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课件(8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_2020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课件(8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28 20:25:26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实验操作


现象 有无色气泡产生,CaCO3逐渐溶解 有无色气泡产生,CaCO3逐渐溶解 无明显现象,CaCO3不溶解
结论 乙酸中________基团 柠檬酸中____
_____基团 乙醇中_____
_______基团
名称 球棍模型 分子式 结构式及结构简式
正丁烷

______
异丁烷



______
名称 球棍模型 分子式 结构式及结构简式
正戊烷


______
异戊烷




______
名称 球棍模型 分子式 结构式及结构简式
新戊烷





______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决定「有机化合物的
实际应用
决定
碳骨架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官能团
决定
同系物
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体
新知探究(-)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
加入
乙醇
反应
后静置
少量碳酸钙
加入
柠檬汁
反应
后静置
少量碳酸钙
0加入
白醋
反应
后静置
少量碳酸钙
2.已知乙酸、柠檬酸、乙醇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OOH
CH2 COOh
HOC COOH CH3CⅠ2OH,则乙酸、柠檬酸中
CH2COoh
能使其表现酸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应为
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的结构官能团的名称
CH2=CH2(乙烯)
碳碳双键
CH=CH(乙炔)
C-C
碳碳三键
CH3CH2OH(乙醇)
O-H
羟基
CH3COOH(乙酸)
羧基
CoH
CH3 COoCH ch3
酯基
(乙酸乙酯)
Co-R
新探究(二)同分异现宏和同分异体
HH H
HCCC—H
H
HC—H
H
CH3-CH-CH3
CH3
HHHH H
HCC-C—C—C—H
HHHH H
CH3 CH2 CH2ch2 ch3
HHH H
HHHC—HH
CH3 CHCH2 CH3
CH3
H
H
人人人
CH3
H3CC-CH3
CH3
两注意:写出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找出中心对称线
三原则对称性原则、有序性原则、互补性原则
四顺序注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
边,排布对邻间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
C—CC—C-C
C—C-C—C—C
②连在同一碳原子上的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
CH
如新戊烷CH3-CCH3,其四个甲基等效,各甲基上
CH3
的氢原子完全等效,则新戊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③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如
H3C CH3
CH3CCCH3,分子中的18个氢原子是等效的
H3C CH3
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共35张PPT)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酒精最终消失,涂酒精的部分感到越来越凉 酒精易挥发,挥发过程_____
汽油与水互不相溶,液体分层,汽油在上层;酒精与水互溶 有的有机物___溶于水,有的有机物____溶于水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液体分层,植物油层在上层,颜色为紫色 碘__溶于有机溶剂
火焰呈黄色,燃烧时有石蜡状油滴滴落,并有蜡烛燃烧时的气味 有机物受热__分解
名称 甲烷 乙烷 乙烯 乙炔
分子式 CH4 C2H6 C2H4 C2H2
球棍
模型



名称 环丙烷 一氯甲烷 乙醇
分子式 C3H6 CH3Cl CH3CH2OH
球棍
模型


分类 烷烃(饱和链烃) 不饱和链烃 环烃
特点 碳原子之间以单键结合成碳链,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 碳原子之间以双键或三键结合成碳链,碳原子还有能与氢原子结合的价键 碳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形成碳环
实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名称 丙烷 丁烷 戊烷
结构
简式 CH3CH2CH3 CH3CH2CH2CH3 CH3CH2CH2CH2CH3
分子式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烷烃
通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键原子的多样性 碳原子除与碳、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外,也可以与卤素、氧、氮等其他元素的原子形成共价键
成键个数的多样性 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成键方式的多样性


碳原子连接方式的多样性 碳原子之间可以构成碳链或碳环
种类 实例 含义
分子式 C2H6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可反映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最简式
(实验式) CH3 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原子最简整数比的式子
电子式

