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8 20:3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8张PPT)
?作者简介
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作家。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伦什县,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人。因家贫只读过三年小学,就被迫自立谋生,当过食堂小堂倌、司炉助手和电工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才加入志愿军。1920年,因负伤复员。不久又在一次与洪水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1924年入党。担任过共青团的区委书记和地委书记。
1927年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3年,他在病榻上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在致友人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1935年,荣获列宁勋章。1936年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创作背景
1927年初,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完全瘫痪,卧病在床,并且双目失明。正是在人生的这一艰难时刻,奥斯特洛夫斯基通过文学作品,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面貌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创作了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
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当时作者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完成的。故事就取材于他的亲身经历。
小说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各章节内容概括
第一章
十二岁那年,保尔·柯察金离开了学校。因为补考的时候,他把烟灰撒在了瓦西里神甫家做的复活节蛋糕的面团上了。不得已,保尔跟着母亲来到车站的食堂干活,在这里,他被老板打发到洗涮车间,负责烧茶炉、擦刀叉和倒脏水等一些粗活脏活。在食堂干活的日子里,保尔受尽老板娘的压迫,也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艰辛痛苦、贫穷,并且十分憎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不久,哥哥阿尔焦姆为他在发电厂找了一份工作,保尔离开了食堂。
第二章
沙皇被推翻的消息传来。但镇上的人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只是这里出现了越来越多被称为“布尔什维克”的士兵。镇上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富人逃跑了。红军战士出现了,镇上的市民得到了红军发的枪支。很快,红军撤退,德国人进来了,他们要求市民缴纳枪支。有钱的富人又回来了。保尔结识了装配工朱赫来,两人成为了好朋友,朱赫来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保尔把偷的枪藏在院子里,德军搜查时没有发现。
第三章
保尔在湖边钓鱼时,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她没有像别的富家子女一样嘲弄和侮辱保尔,两人很快认识了。车站的工人们罢了工,阿尔焦姆等三位工人在被迫开车时,为了自己和其他起义军的安全杀了一个德国人,之后跳车逃到乡下。但他们的家人打听不到他们的消息了。冬妮娅在湖边读书,看见了游泳的保尔。他们在一起聊天,成了朋友。保尔为了养活自己和妈妈,再买一套新衣服,又找了一份锯木的工作。打扮一新的保尔让冬妮娅很惊喜。
第四章
冬妮娅给塔尼亚写信,倾诉自己的心事。城里唯一的剧院举行了盛大的晚会,彼得留拉派士绅界的很多人都出席了。保尔被押去发电。帕夫柳克趁舞会热闹时闯进来,又因乐曲的问题和戈卢勃打架。场内十分混乱。城里有“烧杀掳掠犹太人”的传闻不胫而走,引起很多人的恐慌,谢廖沙等人商量着藏身的地方和方法。戈卢勃和帕夫柳克双方发生冲突后第三天,虐杀犹太人的暴行开始了。可怕的三天两夜里,有很多人被杀戮和摧残。但只有几个人抵抗。
第五章
