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迎来黎明》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材分析
《谁先迎来黎明》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4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的基础上,对地球自转方向和时区的探究,其中,地球自转方向是本课的探究重点。教材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1、提出问题:谁先迎来黎明?2、模拟实验: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相同?3、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4、认识世界时区图。第一部分直接让学生在中国行政地区图中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明确黎明迎来的时间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开门见山。第二部分通过实验模拟观察各地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会不同,很自然进入“地球自转方向究竟是怎样的” 探究。第三部分在地球自转方向的探究中,通过让学生建立相对运动概念,根据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来认识地球的自转方向。第四部分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到地球仪上的经线,并且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经线差来计算两地的时差。这实际上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球自转方向及地球自转周期的知识来解决,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4、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回忆生活经验和亲身体验,理解相对运动,并用来解释太阳等天体的视运动。
2、根据天体视运动的方向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知道因参照物的不同,对物体的运动需要从多角度去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分析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教学难点:世界时区图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地球仪一个、科学记录单一份/小组。
教师准备:地球仪一个(大)、转椅一把、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也是第一次与大家一起合作,为了增进对同学们的了解,我们来个智力大比拼的游戏,大家想不想一试?)
1、它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依次给出一些条件,请你猜它描述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城市?知道了就可以举手(北京、乌鲁木齐)
(出示课件2)
第一个题目
第一个条件:这个城市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第二个条件:它还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师:依据?)
第三个条件:它曾被八国联军洗劫过;
第四个条件:它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第五个条件:它还举办过08年奥运会呢。
它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①。
(出示课件3)
第二个题目
第一个条件:它是世界上离海最远的内陆城市,是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必经之路
第二个条件:它被誉为“中国西部明珠”;
第三个条件: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是“油海上的煤船”;
第四个条件:它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首府,简称乌市,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
它就是——乌鲁木齐②
(出示课件4)
2、你们知道这两个城市分别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吗?我们可以通过地图来观察一下(出示课件5)。(师: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在地图上一般是左西右东,也就是说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③面,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④面。〔大方向〕)我们还可以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北京在乌鲁木齐的右边或乌鲁木齐在北京的左边)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在不停的自转,由此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出示课件6),那这两个城市,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一样吗?哪个城市会先迎来黎明呢?(板书:谁先迎来黎明⑤)(有的同学认为是北京先迎来黎明,有的同学认为是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到底是谁先迎来黎明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从实验中找找证据吧。)
二、模拟实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
1、模拟实验?
(1)看P79“模拟实验” ,怎么做这个模拟实验,分别用什么模拟什么?
(2)师:模拟实验的关键是:要弄清楚用什么模拟什么?(出示课件7)请问在这个模拟实验中什么模拟“地球”?( 同学们手拉手面朝外围成的圆圈)什么代表“北京”?(同学身上贴上写有“北京”和“东”的纸片)什么代表“乌鲁木齐”? (同学身上贴上写有“乌鲁木齐”和“西”的纸片)什么代表“太阳”?(同学手举一个红色纸片)
(3)大家(同学们手拉手面朝外围成的圆圈)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⑥转动和由东向西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⑦转动分别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出示课件8)。
(返回到课件7):在自转的过程中,这两位同学看到太阳的时候就喊一声“天亮啦”好吗?其他同学注意了,当同学喊天亮了的时候,说明——他首先看见太阳了,即他代表的这座城市先——迎来黎明了,你们要在科学记录单一上及时记录好。
(4)自西向动转两圈,自东向西转两圈。
(5)把你观察到的填在科学记录单上
科学记录单一
地球自西向东转, (选填:北京或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东向西转, (选填:北京或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2、汇报: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顺序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北京先迎来黎明?在什么情况下,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情况?(地球的自转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
3、但是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可能有两种,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继续研究。
三、理解相对运动,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
1、为了帮助我们研究,我们先来回忆与感受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运动现象,看看有什么规律?
(1)(出示课件9)乘在向前行驶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的运动的?
(2)(出示课件10)乘在向后倒退的汽车上,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的?
(3)(出示课件11)乘坐旋转木马,大转盘,看到外面的景物是怎样运动
你们能得出什么规律呢?每个同学把规律记录到记录单二中。
科学记录单二
上面的几种运动现象,我们能得出的规律是:
规律:当我们乘坐行驶的汽车或旋转木马(运动的物体)时,看到外面的景物是做相反方向运动的。
(板书:方向相反⑧)那像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称之为相对运动。(板书:相对运动⑨)
(4)(出示课件12)推想:乘上转椅,看到周围的景物是在顺时针旋转,你的转椅应该往哪个方向旋转?为什么?再请几位学生在转椅上体验。
(5)现在我们假想这是一把地球大转椅,我们每天看到地球周围有哪些星体在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如何?(自东向西),(出示课件13)由此,你们推断地球的自转方向是怎样的?(自西向东)
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你们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了吗?(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的其它星体东升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他们相对运动的结果。而地球自转的方向,正好与它们自东向西运动的方向相反,是自西向东。(出示课件14)
四、认识世界时区图
1、(出示课件15、16)确定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现在你们能判断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了吗?(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所以东方的北京比西面的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师演示再次让地球仪自转起来。
2、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几小时呢?也就是说,北京迎来黎明了,乌鲁木齐要再过几小时才能迎来黎明呢?
3、(出示课件16)这个问题我们请世界时区图来帮助我们解决。出示世界时区图。从图上观察:北京和乌鲁木齐日出的时间相差几小时?
4、介绍世界时区图:为什么世界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算出各个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相差了多少呢?(它到底是怎样的一副图呢?)
(1)(依次出示课件17)地球在24小时内自转1周,在每1小时中,地球的一个条形带正对太阳,所以我们把地球分成24个时区。
(出示课件17)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一个小时。
(依次出示课件17、18、19、20、21、2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位0度经线,这条经线所在的时区,叫0时区或中时区。而0时区往东我们叫东时区,一直叫东一、东二、东山、┅ ┅直到东十二区,0时区往西叫西时区,一直叫西一、西二、西三、┅ ┅直到西十二区,因为地球是圆的,向东到东十二区与向西到西十二区刚好重叠在同一时区,因此也叫东西十二区。
生观察地球仪,找找地球仪上的24时区。
师:这是一个立体的(指着地球仪),如果老师要外出的话,带着这样一个家伙方便吗?
生:不方便。
师:对,非常不便。所以再次改良,改良以后,我们来看:(出示课件21):重复两遍。
变成了一张平面图,从图上可以看到我国幅员辽阔,东西跨径几千公里,横跨几个时区?(5个时区)
北京处在(东八区),乌鲁木齐处在(东六区),两者有(两个时区)间隔。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所以北京日出的时间比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早约几小时?(2小时)当我们津津有味地上课时,乌鲁木齐的小朋友们正起床呢。
继续观察,(出示课件21)
北京和伦敦的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
北京和纽约日出时间相差几小时呢?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单元我们都在研究地球的运动,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来整理一下。请同学完成p81书上的表格。
自转证据: 傅科摆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六、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