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桃花源记》(3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9《桃花源记》(3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9 13:39:50

内容文字预览

(共65张PPT)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世外桃源
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 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学习目标
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虚词,认识“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的词。
2.学习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的记叙的方法。
3.了解陶渊明的志趣、品质和思想情感,培养高尚的道德观。
第一课时
疏通文意识桃源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陶渊明,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但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或“五柳先生”。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写作背景

豁然( ) 俨然( ) 怡然( )

阡陌( ) 邑人( ) 间隔( )

垂髫( ) 语云( ) 平旷( )

缘( ) 诣( ) 遣( ) 要( )

刘子骥( ) 落英缤纷( ) 郡下( )
huò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qiānmò

jiàn
tiáo

kuàng
yuán

qiǎn
yāo

bīn fēn
jùn
yǎn
.
·
·
·
·
·

·
·
·
·
·

·
·
·
·
·
·
点我跟读
桃花源记
学生朗读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作为职业
偏义副词,仅指远
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顺着,沿着
在溪水的两岸
繁多的样子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遇到,碰见
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诧异。之,指见到的景象。


课文解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好像……似的
仅容一个人通过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空而宽阔
整齐的样子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指老人和小孩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舍弃,放下

高兴的样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桃源人对渔人的到来十分惊异。乃,于是,就。
详细
同“邀”,邀请
摆设
打听消息
副词,全、都
指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隔绝,不通音讯
兼词,这里相当于“于之”,即“从这里”。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要说,更不必说
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邀请
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介词,对,向
不值得,不必。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做记号。
拜访。
终于
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打算,计划
随即,不久
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没有实现
古今异义
2、芳草鲜美
味道鲜美。
1、缘溪行
缘故、缘分。
3、说如此
这样。

鲜美
如此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沿,沿着。
鲜艳美丽。 
像这样。
字词归纳
古今异义
4、阡陌交通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没有出路的地方。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绝境,
专指男子的配偶。
古义:
今义:
与世隔绝的地方;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指妻子和儿女;
交错相通 
不用说、更不用说
8、遂与外人间隔
隔断,隔开。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询问消息。
9、各人复延至其家
延长,延伸。
问讯
古义:
今义:
间隔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询问
距离
邀请。
10、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不够、缺乏
不值得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放下、丢下,动词)
(房屋,名词)
(作标记,动词)
(标记、记号,名词)
(寻找,动词)
(随即、不久,副词)
(这、那)
(他的,代渔人的)
(作为)
(对,向)
(给)
第二课时
精读课文悟桃源
古今异义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
4、阡陌交通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8、遂与外人间隔
9、各人复延至其家
10、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②屋舍俨然
①处处志之
②寻向所志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曲折、隐蔽、幽深)
(风景幽美)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大惊”?
桃源与世隔绝,年代久远。?
7.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什么?
6.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避秦时乱。
9.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0.“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3.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1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源的整个过程,村中人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所做的标记等,还可能包括希望太守派人去探个究竟。“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
11.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4.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出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小结:
第三课时
深入探究理桃源
村中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村中人
渔人
渔人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3)( )停数日,( )辞去。
(2)( )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渔人

1、理解以下句子含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省略部分,再试着翻译句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村人问:“今是何世?”
渔人答:“今是晋。”
村人问:“秦之后即晋乎?”
渔人答:“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如此”包括他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世外桃源 :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豁然开朗:
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
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
不与人来往 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无人问津:
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4.说说本文里的成语
 
一、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几个部分的内容?
深入探究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写桃花林的作用是什么?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写渔人发现桃花林及桃花林的自然景色。
2.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桃源的田园风光,
土地富饶,气氛宁静

桃源里的人民安居乐业
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3.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
这一段主要描写渔人与
桃花源人之间的交往。
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4.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示着什么?
写渔人离开桃花源。
预示着桃花源不再可寻。
5.第五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写刘子骥寻不着桃花源。
(1)说明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人人向往。
(2)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文章结构:
为什么
寻不到?
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
访问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再寻桃花源
5.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第1节):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
第二部分(第2~3节):渔人在桃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渔人离开桃源以及探访桃源未果。
 
