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2019·荆州]1949年9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庄严宣告:“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
A. 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
C. 开始向工业化迈进
D.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2. [2019·无锡]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 [2019·桂林]“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盛大的阅兵式随后举行。”这个场景是 ( )
A. 西藏和平解放的庆典
B. 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4. [2019·贵港]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 )
A. 60周年 B. 70周年 C. 80周年 D. 90周年
5.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 )
A. 侵略与反抗 B.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 近代化的探索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6. [2019·百色]理清发展线索,提炼关键词,是学习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与下图“中国近现代史发展历程年代标尺”方框③对应的关键词是 ( )
A. 井冈烽火 B. 当家作主
C. 开天辟地 D. 社会主义
7.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二、非选择题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 1)材料一中会议通过的什么文件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 2)材料二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具体含义。
( 3)结合1921年—1949年的历史,概述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的原因。( 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B项。
2. B [解析]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B项。
3. B
4. B
5.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故选D项。
6. 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故选B项。
7. C
8. (1)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
(2)事件: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含义: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废除了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完整,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3)原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答出两点即可)
第2课 抗美援朝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2019·东营]1950年9月,周恩来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文中的“邻人”是指 ( )
A. 泰国 B. 越南
C. 朝鲜 D. 缅甸
2.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
A. 促进朝鲜统一
B. 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为了保家卫国
D. 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3. [2019·绥化]1950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是 ( )
A. 朱德
B. 陈毅
C. 彭德怀
D. 刘伯承
4. [2019·安顺]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18年4月2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下列哪些人物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 ( )
①黄继光 ②董存瑞 ③邱少云 ④张自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2019·河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次战争 ( )
A. 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 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 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 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6.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
A. 中国工农红军 B. 八路军
C.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中国人民志愿军
7. [2019·呼和浩特]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对峙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③④
8. 下图中的纪念馆坐落在朝鲜平壤,馆内展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有关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了志愿军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图片下方文字中“祖国解放战争”在中国被称为 ( )
A. 人民解放战争 B. 抗美援朝战争
C. 朝鲜解放战争 D. 朝鲜统一战争
9. “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 )
A. 抗日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美援朝战争 D. 越南战争
二、非选择题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战火迅速向鸭绿江边蔓延,对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美国错误地认为,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力军力薄弱,根本不敢出兵迎战。可是,在美国政治和军事将领的眼里军力薄弱的中国军队,竟把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败了,使中国军队一下子成为令西方刮目相看的世界强军。抗美援朝这一仗,不仅为中国打出了尊严,而且也赢得了持续至今的和平。
( 1)材料里中国军队“把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败了”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当时中国军队出兵的目的是什么?
( 2)说出这一历史事件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这一历史事件中涌现出哪些战斗英雄人物?( 写出一个即可)
( 3)说出这一历史事件中中国军队司令员是谁?
( 4)结合材料说说这一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胜利有何影响?( 不得照抄材料)
【参考答案】
1. 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故此处的“邻人”是指朝鲜。故选C项。
2. C [解析]据材料信息“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是为了保家卫国。故选C项。
3. C
4. C
5. B [解析]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B项。
6. D
7.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在朝鲜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划分了势力范围,实际上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仍在韩国保留驻军。排除②④,故选C项。
8. B
9. C
10. (1)事件:抗美援朝战争(或抗美援朝)。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开始:1950年10月;结束:1953年7月。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等(答出一个即可)。
(3)司令员:彭德怀。
(4)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3课 土地改革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2019·大庆]1950年—1952年实行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彻底废除了中国2 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材料表述的是 (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存在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做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
A. 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 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 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 各地土改没有出现任何偏差
4.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二、非选择题
5. [2019·菏泽改编]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六年聚焦“三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村广泛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农民的迫切要求。这一政策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2)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A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说明这一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
( 3)材料二中A阶段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 D
2. A
3. C [解析]据题干信息“只要他们能做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可知,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故选C项。
4.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故选C项。
5. (1)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
作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2)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目的: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巩固新生政权。
(3)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