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体育教案-各种形式的走 通用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体育教案-各种形式的走 通用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0-02-29 09:0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各种形式的走
(一)、教学内容 
1、各种形式的走 
2、游戏;摆一摆 
(二)、设计理念  
1、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增进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务。所以在上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要,让学生在富有情景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
2、体育与健康课应关注如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的体验,所以我在设计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练习中有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机会,以完成动作参与、运动技能、社会适应等各领域的教学目标。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相对开放的环境。适当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自然走的正确姿势,为学习跑打好基础;
2.发展走的能力和身体素质;
3.在各种走的练习与游戏,能够与同伴愉快地合作,体验走的练习与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培养组织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水平一第四章基本身体活动章节的第一部分,走是身体基本动作,是人体基本的活动能力之一。发展学生走的动作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教材。走的教学内容包括各种方式的走。该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富有童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走能力,增强下肢力量,提高协调、灵敏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勇气。
(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他们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但因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在体育活动中自我意识强,友好合作精神不够。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走与音乐节奏结合为主要教学手段,不断变化走的方法,用音乐引趣、激趣、促趣,使学生逐步养成自然走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保持上体姿态
难点:保持身体平衡   
(七)、教学流程  
一、身心准备(四路横队、用时6分钟)  
1、课堂常规  
(1)、向学生问好,清点人数,强调安全,组织学生有序去体育馆;
(2)、两路纵队变成四横排,整队;
(3)、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4)、学生展示走姿;
2、准备活动(如果感觉快乐,你就啪啪手)  
(1)、跟音乐做准备活动
二、基本部分(用时13分钟)
1、自然走
(1)、动作方法:
上体正直,自然挺胸,两眼平视前方,两臂与异侧腿的动作方向相同,前后自然摆动。
(2)、动作要点:
头正腰直,腿部协调,脚尖向前,跟落滚蹬
1)、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2)、教师讲解示范,引导学生采用正确姿势走路(脊柱支撑了身体,如果总是被扭曲,慢慢地就会变形,变形的还有整个身体。总弓着腰,都会变成驼背了。)行如风,步履轻,头不摇,身不晃。
3)、学生分组练习
4)、小结、点评
2、各种形式的走
(1)、跟着音乐节奏走
(2)、提高巩固:叉腰、侧平举、单手叉腰一边摆臂、高重心(手侧平举)、低重心(手叉腰)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课”的起始气氛,是调动整个课堂气氛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由于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因此通过欢快活泼的音乐渲染,让学生进行韵律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 
三、拓展练习(用时10分钟) 
1、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不同的走姿(如:在上课时间经过其他班级;听音乐在不同的音乐节奏下采用不同的走姿;野外遇到狼;室外遇到很凶的狗等)
(1)、学生听音乐感觉
(2)、分组尝试
(3)、小组讨论
(4)、再分组练习
(5)、教师小结
四、游戏(用时7分钟)  ?
1、摆一摆
(1)、学生合作摆造型
(2)、学生尝试(用独特的方式绕造型走表达喻意)让其他学生猜本组摆的造型是什么
(3)、一组展示,另外三组观看并猜出展示小组想要表达的意思
2、课课练
(1)、身体素质练习
1)、仰卧收腿
2)、深蹲
五、放松小结(4排队形、用时4分钟)  
1、放松身心(音伴) 
(1)、带领学生拍腿,抖手放松口令提示动作; 
2、共同小结   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说说别人的优点。老师归纳总结。  
3、布置作业   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做给家人看一看,如能和家人探讨就更好了。  
4、师生道别   宣布下课,师生道别,回收器材。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做了放松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这节课。]  
六、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平均心率  
场地器材:标志盘60个,音响一个 
练习密度:35﹪—40﹪
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课后反思:
本课的突破点是借用音乐吸引兴趣,除了利用标志盘规定范围,变化手位增加难度,师生合作增加配合等。教会学生踏准节奏,需要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并找准音乐的节拍。学动作时先不进行音乐的伴奏,而让学生学会边边数拍子边做动作,提高学生动作的节奏感。在音乐伴奏练习时,教师要大声数拍子,让学生把动作踏在节奏上,并多加练习。
在课的开始部分,用语言激发学生,提问“走有很多方式走,你们会走路吗?”来引入课堂,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易受外界影响,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的基本部分,由于各种方式的走动作枯燥,所以我让学生充分联想、观察,运用了先正确的自然走的方式、生活中的音乐节奏结合在一起、各种形式的走,使同学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发起挑战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不同的走姿,也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在课的结束部分,利用课课练锻炼学生的核心力量和下肢力量,与“走”的课题相对应,我们都知道良好的走姿主要需要核心力量以及腿部力量的控制;再者,让学生懂得持续坚持做一件事,坚持就是胜利;同时也因为本课是新授课,而且课的设计强度偏小,增加些负荷。
在教学中,我参加学生的练习,加深了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并让同学将自己的动作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在课中,每一句话的表达都需要注意,简单、准确、易懂的语句才能被大部分学生接受和理解。如果所表达的话语都不能被学生理解,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其实我原本的设计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将学生与生活连接在一起,这样又好学又好记又有趣,然而并不是我并没有做到我想的那样,我在语言组织方面也需要多多学习;另外与学生的互动不多,可以多增加些自己参与进去的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