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8 21:3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给下列划线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苍劲
使劲
劲头
2.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再读读诗。 渭城朝________(A.zhāo? B.chāo)雨浥轻尘, 客舍________(A.shè??? B.shě)青青柳色新。
3.照样子,写词语:例:千 锤 万 击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千________万________
4.拼音我会选。 千锤万凿________?(zuò záo)????? ?烈火焚烧________?(hún fén)? ?????
粉骨碎身________?(cuì suì)
5.查字典。 “碎”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读________?
6.写出近义词 等闲—________ ???????????????不怕—________ ?????????????????清白—________
7.填空。
(1)“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________。《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他借________来表达自己________。
(2)从《石灰吟》这首诗中找出3个体现石灰坚强不屈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我还能写出含有“等闲”的诗句________。
(4)《竹石》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写的。两诗有个共同的特点:都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二、单选题.
1《送元二使安西》的“使”字的意思是(? )
A.?使用?????????? ???B.?奉命办事的人?????? ?????C.?假如????????? ?????D.?出使
三、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划线字词。
咬:________??坚劲:________?任:________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jìng;jìn;jìn
2.【答案】A;A
3.【答案】难;险;山;水;辛;苦;头;绪;丝;缕;差;别
4.【答案】záo;fén;suì
5.【答案】石;8;suì
6.【答案】平凡;无惧;纯洁
7.【答案】 (1)吟诵;明;于谦;石灰;不愿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2)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3)平常事;把烈火焚烧当做平平常常的事;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清;郑燮;托物言志
二、单选题【答案】 D
三、诗歌鉴赏
1.【答案】 (1)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2.【答案】 (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