二、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深入探究
A 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B 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由此可见桃花源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地方)
C 是一个幸福的地方——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三、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文章主题
写作特色
1.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
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一、四、五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2.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真实的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写实结合起来。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刘裕篡权的动乱都是活生生的现实。
所以,读者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受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结合现实来虚构故事。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呼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3.悬念迭起,层次分明。
全文仅用300余字,却写出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
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
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桃花源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让人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结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9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学习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感受“世外桃源”的美好情景,体味古人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4.欣赏文本写法特色,感受本文的简洁笔法和丰富内涵。
5.探究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理想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准确朗读并流利背诵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 疏通文意识桃源
一、导入新课
播放《桃花源记》视频前半段。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叫《桃花源记》,讲的是一位打鱼人不经意间发现了一片桃林,桃林尽头、溪水的源头有一个可容一人通过的石缝,石缝后面有什么呢?想知道的话,就和我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
二、教学新课
(一)预习验收
1.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著名诗人。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父亲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但时值东晋和南朝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使之壮志难酬。陶渊明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陶渊明35岁时,在江陵为桓玄僚佐。40岁为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义熙元年八月,因叔父推荐,得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役告诉他要束带鞠躬迎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即自离职去,在官仅八十多天。离任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因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再没有出仕,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写作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二年(公元421年),作者时年57岁。他目睹当时黑暗的社会: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为了争夺统治地位,多次发生流血政变。如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恭帝。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徭役和剥削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他面对现实,深有感触,于是,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这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正音。
豁然开朗(huò)   俨然(yǎn)   垂髫(tiáo)   诣太守(yì)
阡陌交通(qiān) 便要(yāo) 还家(huán) 刘子骥(jì)
(二)初读课文,音准流畅
1.听读、跟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自悟文意
1.课文解读。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2.学生翻译全文。
(三)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2)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②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
①舍:A.便舍船(离开) B.屋舍俨然(房子)
②寻:A.寻向所志(寻找) B.寻病终(随即,不久)
③志:A.处处志之(做记号) B.寻向所志(记号)
④为:A.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B.捕鱼为业(作为)
⑤乃:A.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B.乃不知有汉(竟然,居然)
⑥遂:A.遂迷(终于) B.后遂无问津者(于是,就)
(4)词类活用
①渔人甚异之(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②欲穷其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的尽头)
三、本课小结
第2课时 精读课文悟桃源
一、课前复习
(一)古今异义
1、缘溪行 2、芳草鲜美 3、说如此4、阡陌交通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8、遂与外人间隔9、各人复延至其家10、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②屋舍俨然 / ①处处志之②寻向所志 / ①寻向所志 ②未果,寻病终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②既出,得其船 /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②不足为外人道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二、三读课文,复述故事
三、感知文意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明确: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明确: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幽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明确: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明确: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大惊”?
明确:桃源与世隔绝,年代久远。?
6.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明确: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避秦时乱。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明确: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哪个更重要?)
9.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明确: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11.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明确: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包括他发现和访问桃花源的整个过程,村中人生活情况,以及他归途中所做的标记等,还可能包括希望太守派人去探个究竟。“如此”二字,指代以上所有内容,简练之至!
13.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明确: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14.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明确: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四、分析感悟
1.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