一天晚上,朱赫来为了躲避搜捕,藏到了保尔家。在保尔家里,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保尔懂得了生命的真理,也知道了朱赫来是共产党。这八天里,朱赫来总是傍晚时出去,深夜再回来。一天晚上,朱赫来出去后就没有回来。保尔在街上打听朱赫来的下落,还回忆了与冬妮娅吵架的经过。当他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时,果断地把押送兵扑倒,救了朱赫来。当晚,朱赫来离开了小镇,但保尔被维克托告发,之后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第六章
冬妮娅得知保尔被抓走,很着急,四处找他。彼得留拉匪帮的头目要来镇上检阅部队,镇上忙着做准备。捷涅克上校不愿让头目看到监狱里关押太多的犯人,便将保尔等人放了出来。保尔离开了监狱,但他没有地方可去,就毫无目的地跑着,不知不觉来到冬妮娅家的花园
里。狗叫声惊动了冬妮娅,当她认出是保尔时,她很激
动,把保尔留在了家里。保尔在冬妮娅家得到了休息,但又不愿意连累冬妮娅,就执意要离开冬妮娅的家。他们约定不忘记对方。
第七章
苏维埃政权建立了,乌克兰共青团地方委员会建立起来了,红军攻占了谢别托夫卡小镇。谢廖沙不顾母亲阻拦,加入红军,成为了一个布尔什维克。他是共青团员、团区委书记。他还组织自己的伙伴和姐姐参加共青团。但在会议上,却只有一个人参加组织,谢廖沙有些泄气,其他人鼓励了他。保尔的腿被打伤了,他住院时来了信,谢廖沙和丽达去湖边时遇见了冬妮娅,并把信给她看。谢廖沙和丽达在一起聊天还练习了枪法。丽达走后,谢廖沙很伤心。
第八章
保尔加入了布琼尼的骑兵部队。他和几千名战士一起英勇战斗着。在日托米尔,骑兵们从监狱中解救了七千多名革命者。萨穆伊尔讲述了舍佩托夫卡发生的悲惨事件:很多红军战士被叛徒出卖,最后几乎全死了。布琼尼的骑兵不停向前进攻,向波军发起猛烈的冲锋,给敌人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摧毁了波军的整个后方。一天,旅长派保尔到车站的铁甲列车上去送公文时,他还遇上了阿尔焦姆。后来听说师长被杀,保尔又投入战斗,但自己也受伤了。
第九章
保尔恢复了知觉,但他的右眼失明了,所以不能再上前线。保尔出院后和冬妮娅住到了布郎斯其的家里。他邀请冬妮娅参加城里共青团的会议,在会上,保尔因为冬妮娅的打扮和轻蔑挑衅的眼光和她争吵起来,两个人最终分手了。后来保尔参加了肃反工作。这个工作紧张而繁重,影响了保尔的健康,于是他到铁路工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保尔因为一次演说与另四名同志一起被开除出省委会。后来又回到党的队伍,并在大会上发言,还与伊万重归于好。
第十章
省委派丽达做代表去出席一个县的团代表大会,并让保尔协助她工作。车站很挤,于是由保尔先挤进车厢,然后打开车窗,把丽达从窗口拉进去。城市里正在酝酿一场暴乱。这天夜里,朱赫来领导三百名同志平息了暴乱。索洛缅卡大队损失了五个人,肃反委员会牺牲了一个老布尔什维克。同一天夜里,在舍佩托夫卡逮捕了瓦西里神甫、他的两个女儿以及他们的全部同伙,一场风暴平息了。
但铁路运输马上就要瘫痪了。现在,一切都取决于粮食和木柴。
第十一章
为了供应城市木材,要在三个月内修一条铁路。于是保尔和共青团员被调去修铁路。
筑路队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武装土匪的骚扰和疾病、饥饿也都威胁着保尔和同志们。保尔忘我地工作,连靴子都烂了。寒冬,人们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奋力劳
动。工人发誓一定要按时建成这条铁路。一次在车站,保尔还遇见了冬妮娅。
铁路终于如期修通了,朱赫来为他们的革命热情深深感动,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他还送给保尔一把枪。但不久后,保尔病倒了。
第十二章
保尔在家养好伤,去看望阿尔焦姆,又去监狱前的广场悼念牺牲的红军。然后保尔去另一个城市找自己的战友。但很多人都走了,最后他只找到潘克拉托夫。他和家人们看到保尔都很惊奇。他还给保尔讲四个月来发生的各种事情。
第二天,保尔到团省委恢复了团籍,并在大会上发言。之后保尔又回到电厂上班。他还和茨韦塔耶夫因为菲金弄坏电钻的事争吵起来。但最后两人的意见达成了一致。上班时,保尔遇见了以前的邻居。晚上,保尔还打死了一个强盗。
第十三章
保尔随营长视察边境,又一起去别列兹多夫,他宣布自己以后不抽烟,不骂人。后来他病倒了,离开工厂,回到了家,病好后担任地方武装的政治工作,并平息了一场争斗。
共青团的支部一个接一个地在边境各村建立起来。保尔、丽达和团区委的干部鼓励很多年轻人入了团。后来保尔被选为边境各村庆祝十月革命节委员会主任。他还在腿受伤的情况下参加演习。
保尔从丽达交给他的公函上知道自己成为了共产党正式党员,并可担任重要的共青团工作。
第十四章
保尔在工作中坚决和各种歪风邪气作斗争,对战友杜巴瓦成为反对派,他十分痛心,在会上坚决地给予批
评,但台下的人一直起哄,把保尔拖下台。但也有一些人醒悟了。潘克拉托夫也发表了演讲,鼓励了其他党员,坚定了大家的决心,不过杜巴瓦还是走了。
列宁去世了,他的逝世促使几十万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很多同钢铁和机油打交道的产业工人在大会上讲话,要加入共产党。阿尔焦姆也是其中一个,他讲了自己的经历,全票通过入了党。
第十五章
