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 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讨论结果是 ( )
A.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提出“三民主义”是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
C.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 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2019·襄阳]下列表述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符合的是 ( )
A. 开天辟地 B. 生死攸关
C. 走向成熟 D. 伟大转折
3. [2019·乐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4. [2019·邵阳]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5.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 )
A. “一国两制” B. 实事求是
C. 改革开放 D. 求同存异
7.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包括 ( )
①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②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③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8.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 )
A. 计划经济的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为哪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此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要求答两点)
( 2)材料二中“这条道路”具体指什么?
( 3)从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 D
2. 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故选D项。
3. A 4. B
5. 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故选B项。
6.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历史性决策是实行改革开放。故选C项。
7. D
8. 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实践上探索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故选D项。
9.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作出了把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等等。
第8 课 经济体制改革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下表中的数据来自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的一份档案。分析这组数据,你认为小岗村农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收入
1976年 35 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 300斤 800斤 200元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 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2. [2019·潍坊]观察下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
A.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农村改革的成功 D. 经济特区的建立
3. “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 )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C.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工作者
D. 培育杂交水稻的袁隆平团队
4. [2019·南京]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 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 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 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5. 按照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国有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到1987年,全国80%的国有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了以厂长( 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主要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 )
A. 按劳分配 B. 股份制改革
C. 政企分开 D. 多种所有制并存
6.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招商引资
C. 政企分开 D. 调动职工积极性
7.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 )
A.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C. 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8. [2019·江西]“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B. 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
C. 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
D. 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二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口总额达15亿美元。……近年来,宝钢集团的经济效益呈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
(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事件后来促成了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措施?说说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已经建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什么?宝钢集团良好的经济效益得益于中共哪一次代表大会的决策?
【参考答案】
1. B
2. C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的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城镇居民,主要是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取得成功。故选C项。
3. B
4. C [解析]材料通过对过去生产体制的否定表达出对现在农村改革的肯定。
故选C项。
5. C
6. 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选A项。
7. D
8. 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选D项。
9. (1)措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2)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大会:中共十四大。
第9 课 对外开放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2019·淄博]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
A.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2. [2019·贺州]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主要强调了 ( )
A. 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C. 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D. 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
3. 英国媒体说,全世界现有大约4 300个经济特区,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后来被称为“深圳奇迹”。“深圳奇迹”始于 ( )
A. 1978年 B. 1980年
C. 1984年 D. 1990年
4. [2019·长春]设立于1990年,“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开发区是 ( )
A. 广东深圳
B. 上海浦东
C. 福建厦门
D. 辽宁大连
5.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扩大。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
①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
②北海被列为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③海南是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
④中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又积极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 开放沿海城市
D.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7. [2019·重庆B卷]下图是2000年—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图。2001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 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B. 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 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D.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 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表一: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GDP对比( 单位:亿元)
城市 年份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37 311 57 2. 7
2017 28 000. 4 30 133. 86 21 503. 15 22 438. 39
表二: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人均GDP对比( 单位:元)
城市 年份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1980年 1 544 2 375 1 160 835
2017 129 000 124 600 153 118 183 645
材料三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 2)分析材料二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 GDP)和人均GDP在四市中的排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参考答案】
1.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快餐店在中国开业,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故选A项。
2. B [解析]题干材料信息表明国家发展需要改革开放,强调了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故选B项。
3. B
4. B
5. C
6. 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标志着对外开放的开始,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故选A项。
7. 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进出口贸易额发展。故选D项。
8. (1)原因:顺应世界潮流;吸取中国历史上闭关自守的教训;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变化: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GDP在4个城市中均居末位,但到2017年,G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答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亦可)。启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要与时俱进等。(言之有理即可)
(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
第10课 对外开放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
1. [2019·乐山]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 ( )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2.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3. 1992年陪同邓小平视察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方谈话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它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 陈伟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研究》)“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
A. 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 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 广东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4.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 ( )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5. [2019·呼和浩特]在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次会议是 (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六大
D. 中共十八大
6. [2019·河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 ( )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非选择题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 1)科学理论是指导中华民族实践探索的伟大旗帜。写出材料一年代尺上①②处会议确立的科学理论名称,并举出科学理论指导下对内改革的两例具体举措。
(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由此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列举两个即可)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选B项。
2. B
3.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C项。
4. A
5.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党的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故选C项。
6. C
7. (1)理论: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举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邓小平领导全国共产党作出了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3)运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举两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