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命题人:吴克金 审题人:黎春芽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 )
A、YR B、Dd C、BV D、AB
2、具下列基因型的生物,属纯种是 (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3.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纯净水 D.蛋白型饮料
4.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 )
A.RNA B.D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5.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
6.下列关于DNA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B.能自我复制,传递遗传信息
C.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D.它的任何一个碱基改变,都会引起子代性状的变化
7、若一对夫妇已生有1个女孩,那么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子的几率是 ( )
A、0 B、1/2 C、1/4 D、1/8
8.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点,表中表示了由该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B.乙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C.丙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D.丁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9.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改变
10.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 )
A.第5号染色体断臂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B.第21号染色体多一条的唐氏综合征
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的结构 D.用花药培育出的单倍体植株
11.与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法比较,尽管人工诱变育种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但是该育种方法的独特之处是 ( )
A.可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品种上 B.育种周期短,加快育种进程
C.改变基因结构,创造前所未有的性状类型 D.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后代性状稳定快
12.基因治疗是指 ( )
A.用DNA探针修复缺陷基因 B.用DNA探针检测疾病
C.把健康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D.把健康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3.一种果蝇的突变型在21℃的气温下生活能力很差,但当气温升高到25.5℃时,突变型的生活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 )
A.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型都是有利的
C.突变是不定向的 D.突变的有利和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14.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 )
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C.产生的变异对生物均不利 D.在显微镜下均可观察到变异状况
15.自然选择是指 ( )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有利的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16.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存斗争导致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
17.长期生活在高山上的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多,促使红细胞增多的生态因素是 ( )
A.温度 B.水分 C.大气 D.阳光
18.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 )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9、植物的根能向地生长,生长素此时对根细胞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
A、防止衰老 B、促进生长 C、抑制生长 D、促进细胞分裂
20、下图中A、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
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21、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一面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22、正确反映一株白玉兰树上各部分生长素浓度大小的是
A.顶芽>侧芽 老根>分生区 B.顶芽<侧芽 老根<分生区
C.顶芽<侧芽 老根>分生区 D.顶芽>侧芽 老根<分生区
23、某植物正常授粉形成幼果后,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幼果.可能出现的是
A.种子明显增多 B.形成无籽果实C.部分果实脱落D.果实生长不受影响
2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 B.细胞分裂素一般在根尖合成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D.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25、正常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而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向光源,以上实验可以证明
A.尖端产生了生长素 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C.生长素也能抑制植物生长 D.尖端与植物生长和向光弯曲有关
2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 )
①a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浓度 ②b点是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
③c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④d点是抑制根生长的浓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 )
A.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B.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
C.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D.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b点浓度
28、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
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 ②生长素在高浓度时抑制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的生命活动旺盛 ④顶芽容易得到光照促进生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9.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依靠神经调节 B.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C.只依靠体液调节 D.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
30.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
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31.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32.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33.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前膜,使突触前膜产生兴奋
34.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35.下列哪项属于特异性免疫(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以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可以防御天花病毒
36.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 )
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流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
37.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自身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3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39.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 因型为Aa的个 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 )
A.24%,72% B.36%,64% C.57%,43% D.60%,40%
40、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
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 )
A.1/8 B.3/8
C.1/4 D.1/6
三、非选择题(3小题,共20分)
41. (2分)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据图回答:
A B B B 甲岛
C B C DC 乙岛
(1)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 。
(2)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 。
42、(9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
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
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号和 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4)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
43.(9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_______ _ 、______ 和_______ _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_______ _保持相对稳定性。
(2)图中生理过程①_______ 、②______ _、③________ .。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_______ __;⑤为________ _。
外环境
O2
内环境
细胞
食物
CO2
废物
⑤
①
②
④
③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