在全俄代表大会上,丽达遇见了保尔,两人看见对方都十分高兴。保尔给安娜讲了自己见劝杜巴瓦回团时发生的事,还解释了几年前中断和丽达的友谊是因为自己按《牛虻》中主人公的方式处理事情。
因为听见了女团员的诉说和法伊洛所说的自己的行为,保尔很生气,打了法伊洛。两人在法庭上争斗,后来法伊洛被开除党籍,而保尔被判无罪。
保尔的身体情况越来越差了,他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伤,被批准到海边疗养。他来到海滨,开始了疗养。
第十六章
在海滨疗养时,保尔在一次交谈中认识了朵拉。保尔去看歌舞演出,又在这里遇见了扎尔基。他们一起在保尔的房间里开了一个集会。
第二天他们到另一个城市去,但路上却出了车祸。于是保尔又住进了医院。出院后,按母亲的来信,保尔去了阿莉比娜·丘察姆家。在那里,他认识了达雅和廖莉娅。也很同情他们的家庭。他走时答应两姐妹帮她们逃出牢笼。
保尔来到中央委员会,但已不能恢复工作。虽然阿基姆答应给他找工作,但保尔还是去了南方。
第十七章
保尔第二次到丘察姆家。保尔知道自己的病更重
了,想自杀,但又忍住了。保尔回到住处,和达雅谈了话,想让达雅离开家,并和他结婚。达雅考虑后,答应了。
保尔给哥哥阿尔焦姆写信诉说了自己的情况。生活还是和从前一样。达雅做工,保尔学习。不久后,保尔双腿瘫痪了。现在只有右手还能活动。他要和达雅离婚。但达雅不同意。母亲知道保尔又遭到了新的不幸,过来照顾他。
达雅当选为市苏维埃委员了。但保尔的病情在继续发展。他失明了。
第十八章
保尔又住进了医院,做过一次手术后,他决定通过文学重新参加战斗。达雅成了正式党员。保尔申请在莫斯科定居,在妻子和母亲的支持下,保尔开始写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朋友们看了稿都说他写得很好。保尔还有了秘书——加莉亚。
保尔的书写完后,母亲把包裹送到了邮局,漫长的等待过后,州委打来的电报,上面写着: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保尔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主题概括
这部小说以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历为基础,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年到1930年前后苏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社会画面,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反映了只有在革命斗争的烈火中才能百炼成钢的深刻主题。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保尔:为理想而献身,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乐观豁达。总之是一个顽强、执着、刻苦、勇敢、奉献、宽容、诚实、坚强、不为命运所屈服的人。
朱赫来: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坚定革命胜利信念,遇事沉着冷静,敢于反抗,有很强的领导才能。
冬妮娅:天真、纯朴,热情大方,醉心于爱情,但后来贪图安逸的生活。
达雅:勇敢,淳朴善良,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善解人意。
?艺术特色
1.现实与虚构融合、既有强烈的自传性、又是虚构的小说。
作品写到的重大事件都是真实的,主人公保尔的生活、战斗经历与作者本人的生活、战斗经历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塑造了典型人物保尔的光辉形象、突破了自传的局限、增强了主人公的概括性和普遍意义。
2.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人物性格。
就自然环境来说,景物的描写往往依据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需要。如保尔战胜了伤寒、第四次死里逃生的时候,他看到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当保尔在郊区公园想要自杀时,他满眼都是枯黄的、被秋风吹落在小径上的槭树叶,公园里一片寂静,连太阳也没有力气;筑路时恶劣的自然环境等等。
3.在刻画人物性格时,作者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首先,作者善于运用内心独白,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性格。如保尔在墓地凭吊烈士时,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在郊区公园时激烈的内心斗争等等。
其次,穿插书信和日记,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如保尔给家人的书信,丽达的日记等等。
第三,抒情插叙,凸现人物形象。作品中多次写到保尔对火热的战斗生活的回忆,这些抒情文字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革命的热情。