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多少带有原始共耕生活的痕迹,表现出了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这又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的反映。
五、小结本课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第3课时 深入探究理桃源
一、课前复习
1、理解以下句子含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省略部分,再试着翻译句子。
(1)(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2)( )问今是何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停数日,( )辞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明确: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答:“今是晋。”村人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答:“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如此”包括他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4.说说本文里的成语。
明确:世外桃源 :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豁然开朗:
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一下子就明白了或指眼界一下子变开阔。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怡然自乐:
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与世隔绝:
不与人来往 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无人问津:
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深入探究
(一)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几个部分的内容?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写桃花林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写渔人发现桃花林及桃花林的自然景色。
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2.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明确:桃源的田园风光,土地富饶,气氛宁静;桃源里的人民安居乐业。
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这样的景象和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3.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
明确:这一段主要描写渔人与桃花源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4.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示着什么?
明确:写渔人离开桃花源。预示着桃花源不再可寻。
5.第五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写刘子骥寻不着桃花源。
(1)说明世外桃源的理想生活人人向往。
(2)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二)文章结构
1.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明确:全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行踪的不同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节):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
第二部分(第2~3节):渔人在桃源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渔人离开桃源以及探访桃源未果。
其中重点是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自由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三)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A 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B 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由此可见桃花源并不存在,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地方)
C 是一个幸福的地方——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文章主题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
(六)写作特色
1.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
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文章第一、四、五段写得简略,因为是故事的开头、结尾,只和故事的传奇性有关。
2.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强烈真实的感人力量。这一方面是因为主题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是由于作者始终注意把虚构与写实结合起来。桃花源是“避秦时乱”的人们开辟的,一直延续到晋代,与世隔绝五六百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秦始皇式”的暴政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依然存在,东晋统治集团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刘裕篡权的动乱都是活生生的现实。
所以,读者能通过这离奇的构思,强烈地感受到主题的真实。同时,作者始终注意结合现实来虚构故事。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地向读者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的身份职业,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作者之所以如此首尾呼应,意在使人确信,虚幻的桃花源是实有其地的胜境,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力量。
3.悬念迭起,层次分明。
全文仅用300余字,却写出了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悬念又生: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
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了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对“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是第四折。“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悬念又起:找到桃花源了吗?“不复得路”,留下了更大的悬念,让人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三、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四、小结本课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板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桃花源记》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2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怡然( )
垂髫( ) 郡下( ) 诣太守( ) 刘子骥( )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2分)
A. 具答之 B.便要还家 C.欲穷其林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 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5分)
(1)复前行,欲穷其林。( ) A.穷苦,贫困  B.极端  C.穷尽,走到头
(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  B.用手支持  C.沿着,顺着
(3)此中人语云( ) A.语言  B.告诉  C.说
(4)处处志之( ) 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
(5)寻病终( ) A.寻找 B.搜索 C.不久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5分)
  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___。
(2)①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___________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___________
阅读理解(37分)
(一)(22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含义。(3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_________(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原文回答。(4分)
(1)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
(2)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5.既然“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又怎么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谈谈你的看法。(3分)

