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6.3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6.3 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9 20: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三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ject) 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ject),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在工程高峰时期,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1、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
2、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资的工程?
3、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 重大科技活动往往是由政府主导 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
结合(即以国家为经济上的“总资本家” )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1、含义:
2、原因:

国家干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美国为例)开端:
罗斯福新政材料一: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的深刻根源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私人垄断已难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迫使国家不得不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
材料二:“二战”中,交战双方为了战争的需要,国家
往往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对社会物质财富实行
特殊调配政策。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最大限度地维持国
家经济的安全发展,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主
义国家都注意制定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经济发展目标,
并采取了诸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出口信贷和出口
津贴等种种反危机措施。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战”的特殊作用预防经济危机的需要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自主阅读)1、原因:2、表现: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  
 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②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3、实质:虽然美国政府建立了国有企业,但美国的经济体制
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质)4、作用:20世纪50年代起,进入“黄金时代”:美国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材料一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
—— 美国总统肯尼迪
说明社会福利制度的直接目的
根本目的

材料二 有位领取福利金的穷人朋友告诉我,他一家三口每月可获得800多美元的房屋补助、300多美元的现金和食品券,冬天还有暖气补贴,电话费又不用花钱,各项加起来有1000多美元,可以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开销。如果再多生几个孩子,还可以多得一些补助。
材料三 据美国统计局调查报告,美国社会顶层的20%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到199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49.2%。而居于底层的20%工人的总收入比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3.6%。
——《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高福利制度制造‘懒人经济’”
结合材料二、三,请你谈谈对福利制度的认识。

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评价福利政策 :
1、积极: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民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2、消极: 但也助长了惰性,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合作探究美国历任主要总统(二战后~90年代)杜鲁门 艾森豪威尔 肯尼迪 尼克松 约翰逊 福特 卡特 里根 布什 克林顿二战结束至今,美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 1、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约翰逊1963—1969(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杜鲁门
(1945—1953)20世纪50、60年代: 肯尼迪
(1961—1963) 约翰逊
(1963—1969) 艾森豪威尔
(1953—1961)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赤字财政高赤字
高国债
高通胀经济黄金时代 成效美国第二阶段原因  2、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萧条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严重。(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石油危机西欧、日本的冲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含义: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越战美苏争霸其他原因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滞”是指经
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
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
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
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20世纪70年代: 尼克松
(1969—1974) 福特
(1974—1977) 卡特
(1977—1981)凯恩斯主义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滞胀成效不大3、20世纪80年代---解决经济滞胀的新思路:
货币学派与供应学派 罗纳德·里根
1981-1989乔治·布什
1989—199320世纪80年代: 里根
(1981—1989)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削减开支
紧缩货币
减税
扩大国防经济回升高赤字
高国债
高利率
高逆差克林顿总统4、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代”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
(1993—2001)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缩减开支
增加税收
扶持高新技术
产业与第三产

国家出口战略 “新经济”(一高两低) 成 效主要 问题两极分化5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杜、艾政府尼、福、
卡政府里根
政府 克林顿政府凯恩斯
主义凯恩斯
主义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反凯恩斯)充分就业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削减开支
紧缩货币
减税,加国防开支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经济
繁荣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回升
持续增长低通货膨胀、
低失业率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滞胀”“四高”
并存“两极分化”60年代肯、约
政府赤字财政平衡预算
消灭赤字
偿还国债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胀”是指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3.二战后演变(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一、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发展历程: 探究一: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新变化 表现有哪些?加强干预探究一: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表现有哪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新经济”与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第三产业兴起【归纳提升】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探究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 今天回头来看美国走过的百年中……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其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
——资中筠《二十世纪的美国》【归纳提升】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新经济和以高新技术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兴起启示:
1.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 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
3. 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探究三: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给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运用反馈】1、“新经济”出现
 含义: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三)美国的“新经济”(90年代)三、美国的“新经济” (知识经济)三、美国的“新经济” (知识经济)1、时间:克林顿执政期间 (20世纪90年代)2、表现:①创下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
②通货膨胀问题被解决
③巨额财政赤字消失,出现了29年以来首
 次巨大的财政盈余
④失业率降到30年来的最低
⑤企业利润大增,市场繁荣,出口猛增,股
 市繁荣3、新特点:①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 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双低)5、本质(局限性):①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垄断资本在……
②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并存的两极社会
③美国“新经济”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
 规律,2001年又进入新的一轮经济衰退期4、原因:①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
②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
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来……(1)克林顿政府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什么政策?其宗旨是什么?
(2)克林顿政府的这一措施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条道路”?
(3)材料中提到克林顿总统在位时,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有反对过度的干预这一政策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材料: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间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根本性的变革。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世人瞩目。
1965年1981年1983年1991年2001年
黄金20年(1945--1965)
滞胀时期
(70年代初—1983 )
持续117月的增长(90年代
再次衰退
复苏低速持续增长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里根)经济持续增长;失业70年代以来最低;1998年财政56年以来首次盈余 (克林顿)
课堂总结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美国二战后的十个衰退期结论:
   经济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战后的英国考文垂巴黎市政厅的破败柏林妇女清理废墟战争剩下的只有 废墟(一)英国二战后的经济政策
1、1945—1979年
(1)经济发展模式:

