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
【学习目标】?
我会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我会借助注释讲述故事,并能从中感受司马光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借助注释讲述这个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画面导入,唤醒已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它让你想到了哪个故事呢??(生:司马光砸缸)?
师: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已经近千年了,史书中对这个故事的最早记载是什么样的呢?大家请看——(出示古文)?
师:这是一篇古文,古文也叫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它和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它,大家有信心学好吗??
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司马光。?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教师引导生字【司】的写法,讲解复姓。?
二、分块教学,逐层递进。?
【板块一】古文我会读?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受古文韵律美。?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体验古文节奏。(三遍)?(半句处跟读,一句处跟读,全文跟读。)?
3.?学生标出停顿符号,同桌互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根据停顿符号,读出古文的节奏感。?
?抽测朗读,学生评议,纠错再读。(小组4号,抽测2—3人)?
难点预设:众/皆弃去?
指导方法:单独出示,小老师领读。?
5.?图文匹配读。引导学生根据画面配古文。?
6.?看古文排版读。?
师:古代孩子读的文章就是这样排版的,从右到左,自上而下。谁能试着读一读??
7.?学生齐读,教师评价。?
评价要点:起伏婉转、抑扬顿挫,读出了古文的韵律感。?
【板块二】故事我会讲?
师:古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篇古文我们已经读了很多遍,你能讲讲这个故事吗?怎样才能讲好故事呢?谁有好方法跟大家分享下??
教师总结点拨:可以借助注释和插图,还可以加上动作,使你的故事讲得更加清楚明白,更加吸引人。?
1.?小组讲故事,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由1号学生组织,顺序为从4号到1号。?
不懂的问题可以问小组同学,也可以举手问老师。?
2.?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师生评议。(2至3人)?评议要点:结合讲故事前所提的要求进行评议。?难点预设:众/皆弃去?
(观察文中插图理解“众/皆弃去”)?
教师评价:你们能够把只有30字的古文变成如此生动具体的故事,真了不起!?
3.?梳理故事情节,完成板书。?
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生汇报)?板书:图示法标出起因、经过、结果。?
师:虽然只有短短的30字,却依然把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讲得清清楚楚,你觉得了不起的还有谁??
生:古人。?
师:让你觉得了不起的还有谁??
生:司马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机智勇敢,乐于助人,在关键时刻救了自己的小伙伴。?
师:是啊,司马光机智勇敢、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板块三】课文我会背?
背诵前学生分享背诵经验,如: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
?同桌互背,限时3分钟。?
?抽测四号,补充背诵。?
?借助画面,抽测背诵。?
4.?独立背诵,会背的学生齐背。?
【板块四】生字我会写?
1.?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发现易错字或者难写的字,可用手指划一划。?
2.?学生在写字书上写一遍7个生字,教师巡视,发现共性问题。?
要求:书写姿势正确,写正确,写美观。?
3.?展示评议,纠错指导。?
重点指导:登的书写笔顺,众的第四笔变化。(利用课件)?
评议要点:正确、美观。?
?学生再次练习。?
三、古今比较,发现不同。?
师: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发现古文和我们学习的其它课文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
有许多词语是单个字;?
句子非常简短;?
3.?概括力很强。?
四、布置作业,课后练笔。?
把本节课所学的古文改编成一个生动具体的小故事,写在日记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