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成键情况的式子
种类 实例 含义
结构式 ①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排列顺序和成键方式的式子
②能表示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但不能表示分子的真实空间结构
结构简式 CH3CH3 结构式中省略部分短线“—”,着重突出结构特点
球棍模型 小球表示原子,短棍表示共价键,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分子内各原子之间的成键类型
空间填充
模型 用不同体积的小球表示不同原子的大小,可以表示分子的空间结构
反应
条件 光照(光照时,甲烷与氯气发生平静的取代反应;若在室温黑暗处,两者则不发生反应而长期存放;若在强光直射下,两者则会发生爆炸)
反应物 甲烷能与氯气、溴蒸气、碘蒸气等纯净的卤素单质反应(但不能与氯水、溴水、碘水反应)
反应
机理 甲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气分子里的一个氯原子所替代,生成了CH3Cl,而CH3Cl分子中仍存在C—H键,故CH3Cl还可继续与Cl2反应,依次生成CH2Cl2、CHCl3、C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
产物 无论如何控制反应物的用量,反应产物都是CH3Cl、CH2Cl2、CHCl3和CCl4四种有机物与HCl形成的混合物,其中HCl最多,CH3Cl为气体,CH2Cl2、CHCl3、CCl4均为油状液体
物质的
量的
关系 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生成的HCl的物质的量=有机产物中氯原子的物质的量
(共45张PPT)
干馏产物 主要成分 主要用途
出炉煤气 焦炉气 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 气体燃料、化工原料
粗氨水 氨气、铵盐 氮肥
粗苯 _________________ 炸药、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
煤焦油 __________________
酚类、萘 医药、染料、农药、合成材料
沥青 电极、筑路材料
焦炭 碳 冶金、燃料、合成氨
名称 干馏 蒸馏 分馏
原理 隔绝空气、高温下使物质分解 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与蒸馏原理相同
产物 产物为
混合物 产物为单一组分的纯净物 产物为沸点相近的各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变化
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毒性 熔沸点
____ ____________ ____ 比水___ _____ ___ 沸点为80.5 ℃,熔点为5.5 ℃,当温度低于5.5 ℃时,会凝结成________
实验内容 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液体分层,上层颜色为____,下层颜色为_____ 酸性KMnO4溶液____ 液体分层,上层颜色为_____,下层颜色为_____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
实验结论 苯与水互不相溶,苯的密度比水____,苯不易被酸性KMnO4溶液______ 乙烯易被酸性KMnO4溶液____ 苯与水互不相溶,苯的密度比水____,溴在苯中的溶解度______ 乙烯____与溴反应
甲烷 乙烯 苯
分子式 CH4 C2H4 C6H6
状态 气体 气体 液体
碳碳
键型 碳碳单键 碳碳双键 介于碳碳单键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空间
结构 正四
面体 平面结构,碳碳双键两端的6个原子共面 平面正六边形,苯环上的12个原子共面,最多4个原子共线
取代反应 能(卤代) 不能 能(卤素、硝酸)
加成反应 不能 能(H2、X2、HX、H2O) 能(H2)
甲烷 乙烯 苯
燃烧现象 燃烧火焰明亮并呈淡蓝色 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燃烧产生明亮而带有浓烟的火焰
使溴水褪色 不能 能 不能反应,但能使溴水因萃取而褪色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不能 能 不能
化学性质特点 易取代,不能加成,难氧化 易加成,易氧化,难取代 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共35张PPT)
天然高分子:棉、麻、蚕丝、羊毛、天然橡胶等
分类
有机
合成高分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高分基本性质热塑性、热性等
子化
合物
反应
加聚反应
闭知探究-)从乙烯到聚乙烯
认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天然有机高分子
线型高分子
按来/有机高分\按结
源分子化合物/构分
合成有机高分子
体型高分子
按性质分
热塑性高分子
热固性高分子
新知探究(二)有机高分子材料
2)分类
成分:聚异戊二烯
天然橡胶{结构简式:
橡胶
成分:
合成/早合
结构简式
成橡胶
橡胶
其他:丁苯橡胶、氯丁橡胶、有机硅橡胶等
合成橡胶一般具有
等特性
高弹性、绝缘性以及耐油、耐酸碱、耐
高温或低温
(2)腈纶
聚丙烯腈纤维的商品名称为,俗称为
。它是
用石油裂解气中的丙烯制得
再聚合而得,反应的化
引发剂
学方程式为CⅠ2=CICN
七CⅠ2CⅠh
名称
单体
反应方程式
一定条件
聚乙烯CHz=CHz
CH2CH?
七CH2-CH21
CH2=CHC1一定条件
聚氯
CH2=Chcl
乙烯
ECH2-CH-h
CHz=CHCH条件
聚丙烯CH2=CHCH3
ECH h
CH
①把高分子结构单元中两端的短线去掉。
如 CHCHCH CH2,其结构单元为
CH3CH3 CH3
chcH CH-Ch2—,去掉两端的短线后
CH3 CH3 CH3
为 CHCH-CH- -CH2。
CH3 CH3 CH3
③根据碳原子四价的规则,把不合理的地方断开,即得
到对应的反应物(即单体)。上述结构中不合理的为②
处,断开后可得单体:CⅠCH、CHCH2
CH3 CH3 CH3
(2)弯箭头法
从链节一端的半键开始,用弯箭头顺次间隔向另一端转
移,箭头处增加一键,箭尾处去掉一键,即得高分子化合
物的单体。具体方法如下:
①凡链节中主链碳原子为2个时,单体必为一种
ICHCHT