6.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7.陶渊明把现实社会与桃花源的社会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你能具体说一说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吗?(4分)


(二)(1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陶渊明《饮酒(其五)》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描写了自己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选文中同样能表现桃花源中人这种生活的句子是:????????????????????。(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一部与《桃花源记》创作手法有点相似,请你写出这部作品和作者的名字。(2分)
作品《????????》作者????????????????????????????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3分)
?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4分)

答案:
一、1.huò yǎn qiān mò yí tiáo jún yì jì
2. C
3.①C ②C ③B ④A ⑤C
4.①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②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③妻和子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没有出路的地步 ④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的连词
5.(1)(2)略(3)无人问津 怡然自得
二、(一)
1.(1)类(2)全,都 (3)邀请
2.A 剖析:B 交错 相 通;C与世隔绝的地方;D 更不用说
3.(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3)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2)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 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5.言之有理即可。
6.表达了作者对和平 ( 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7.从社会环境和社会风尚二方面进行了比较。从社会环境上通过优美的环境描写可以看出这里的宁静与富足,而听渔人的介绍以后,源内人皆叹惋,可见外面的社会环境与源内比较相差较大;另外从社会风尚比,源内人待人热情诚恳,生活得相安无事,“怡然自乐”,而渔人一出境便背信弃义,太守听说有这样的地方立即来寻找,源外的风尚之差可见一斑。
(二)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1)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就看见一座山。
(2)(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西游记》 吴承恩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6.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桃花源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全文大意。
3.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教学重点:
1.准确朗读并流利背诵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2.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
诵读法:《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想象法: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学习时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陶渊明,名潜,别号元亮,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少年颇有壮志,博学能文。由于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舒展。四十一岁起过隐居生活,他的很多诗篇歌咏隐逸,描写田园,故有“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之称。
2.《桃花源记》原本是《桃花源诗》的序,历来为人称颂,往往独立成文。《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小地主阶级对腐朽统治的不满,反映了农民对封建剥削的抗议,客观上反映了人民厌战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对理想王国的设计,对当时现实的否定。同时,文中也流露了“小国寡民”的思想,带有倒退复古的倾向,这些是作者逃避现实的思想表现。
二、预习任务
(一)独自结合注释、工具书扫清字词句障碍。
(二)同桌互说故事,然后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林的?
2、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3、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5、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6、提问: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7、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8、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9、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三、预习检测
1.本文选自( ),陶渊明字( ),号( )又自号(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2)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3)不足( )为外人道也。
(4)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
(5)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3.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 )( )( )( )
4.翻译句子(提示:注意补出括号内省略的内容)。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考考你的思考力。
(1)陶渊明把桃花源写得这么美,这地方存在不存在?为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呢?
答案:

(1)交错相通达 (2)妻子和儿女 与世隔绝的地方 (3)不值得 (4)更不用说 (5)鲜艳美丽

桃花源人 渔人 渔人 桃花源人 渔人
5.(1)不存在。因为渔人“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
(2)当时的社会黑暗纷乱,作者是借此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既是作者的精神寄托,也是广大人民愿望的体现,所以说这是作者的一个美丽的梦。

【课中导读】
一、初读课文,音准流畅
1.听读、跟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自悟文意
1.课文解读。
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
2.翻译全文。
三、文言知识归纳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
(2)古今异义
①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交通运输。)
②率妻子邑人(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③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④无论魏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不管(连词)。]
(3)一词多义
①舍:A.便舍船( ) B.屋舍俨然( )
②寻:A.寻向所志( ) B.寻病终( )
③志:A.处处志之( ) B.寻向所志( )
④为:A.不足为外人道也( ) B.捕鱼为业( )
⑤乃:A.见渔人,乃大惊( ) B.乃不知有汉( )
⑥遂:A.遂迷( ) B.后遂无问津者( )
(4)词类活用
①渔人甚异之( )
②欲穷其林( )
四、三读课文,复述故事
五、感知文意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或勾画批注或笔记)
明确:
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
明确: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明确: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明确: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大惊”?
明确:
6.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明确:
桃花源中的人定居此处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明确: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哪个更重要?)
9.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明确: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11.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
明确:
1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明确:
13.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明确:
14.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明确:
六、分析感悟
1.根据以上分析,请你归纳桃花源的特点。
明确: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明确:
七、深入探究
(一)文章围绕“桃花源”写了几个部分的内容?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写桃花林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2.第二段主要写哪些内容?表现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环境?
明确:
3.第三段主要写什么的内容?表现桃花源人的什么?
明确:
4.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预示着什么?
明确:
5.第五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二)文章结构
1.找出线索,梳理文章情节。
明确:
2.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 ~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第 ~ 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A 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美在______美;_______美;________美;________美;________美;________美;_______美。
B 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用原文填)
桃林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洞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中人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神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是一个幸福的地方——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 )
男女:往来种作( )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 )
(四)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五)文章主题
明确:
(六)写作特色
1.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2.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3.悬念迭起,层次分明。
【课后导练】
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在文中找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粗的词语。
(1)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__________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1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豁然开朗,鸡犬相闻
3.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②同“邀”,邀请。? ③妻子和儿女? 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4.悉、并、咸、皆
5.略
6.借代? 借指老人小孩?
7.不愿与外界交往(怕外人来打扰这么平静的生活)。?
8.活动、穿戴、心情? 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