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统编版】(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件】【统编版】(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8 16:2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影视剧照 仅供参考
安史之
与唐朝衰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赵翼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

真的是唐朝衰亡
的原因吗?
杨贵妃


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
——唐玄宗李隆基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三卷》
社会安定后的他,心态出现了变化:
专以声色自娱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①政治腐败:
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玄宗在位44年


姚崇、宋璟等贤臣,
协助玄宗开创“开元盛世”

以开元为年号29年
以天宝为年号14年
口蜜腹剑、野无遗贤

李林甫

杨国忠
“妒贤嫉能,举无比者”
——《旧唐书·李林甫传》

身兼41职,他不仅任意处理政务,更对正直有才能之人,百般打击排挤……杨国忠还广收贿赂,集缣多至3000万匹。
——明秀丽《试析玄宗心态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②社会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图片选自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③军事失当:节度使势力膨胀;兵力外重内轻。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新唐书》
天宝十年节度使分布及军力


边镇兵:50万 中央军:8万
“天宝开元年间,唐廷与
外族之间共发生了35次战争。”
——《中国历代战争年表》
一、安史之乱——背景
④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安禄山


“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
——《旧唐书》


(安禄山)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度使。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安史之
唐朝腐败刺激了安禄山夺取天下的野心,与杨国忠的明争暗斗成为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安禄山起兵

唐玄宗入蜀

马嵬驿兵变
安禄山755年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唐玄宗指挥失误,叛军兵临长安城。唐玄宗慌忙逃往四川避难。
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诛杀杨国忠,迫使唐玄宗下令缢死杨贵妃。太子李亨北上即位为唐肃宗,主持平叛。
757年,唐朝在回纥的帮助下收复长安和洛阳。
763年,唐朝才平息这场持续8年的叛乱。
安史之乱后
大唐王朝,
还有昔日的繁华吗?


一、安史之乱——影响
①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社会凋敝,人口锐减,经济重心南移。
“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郭子仪传》
人口南移
南方安定
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经济发展



北方战乱
一、安史之乱——影响
②唐朝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
一、安史之乱——影响
③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旧唐书》


a.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职位 传子或传部将
b.不向中央交赋税
c.军队独霸一方不听中央调动
二、晚唐困局与唐朝灭亡
中央:宦官专权
地方:藩镇割据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给唐王朝
致命打击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

907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实质: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

北方:战事不断,政权更迭频繁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


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
即位后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
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
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
周世宗的改革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基础。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
618年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武则天
唐玄宗
李隆基
907年
唐朝灭亡

960年

五代十国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治安则骄奢易生,骄奢则危亡立至
——唐太宗·李世民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