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诗心》教学设计
执教者
课题
水墨诗心
解读理念
“水墨诗心”一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诗的意境这一重要特点,启发运用水墨工具营造诗情画意,在学习活动中领路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课引导学生在赏析和绘画表现中拓展能力,做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的学生的思维。
学情分析
五年级阶段是对美术认识的初级阶段,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造型表现课中,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教材分析
内容标准
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知识和文学知识,感受分析中国画作品,说出作品的表现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对画中所表现意境的理解。学生用水墨画小品进行诗意表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能力目标
运用已学过的构图知识、色彩知识、绘画技巧表达古诗的意境。
知识目标
为熟悉并喜欢的古诗或故古诗中的某一句配画。
教学资源
1.湘版五年级下册教材
2.课件
教学重点
通过诗配画的创作,让学生感受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提高绘画创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方法解读
教学方法
陶冶法、探究法、演示法、直观教学
教学准备
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
2.提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搜集古诗及古诗大意。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古诗朗诵《望天门山》并提出问题。
播放《望天门山》)听到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有人把这首诗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了。仔细观察,是什么画?想给自己喜欢的诗配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吗?又该怎么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晓答案。用水墨画表现古诗大意,我们给它起了一个很动听的名字——水墨诗心(板书)。
学生认真听,并回答。
水墨画的形式。
名画赏析
1、赏析作品《秋风吹下红雨来》,引导绘画意图。
2、《蛙声十里出山泉》,体会作品的意境。
3、欣赏其他诗配画的作品。
4、启发学生根据古诗照出相配对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创作的特点。
1、你看到了什么?描绘了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风吹”和“红雨”?深入到笔墨、构图赏析。
2、说说你对这幅画的创作有多少了解,补充。
3、简单讲解作品的意境。
4、出示图片,朗读古诗,提出问题。
1、发表自己的见解。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讲述创作过程。
3、学生观察并听老师讲解。
4、找出与诗相对应的图片,并回答问题。
分析技法
教师示范
出示古诗《小池》,学生朗读并请学生说说大意,引导学生说创作过程。
从学过的古诗中任选一首,按古诗大意画一幅水墨画,要突出诗意和中心思想。感到困难的同学可以临摹范作。
朗读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看教师演示:构思——构图——描绘——题诗——盖章。
学生创作
提出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1、从学过的古诗中任选一首,按古诗大意画一幅水墨画,要突出诗意和中心思想。感到困难的同学可以临摹范作。2、教师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把刚才的创作构思变成美丽的画面吧!
3、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了解作业要求。
2、发表自己的想法。
3、学生创作。
展示评价
师生评价,小结。
1、将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请同学们看他是否将诗的意境表现出来了。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3、你觉得哪一张作品最符合诗意?
1、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
2、发表自己的观点。
拓展延伸
尝试给学过的课文配画;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配画。(任选一题)
布置课外拓展作业。
学生任选一题课外完成。
教师寄语
总结提升
进行课堂小结,对学生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水墨诗心
构思 2、构图 3、描绘 4、题诗 5、盖章
教学效果预测
一些抽象的诗词用具象的绘画来表现,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给画面创造了很大空间,质朴又不失生动。本课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诗的画面,品味诗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