4.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刻画人物,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塑造了典型人物。
作品展示了苏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的广阔社会画面,保尔的活动、思想发展都是在壮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其英雄业绩、性格,也是在一系列激烈的斗争中显现的。保尔的生活就是社会历史的一部分,保尔的命运与苏维埃政权的命运息息相关。
5.作品叙事从宏观处入手,描写简洁精练,富有特色。
作品的叙事特点是基本上从大处入手,作品中虽也不乏精当的细节,但对所写之事的处理大体上是点到为止,不做过多的铺排;描写也是这样,不管是场面描写,还是人物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都以简洁、精确为特色。
?名著感悟
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保尔又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来描写保尔的。因此,保尔的动人事迹不是艺术上的虚构,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实,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对把这部小说完全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他在保尔身上集中了他同时代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说:“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保尔的形象既是自传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
(一)
(A) 阿尔焦姆!我们很少写信往来。一般是一年一次,最多也就两次吧!但是,次数根本不是问题。你经常在信中说,你已经转到卡扎京的机车库工作,带着全家离开了舍佩托夫卡,决心跟老根一刀两断。我当然明白,你说的老根就是斯捷莎和她一家的那种小私有者的落后心理之类的东西。改造斯捷莎这一类人是不简单的,恐怕你做不到。你说“上了年纪,学习有困难”,可是你学得挺好嘛。你坚决不做脱产的市苏维埃主席的工作是不合
适的。你不是为夺取政权战斗过吗?那现在就应该掌握政权。要是我,明天就接手市苏维埃的工作了。现在说说我的事。我的境况不太好。常常进医院,已经动了不少刀子,消耗了大量体力,天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我现在已经不再工作了,却找到了一种新的职业——做病人。我忍受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到头来,还是落得右膝关节不能活动了,身上还新增了好几个刀口;还有,医生这次发现了我的脊梁骨七年前受过暗伤。听他们的意思,我以后可能要为这个伤付出极大的代价。无论如何,只要能重新归队,我连死也不怕。
你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不能忍受的事情就是掉队。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脱离工作更可怕的事了。所以,我才愿意忍受这些,可惜的是目前依然没有好转,状况反而越来越坏。昨晚第一次手术,在我刚能走动的时候就恢复了工作,但是不久又被送进了医院。而现在的我,明天就得出发去叶夫帕托里亚的迈纳克疗养院,我刚拿到他们那儿的入院证。但是你放心,不用过于伤心,我不会轻易死掉的。我的生命力比一般人强三倍不止。咱们还能干一阵呢,老兄!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再一次性扛十普特了。不然,党将要付出极高的代价给你修补呢。
我们在岁月中获得经验,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但是得到这一切的目的并不是到医院去做病人。向你问好。 保尔·柯察金
(B) 一间四四方方的小屋里,陆军医院的见习医生尼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正坐在小桌子后边,翻看她那本厚厚的淡紫色封面的笔记本。里面是她用纤巧的斜体字写的日记:
9月10日
今天我替柯察金写了第一封家信。他说他受了点轻伤,很快就会治好,然后一定回家去看看,实际上他流了很多血,脸色像纸一样苍白,身体还很虚弱……
10月14日
柯察金出院了。我们十分亲切地互相道别。他眼睛上的绷带已经去掉,只是前额还包扎着,那只眼睛是失明了,不过从外表上看不出来。同这么好的同志分手,我感到十分难过。向来就是这样:病人好了,就离开我们走了,而且希望不再回来见我们。临别的时候,柯察金说:“还不如左眼瞎了呢,现在我怎么打枪呀?”