单体为CH3CH=CHCI
CHa ch
②凡链节中主链碳原子为4个,且无碳碳双键结构时
单体必为两种
如CH2CH2CFCH2
单体为CH2=CH2和
CH3CHCH2。
③凡链节中主链碳原子为4个,且含碳碳双键结构时,
单体必为一种
tCh2-CH-C-CH
单体为CH2 CH CCH2
④凡链节中主链碳原子为6个,且含碳碳双键结构时,
单体必为两种
CH 2CHCH2CH-CH--CH2n

的单体为
CH
CH2-CH和CH2= CH--CH-CH2。
CH
(共39张PPT)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____ _________
分馏 裂化 裂解
原理 通过加热和冷凝可以把石油分离成沸点范围不同的产物 在加热、使用催化剂条件下,把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以石油分馏产物为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其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分解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
主要原料 原油 重油 石油分馏产物
分馏 裂化 裂解
目的 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 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 得到气态短链烃
主要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主要产品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 汽油等轻
质燃油 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烃
获得方法 主要化学成分 鉴别方法
直馏汽油 原油直接分馏,物理变化 一般是C5~C11的烷烃及少量的芳香烃等,性质稳定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裂化汽油
裂化汽油 重油裂化,化学变化 含有C5~C11的烷烃和烯烃,性质活泼
实验
装置



实验步骤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实验现象 __________ __________
实验
结论 石蜡油分解产生了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__的气态产物,由此可知产物中含有与烷烃性质(烷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同的烃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____色 ______气味 ______ 比空气____ ____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____ 乙烯___与溴反应



溴的四氯
化碳溶液
_______ 甲烷____与溴反应 -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反应物结
构特征 含有易被取代的原子或原子团

生成物 两种(一般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和一种无机物) 一种(有机化合物)
碳碳键变
化情况 无变化

