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识记本课的重要字词及其意思。(重点)
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难点)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重点)
学习目标
踪迹( ) 腐蚀( ) 浑浊( )
山麓( ) 粗糙( ) 龟裂( ) 帷幕( ) 刨刮( ) 沟壑( ) 楔形( ) 钟鼎文( ) 海枯石烂( )
zōnɡ
jūn
cāo
shí
wéi
bào
hè
lù
zhuó
xiē
dǐnɡ
kū
字词强调
请同学们快速通读课文,找一找: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层次结构?请作简要分析。
注意:在读课文时,要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1—4):
第二部分(5—29):
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具体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部分(30、31):
读懂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
全文的核心问题是: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请从文中解答以下三个小问题: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呢?
明确(第六段):
岩石被破坏----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2.你能根据书上的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7-21)
岩石
小石子
沙砾、泥土
沉淀
重压
胶结
新岩石
老师有话说:
沉积的岩石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一层的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岁月。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痕迹。这就是岩石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
3.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22——29)
①地壳的活动;
②气候的变化;
③古代生物的状况;
④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⑤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老师有话说:
普普通通的岩石上,竟有如此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
作者开篇在引用高士其的诗后,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由设问句一问一答,从而领起全文的说明内容。接着作者又是用设问句“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引入,再从岩石形成的过程和岩石记录了时间的踪迹两个方面进行说明。最后对这一段落即第二部分进行总结:“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最后一段说明认识岩石中时间脚印的意义,即增长知识,找寻地下宝藏。
【难点探究】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说明“时间的脚印”?
老师有话说: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研题目:本文题目的妙处?
题目《时间的脚印》中的“脚印”指的是痕迹、印迹,这里是把岩石比作时间的脚印,使无形的时间有形化,新颖形象,既生动又准确。
本文通过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以及认识这一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改变着,人类社会也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具有探索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课后作业
找一找:文中呈现了哪些优美的语句?试举例说明并做简要赏析。
课外阅读有关科普读物——《寻找发掘脑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