人或者太平的意思””。普契尼 图兰朵1997《图兰朵》意大利佛罗伦萨节日歌剧院大型露天实景歌剧
1998《图兰朵》中国紫禁城太庙 2003《图兰朵》韩国世界杯体育场大型露天实景歌剧
2005《图兰朵》法国圣丹尼斯法兰西体育场大型露天实景歌剧
2009北京天安门大型实景表演《图兰朵》国家体育场“鸟巢”大型露天实景歌剧
2012《图兰朵》英国伦敦奥运会主场温布利球场大型露天实景歌剧 1998年张艺谋首次执导歌剧《图兰朵》,以紫禁城当做天然背景的演出惊艳世界,随后张艺谋的太庙版《图兰朵》在世界各地成功上演。
11年后,他和他的奥运会开幕式团队投资1.2亿重金打造的《图兰朵》将搬进鸟巢 1998年又回师祖国,在故事的发生地北京紫禁城真刀真枪地搞起实景
歌剧《图兰多》;当年在太庙的演出,张艺谋版的《图兰朵》就是一个多国部队。除了中国的主创和舞蹈之外,意大利的合唱队和乐队,歌手来自各个国家,灯光是德国的,音响是法国的。 中国著名学者于丹说,展望未来,中国的文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品牌驱动,而《图兰朵》应运而生.意义 为什么选在1998年在紫禁城太庙
上演《图兰朵》这件文化盛事? 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纪念普契尼诞辰140周年,而这个故事又发生在中国皇宫内,太庙是古代皇家祭祀祖先及举行重大盛事的地方。而另一个原因则延伸出国内外大环境,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也将回归,就像《图兰朵》一样,我们中国的公主终于回到了自己母亲的怀抱。同时1998年我国申办奥运会,我们更需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倾听中国的声音。在文化交流方面,这就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图兰多》的故事,普契尼和张艺谋的版本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 不同社会形态下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形式,也就是我们这一单元的大标题《音乐与社会》所要阐述的,音乐的社会功能。既音乐不仅作用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反映着不同社会文化,同时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又影响着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茉莉花国内外的交融盛况,教师学生电子白板交互式运用, 出现各种不同表演形式的《茉莉花》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人们对茉莉花的喜爱,不论是西体中用的茉莉花,还是中体西用的茉莉花,都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盛事。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春晚2004年雅典奥运会 1997年香港回归时奏的第一首歌;
1999年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现场时;
2003年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演唱会时;
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时;
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
2011年上海世博会。
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幕式时。
《茉莉花》为什么在一些重大场合演奏《茉莉花》? 茉莉花,一首中国的民歌小调,以其独具特色的韵味,成为我们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简单的线条却赋予了独一无二的东方之美。在世界独树一帜。由此可以看出,越是具有民族文化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文化交流的价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拓展为什么中国的小脚女人没有传到国外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