结构变化
形式举例




(共32张PPT)
颜色 状态 气味 熔、沸点 挥发性
_____ _____ 强烈刺激
性气味 熔点:16.6 ℃;
沸点:117.9 ℃ 易挥发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球棍
模型 空间填
充模型
_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在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醇、浓硫酸、冰醋酸的混合物,再加入2~3块碎瓷片,连接实验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将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
实验
现象
实验
结论 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乙酸乙酯
化学
方程式
乙醇 水 碳酸 乙酸
酸碱性 — 中性 弱酸性 弱酸性
电离程度 — 微弱电离 部分电离 部分电离
与钠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OH溶液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反应
与NaHCO3溶液 不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
羟基氢原子的活动性 CH3COOH>H2CO3>H2O>CH3CH2OH
与Na反应速率 缓和―→剧烈
Na~H2 NaOH Na2CO3~CO2 NaHCO3~CO2
1 mol —OH 1 mol~
0.5 mol 不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1 mol —COOH 1 mol~
0.5 mol 1 mol 0.5 mol~0.5 mol 1 mol~1 mol
(共57张PPT)
类别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特点 不能再水解成更小的糖分子 1 mol低聚糖能水解成______ mol单糖,其中1 mol双糖能水解成 ___ mol单糖 1 mol多糖能水解成__ mol(n>10)单糖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入碘水后溶液无明显现象 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加入碘水后溶液变蓝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热后溶液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


加热后无明显现象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反应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溶液呈蓝色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未水解
② 溶液呈蓝色 出现砖红色沉淀 部分水解
③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砖红色沉淀 完全水解
类型 油(植物油脂) 脂肪(动物油脂)
状态 _______ ______
物理性质 溶解性:_____于水,____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____
酯化反应 水解反应
催化剂的
其他作用 吸水,提高乙酸和乙醇的转化率 氢氧化钠中和酯水解产生的乙酸,提高酯的水解率
最佳加
热方式 酒精灯外焰加热 热水浴加热
反应
类型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物质 油脂 矿物油
脂肪 油
组成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
及其分馏产品)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能水解并部分兼有烯烃的性质
鉴别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
实验内容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饱和(NH4)2SO4
溶液中加入鸡蛋清溶液后,___________,加入蒸馏水时,_________ 饱和(NH4)2SO4
溶液能降低鸡蛋清在水中的______,但不改变鸡蛋清的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加热后,试管中出现_____,再加水,沉淀____溶解 加热、CuSO4溶液、乙醇溶液都能使蛋白质的性质_________
加入CuSO4溶液后,试管中出现_____,再加水,沉淀_____溶解
加入乙醇溶液,试管中出现_____,再加水,沉淀____溶解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鸡蛋清溶液变____色 浓硝酸与某些蛋白质发生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


产生_________的气味 蛋白质灼烧时产生________的特殊气味
盐析 变性
概念 蛋白质在某些浓的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中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蛋白质在加热、紫外线照射或加入有机化合物、酸、碱、重金属盐等条件下性质发生改变而凝结起来
特征 可逆 不可逆
实质 溶解度降低,物理变化 结构性质改变,化学变化
条件 碱金属、镁、铝等轻金属盐和铵盐的浓溶液 加热、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紫外线、重金属盐(铜盐、汞盐、铅盐等)、苯酚、甲醛、乙醇等
用途 提纯蛋白质 杀菌消毒
(共27张PPT)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熔、沸点 水溶性 挥发性
____ _____ 特殊
香味 比水的___ 低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球棍
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羟基(—OH) 氢氧根(OH-)
电子式

质子数 9 9
电子数 9 10
电性 呈电中性 呈负电性
存在
方式 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 能独立存在,如溶液中和晶体中的OH-
稳定性 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羟基被破坏 较稳定,与Fe3+等微粒发生反应时整体参与,OH-并未遭破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乙醇能被酸性KMnO4溶液_____而使其____
性质 断键部位
与钠反应 ①
催化氧化 ①③
燃烧 ①②③④⑤
与水反应 与乙醇反应
化学方程式 2Na+2H2O===
2NaOH+H2↑ 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
反应实质 水中氢原子
被置换 羟基上氢被置换
反应的剧烈程度 反应剧烈 反应较缓和
羟基氢的活泼性 比乙醇活泼 比水中氢活泼性弱
定量计算关系 2H2O~2Na~H2 2CH3CH2OH~2Na~H2
密度大小关系 ρ(Na)<ρ(H2O) ρ(Na)>ρ(CH3CH2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