他仍然一心想着前线。
1.从选文(A) 的画线句可知,保尔一生受过多次伤。他都忍受了哪些伤痛的折磨,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请任选其中两种,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①战场上头部重伤,右眼失明;②脊椎被炮弹炸开的石子崩了个深窝导致身体健康存在严重隐患;③修路时,患伤寒,死里逃生;④得重感冒还坚持工作,高烧引发急性风湿病,几乎丧失了工作能力;⑤战争时期的旧伤加上建设时期的新伤最后造成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能听使唤。
2.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保尔的性格特点。
坚定不移的信念,忘我工作的热情,顽强奋斗的精神,自我献身的品质:选文(A)中,保尔忍受病痛,只要能归队连死都不怕。选文(B)中他头部受伤、右眼失明,仍想着上前线。
3.分析选文 (A) 和 (B) 分别用了书信和日记,分别有什么作用。
选文(A)中,保尔用保尔自己的书信来交代他的生活变化,这些书信为读者打开通向主人公心灵深处的大门,挖掘了保尔美丽的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丰满感人。选文(B)中实习医生的日记侧面表现了保尔身残志坚的优秀品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保尔深切的同情和敬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二)
(A) 朱赫来粗壮的身体从窗口挤了进来。他随手关好窗户,但是没有立刻离开那里。他站在窗旁,倾听着窗外有没有动静。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照亮了大路。他仔细观察了路上的情形,然后才转过身来,对保尔说:“咱们会把你母亲吵醒吗?她大概睡了吧?”
保尔告诉他,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水兵朱赫来这才放心,提高了嗓音说:“小弟弟,那帮吃人的野兽正在到处抓我。为了车站上最近发生的事,他们要找我算账。虐杀犹太人的时候,要是大伙心再齐点,本来可以给那帮灰狗子一点厉害看的。可是人们还没有下火海的决心,所以没有干成。现在敌人正盯着我,已经两次设埋伏要抓我了。今天差点给逮住。刚才,我正回住处,当然啦,是从后门走的。走到板棚旁边一瞧,有个家伙藏在院子里,身子紧贴大树,可是刺刀露在外面,让我看见了。不用说,我转身就跑。这不是,一直跑到你家来了。小弟弟,我打算在你家拋锚,停几天船。你不反对吧?行,那就好了!”
