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十一章《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十一章《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9 10:0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及其排出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以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排泄途径的归纳,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相关知识学习,认同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对整个人体具有积极影响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排泄的途径
(2)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排泄的途径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演示实验“尿液成分的测定”材料用具。
【教学方法】
本节用发现教学法。从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探讨、总结知识达成学习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探索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策略】
〈一〉引言
回顾上一章“人体的能量供应”。
教师引导:细胞呼吸作用的意义在于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但同时产生一些废物对细胞生命活动不利甚至有害,需要及时排出。
引出本节课题
〈二〉新知学习
一、代谢废物的种类
1、展示“呼吸、流汗、排尿”的图片,让学生感知排泄的途径。
2、展示“厕所标示”
教师设疑。激发学生探知尿液成分的欲望。
3、“尿液成分的测定”演示
(1)看一看:尿液是什么颜色?(黄色)
(2)闻一闻:尿液有什么气味?推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类似化肥的气味、尿素)
(3)试一试:展示烘烤尿液的过程。在烘烤过的载玻片上,有白色粉末状的物质,猜想一下这是什么物质?(无机盐)
4、展示资料“人尿的成分”
5、教师引导“代谢废物的种类”
水、无机盐、尿素等含氮废物、二氧化碳
二、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1、教师引导:排泄的概念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排便是排遗不是排泄
3、教师引导,图片展示,学生观察、感知、分析、讨论:排泄的途径
(1)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2)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
(3)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以尿液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代谢废物的种类及排出途径。
三、排泄的意义
1、学生自学教材。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师生归纳
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稳定,保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巩固和预习。
【板书设计】
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一、代谢废物的种类
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含氮废物
二、排泄的概念及其途径
1、排泄的概念
2、排泄的途径
三、排泄的意义
【教学反思】
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1、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应用多种手段和媒体,提供丰富的感官认知,用丰富的表现形式保证了学生的视听结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
2、通过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3、重视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各个系统间协调配合,从而保障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4.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得到加强,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