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答案见最后)
一、选择题
1. 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地打击。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嚣张,最终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美国则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其主要作用是( )
A.使苏维埃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
B.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与巩固,缓和了危机
C.从根本上变革了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D.摧毁了法西斯势力,沉重打击了殖民体系
2.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根据乔治·泰勒的这一“裙边理论”,美国最有可能流行长裙的时期是( )
A.20世纪初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20世纪九十年代
3. 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
A.生产相对过剩 B.失业人数大增
C.人民流离失所 D.工人工资下降
4. “在30年代,他……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大国崛起》这段解说词评论的是( )
A.“科技立国”政策 B.罗斯福新政
C.斯大林模式 D.改革开放
5.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众多公共工程,具体项目见下表。据此判断其主要目的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恢复工业生产 B.缓解就业压力
C.兴办公共工程 D.推广科技成果
6. 据《21世纪经济报》报道,被称为中国式“田纳西工程”的汉江现代水利工程日前因生态问题而饱受争议,一些水利专家认为,此项工程将导致汉江中下游河道萎缩。请问,当年罗斯福总统修建“田纳西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
A.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使田纳西河流域由贫瘠地区变成富庶地区
C.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压力
D.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7.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罗斯福描述的是( )
A.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暴行
B.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C.绥靖政策的危害
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8. 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恢复银行信用,树立政府形象
D.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9. 美国《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这一措施起到了( )
A.恢复银行信用 B.减轻农业生产损失
C.提供就业机会 D.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控
10.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B.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 D.成功开启美苏“冷战”模式
11.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利用国家的力量,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12. 美国《政治周刊》评论说,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 B.削弱国家资本主义垄断程度
C.根除了美国经济危机 D.政府对经济生活大规模干预
13. 1935年初,新政成为美国公众热议的焦点,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新政( )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B.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与发展
C.使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D.缓和了经济危机,改善了人民生活
14. 罗斯福曾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材料中的“这场战争”( )
A.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B.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C.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5.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罗斯福“新政”与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都巩固了本国资本主义制度
B.都巩固了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
C.都是为了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D.都有利于本国经济恢复和发展
二、综合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需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l929-1933年间,有l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节录)》
材料三 “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傲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杨目、赵晓《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
(3)材料三是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材料三认为美国经济“真正恢复”得益于什么?
答案:
1-15 BBABB CDADB BDDCD
16. (1) 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
(2) 内容:“公平竞争”、促使同业团体合作、解决劳资纠纷、保障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等。
(3) 评价:“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
得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兜售军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