朱赫来吭哧着,脱下那双沾满泥的靴子。
朱赫来的到来使保尔十分高兴。最近发电厂停工,他一个人待在家里,冷冷清清的,觉得非常无聊。
两个人躺到床上。保尔马上就入睡了,朱赫来却一直在抽烟。后来,他又从床上起来,光着脚走到窗前,朝街上看了很久,才回到床上。他已经十分疲倦,躺下就睡着了。他的一只手伸到枕头底下,按在沉甸甸的手枪上,枪柄被焐得暖烘烘的。
朱赫来突然深夜到保尔家借宿,同保尔一起住了八天,这件事成了保尔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尔第一次从水兵朱赫来嘴里听到这么多重要的、令人激动的新鲜道理。这八天对年轻锅炉工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B) 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
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
彼得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1.朱赫来为什么躲到保尔家?文段中说“车站上最近发生的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朱赫来为了躲避追捕躲到了保尔家。火车站的工人们举行大罢工,后来遭到恐吓、镇压。朱赫来作为地下党也被彼得留拉匪帮搜捕。
2.请结合原著概述一件与朱赫来有关的事件,并简要分析他的性格。
示例:当朱赫来得知敌人要对犹太人下毒手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犹太人藏在自己的家中。体现了他遇事沉着果断、敢于反抗的性格。
3.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在保尔的成长过程中朱赫来对他的影响。
朱赫来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的道理,传授了许多革命知识,这些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保尔自己所说的,朱赫来是他“最亲爱的启蒙老师”,是“以自己的英勇无畏和坚强性格博得他深深敬重的人”。
(三)
(A) 圣经这门课,神甫总是给保尔打满分……神甫刚坐到椅子上,保尔就举起手来,得到允许以后,他站起来说:“神甫,为什么高年级老师说,地球已经存在好几百万年了,并不像圣经上说的五千……”他刚说到这里,就被瓦西里神甫的尖叫声打断了:“混账东西,你胡说什么?圣经课你是怎么学的?”保尔还没有来得及分辨,神甫就揪住他的两只耳朵,把他的头往墙上撞。一分钟之后,保尔已经鼻青脸肿,吓得半死,被神甫推到走廊上去了。
(B) 保尔憋了好久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终于爆发了。他总是这样,一发起火来,动作就异常迅猛。“怎么,你们这帮坏蛋、奸商,竟敢欺负人?”保尔像蹬着弹簧,两手一撑就蹿到中铺上,挥起拳头,朝莫季卡那副蛮横无耻的脸上猛力打去。这一拳真有劲,那个家伙一下子就栽下去。跌落在过道里的人们的头上。“你们这帮混蛋,统统给我滚下去。不然的话,我就要你们的狗命!”保尔用手枪指着上铺那四个人的鼻子,怒冲冲地吼着。这样一来,局面完全改变了。丽达密切注视着周围所有的人,要是有谁敢碰保尔,她就准备开枪。上铺马上腾出来了,那个贼眉鼠眼的家伙也慌忙躲到隔壁的铺位上去。
1.两段文字说的是同一时期的事情吗?请分别概述。
不是。(A)段写的是童年时期,保尔上课时对神甫讲的内容提出疑问,遭到神甫的惩罚。(B)段写的是青年时期的保尔在火车上与流氓作斗争的场面。
2.(A)(B)两段文字突出了保尔怎样的性格特征?
乐于思考、爱憎分明、敢于跟恶势力作斗争的性格特点。
3.小说题目有什么含义?
“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题目时说:“钢是在烈火里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并学会了在生活中不灰心丧气。”
(四)
保尔没有按照约定去钓鱼,冬妮娅心里不高兴了。
“这个小火夫,真有点粗心大意。”她生气地这么想。但是保尔一连几天没有找到她,她就感到烦闷了。
有一天,她正想出门去玩,她母亲把她的房门推开一道缝,说:“冬妮娅,有个客人来找你,让他进来吗?”
在门跟前站着的就是保尔,冬妮娅开头几乎认不出他。他今天穿了新的蓝衬衫、黑色的裤子,皮靴也揩得发亮。他的头发——冬妮娅一开头就注意到了——也剪过了,不像早先那样蓬乱。这黝黑的小火夫完全变了样儿了。冬妮娅几乎表示出她的惊讶,但是她及时控制住自己,因为她不愿意让这个本来就发窘的年轻人再感到难堪。她对这惊人的变动,故意装出不注意的样子,只是责备地说:
“您不觉得不好意思吗!为什么您不去钓鱼?您是这样守信用的吗?”