(2)这种经济模式的特征:
2、撒切尔政府:
3、20世纪90年代后英国经济发展趋势:混合市场经济奉行凯恩斯主义,实施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三个结合货币主义“多市场,少政府”(二)法国二战后的经济政策1、经济发展模式:
2、这种模式的特征
3、效果:
经济快速发展计划指导型经济①计划与市场结合
② 国有企业私有企业结合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阿登纳和联邦德国的崛起阿登纳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进行了民主化改革,推行福利政策。阿登纳还开始采用凯恩斯主义理论,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战后,西德的政局比较稳定。阿登纳连续担任联邦总理,直至1963年退休。
在阿登纳担任总理的14年里,联邦德国迅速崛起,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7%,并于70年代初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三)联邦德国二战后的经济政策模式:
确立人:
特征:
主要内容:
效果:经济奇迹 “火车头”介于计划和市场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阿登纳政府⑴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⑵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⑴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⑵实现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⑶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1981年铃木善幸首相访美,提出日本正开始第三个新的起点,即要从被动的受益者变为积极的创造者。所谓第三个新的起点,又称“第三次开国” ,第一次是指1853年美国人培里率领舰队强迫幕府“开国”后经明治维新,成为世界强国之一;第二次指二战后迅速恢复经济,并通过高速增长,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第三次从80年代开始,目标是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战后日本的经济奇迹(四)日本二战后的经济政策 1.模式
2.内容:
3.特征:
4.成就:
赶超英法德,1987年成为第二经济大国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
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政府主导型经济政府对经济干预远远大于市场经济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发展 政府主导型  请思考:战后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相同点:
①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不同点:
①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②根据自身的国情决定制定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历史上的三种经济思想扩大贸易顺差,
从他国获取金银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自由放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政府干预经济
(赤字、就业刺激需求)英国英国、美国阶段小结:战后的西欧和日本混合市场经济(特征、内容、作用)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特征、主要内容)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特征、主要内容、成效)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特征、主导作用体现、成效)英国撒切尔推行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1、二战结束后,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C、战争的作用 D、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2、美国肯尼迪总统,提出的施政纲领是
A、“伟大社会” B、“新边疆”
C、”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重振国威”4、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为“新经济”。这一现象主要出现于
A、杜鲁门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
C、里根政府时期 D、克林顿政府时期5、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凯恩斯主义的体现 B、与里根政府的措施完全相同
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 D、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6、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是
A、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
B、高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并存
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较高
D、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7、二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实行
A、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政策
C、重商主义政策
D、“统制经济体制”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交流看法与认识1、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选择的多元化,不能简单否定。
2、各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应当从本国国情出发,要因时置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作科学、合理的调查。
3、当今世界,我国的发展要注意克服与西方国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可能造成的偏见,放眼世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发展成果。阶段性总结:战后~90年代美国经济方针变化5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杜、艾政府尼、福、
卡政府里根
政府 克林顿政府凯恩斯
主义凯恩斯
主义充分就业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经济
繁荣凯恩斯主义失灵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滞胀”60年代肯、约
政府赤字财政凯恩斯主张对付经济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是有效需求决定论,主张
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
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林肯与肯尼迪遇刺之间的惊人巧合! (一) 林肯于1860年被选为总统,整整100年后,即1960年,肯尼迪当选为总统! (三) 两人都是在星期五,他们的夫人在场的情况下遇刺的! (五) 两位总统都因子弹从背后击中头部而死! (六) 林肯死于福特剧院,肯尼迪是在乘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林肯牌敞篷车行进中遇刺的! (七) 两人死后总统一职都由名叫约翰逊的副总统接任!他们都是南部民主党人和前参议员! (
八) 安德鲁·约翰逊生于1808年,林登·约翰逊生于整整100年后的1908年! (九) 林肯有一位私人秘书的名字与肯尼迪相同,都叫约翰·肯尼迪; 肯尼迪的私人秘书的姓与林肯相同,都是林肯! (十) 刺杀林肯的凶手约翰·威尔克斯·布恩,生于1839年; 刺杀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生于100后的1939年! (十一)两名刺客都是南部极端分子! (十二)两名刺客均在送审前遭到暗杀! (十三)布恩在剧院里向林肯开枪,然后逃进一座仓库;奥斯瓦尔德从一座仓库向肯尼迪开枪, 然后逃进一座剧院! (十四)林肯和肯尼迪的名字都是由七个英文字母组成! (十五)安德鲁·约翰逊和林登·约翰逊两个人的名字都是由13个字母组成! (十六)约翰·威尔克斯·布恩和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两人的名字都是由15个英文字母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