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回延安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 回延安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8 22:04:2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一单元 2 回延安 导学(含答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2.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并学习运用。
3.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
信天游,也叫__________,流行于__________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信天游形式_________,常用来__________ ,亦可叙事。
贺敬之,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________。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积累
盏( ) 登时( )
糜子( ) 油馍( )
脑畔( ) 眼眶( )
朗读指导:
①要注意两句一韵的特点,读出韵味,每小节停顿适当。②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速度较快,以突出心中的激动;第二部分,适当减慢,突出怀念和感激之情;第三部分,注意节奏的轻快,突出亲切和热烈;第四部分,注意用明朗的色彩,突出喜悦、赞美之情;第五部分,注意朗读时加强力量,以歌颂的语调将激情集中、强烈地表达出来,音量要适中。③既要注意每一部分的特色,又要注意整体上的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比较,在朗读时体现出诗歌内容的层次和感情的层次。

赏析文章

4、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5、概括诗歌每个部分的大意。

6、第二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况?


文章最后一句:“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诗歌第四节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具体谈一谈。


本诗多处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的手法,请从文中分别找出来,体会一个表达效果。


请梳理一下诗歌的抒情层次


分析全诗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请概括本文的主旨。



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参考答案:


“顺天游” 陕北的 自由 抒情 诗人 剧作家 《白毛女》 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2、略 3、略
4、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5、第一部分: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部分: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拟人
写出了夙愿已偿的心情,以及欢迎场面的热烈
夸张的手法,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8、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新姿跃然纸上。此外还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达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9、例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分别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的手法

10、先写回到延安时的兴奋和激动;
再回忆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情景;
接着抒写与延安亲人欢聚的感人场面;
再写延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最后赞颂延安在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功绩,并展望它的美好前程。
11、(1)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所谓“兴”,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2)并列关系: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
(3)顺承关系: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一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一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12、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写出阔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