“这些天我到木材厂里做工去了,所以没能去。”
他不能向她说明,为了要给自己买这件衬衫和裤子,他这几天已经累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了。冬妮娅也猜到了 这一点,所以她对保尔的气恼立刻抛到九霄云外。
“我们到池边玩去吧。”她提议说,他们两人就一道走进花园里,又从花园走到外面的路上去。
就在这时候,保尔已经把她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把他那极大的秘密——他怎样偷了那中尉的手枪的经过,统统告诉了她,并且约好她再过几天一齐到树林的深处放枪去。
“你要当心,别把我的秘密泄露了。”他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把“您”字改作“你”字了。
冬妮娅很认真地答应他说:“我绝不把你的秘密告诉任何人。”
1.联系本选文的前面情节,说说保尔没有按照约定去钓鱼的原因。
哥哥不在家,保尔为了养活自己和妈妈,也为了给自己买身新衣裳,又找了份锯木的工作,忙得没有时间去见冬妮娅。
2.选文中冬妮娅对保尔的态度经历了三次变化,请加以概括。
第一次变化是生气保尔没有按约定去钓鱼;第二次是惊讶经过刻意打扮的保尔的变化;第三次变化是把保尔当知心朋友,为保尔保守秘密。
3.请你联系本选文的后面情节,分析保尔为什么要与冬妮娅分手?表现了保尔怎样的思想性格?
冬妮娅考虑个人生活多一些,渴望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希望未来丈夫能有安稳优越的工作,但已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保尔已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双方思想和追求差距太大导致分手。反映了保尔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为理想、为国家而献身的思想性格。
(五)
【甲】 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
玻得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就是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
还是那双强有力的手,把保尔从地上扶了起来。
【乙】 “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
“你谁也没招,就是碰在点儿上了!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孙侦探摇了摇头,似有无限的感慨,“得了,自当是我委屈了你,别再磨烦了!”
祥子又想了会儿,没办法。他的手哆嗦着,把闷葫芦罐儿从被子里掏了出来。
“我看看!”孙侦探笑了,一把将瓦罐接过来,往墙上一碰。祥子看着那些钱洒在地上,心要裂开。
“就是这点?”
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
“算了吧!我不赶尽杀绝,朋友是朋友。你可也得知道,这些钱儿买一条命,便宜事儿!”
祥子还没出声,哆嗦着要往起裹被褥。
“那也别动!”
“这么冷的……”祥子的眼瞪得发了火。
“我告诉你别动,就别动!滚!”
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
雪已下了寸多厚,祥子低着头走。处处洁白,只有他的身后留着些大黑脚印。
1.归纳选文 【甲】 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文中的朱赫来和保尔的关系。
袭击押送兵勇救朱赫来。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结识朱赫来时,朱赫来教会保尔打拳,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后来朱赫来躲避搜捕在保尔家里住了八天,给保尔讲了很多革命道理,让保尔懂得了生命的真理。
2.请结合选文 【乙】,分析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
巧妙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环境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祥子没出声,只剩了哆嗦”“祥子咽了口气,咬了咬嘴唇,推门走出来” “‘我招谁惹谁了?!’祥子带着哭音,说完又坐在床沿上”,通过对祥子的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刻画,写出了祥子的无奈与绝望的心理,刻画出他老实和软弱的性格特点。或者:采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来写,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如“人就是得胎里富,咱们都是底儿上的。什么也甭再说了” “这些钱儿买了一条命,便宜事儿”。
3.结合选文,试分析保尔和祥子在遇到危险时性格中的不同点。
保尔勇敢无畏,敢于反抗,在危急关头勇救朱赫来;祥子软弱老实认命,面对孙侦探的敲诈,无奈地交出了全部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