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3章《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8单元第23章《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9 13: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23章 第1节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课时
1课时




知识
技能
1.了解生态因素的概念
2.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水、光、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明同种生物与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关系
过程
方法
通过分析总结出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树立整体的、生态的生命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
1.水、光、温度对于生物的影响
2.生物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教学难点
1.水对生物的影响
2.年降水量和温度共同控制陆地生物的分布
突破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
教学准备
师:课前小游戏、教学PPT、音乐视频
生:长日照、短日照植物、阳生或阴生植物(实物或图片)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3章第一节《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从内容结构来说,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后,对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做一个总结和升华。站在另一个高度诠释环境队生物的影响。为下一节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概述》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学生的文化理论基础较差,总结新知识的能力较弱,不过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尝试新知识的欲望强烈。所以针对学生的情况,我会刻意为学生营造讨论的氛围,提升他们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加入小游戏,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在分组的过程中,注重分层兼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音乐片段,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歌词中涉及到哪两种生物?有没有同学能将它唱出来?
它们为什么不能相爱,是什么限制了它们相爱。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板书),生物学家将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欣赏音乐MTV回答:《珊瑚海》,海鸟和鱼相爱,只是一场意外。
生活环境不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引出课题
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提问: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包括哪些?
展示在鱼缸中自由游动的金鱼,提问,如
果将鱼缸中的水倒干净,那么金鱼会发生什么?
分别出示植物细胞、人喝水、植物光合作用的三张图片,讨论,你能通过这几张图片总结出水对生物有着怎样的作用吗?
提问:水是什么之源,水是不是越多越好?你能举出例子吗?少了呢?
出示荒漠与热带雨林的图片,说明水是决定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
思考,回答: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温度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该生物的同种或不同种的其他生物,包括人类在内。
死亡。
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思考,举例回答,得出结论: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回忆已有概念
帮助学生利用已有概念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并提高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
出示阳光照射下的植物图片,提问,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水作为原料外,还有其他必需条件吗?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光只是植物必需的吗?举例说明。
在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太阳光是生命的能量源泉。
学生上台展示课下收集的阴生与阳生植物,长日照与短日照植物。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还需要光。
绿色植物在光的照射下,通过叶绿体把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装换为化学能。
西瓜虫具有躲避光的天性。
小组分角色扮演不同的植物。
帮助学生加深光的作用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总结能力
温度限制着生物的分布
出示北方针叶树与热带雨林阔叶树的图片,提问:
针叶树适合生活在北方,阔叶树适合生活在热带,是哪种生物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提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反应出哪种生态因素影响了橘的生长?
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同样影响陆生植物的分布,图片展示结论
观察,思考,归纳出: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
年降水量和温度共同影响陆生生物的分布
帮助学生加强温度对生物分布有相当重要的影响的理解
生物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影响
出示稻田中水稻与杂草共同生长的图片,
提问:水稻除了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外,还有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
讨论: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间存在哪些关系?
出示6张生物因素的图片,分别提问:请用自己的语言为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竞争、捕食、共生、寄生)下定义。
抢答活动:教师出示系列生物因素点的图片,提问该图片体现了生物的哪种关系?
讨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待环境应该怎样做?
思考回答:杂草要和水稻一起争夺阳光、水分、养料等等
回忆、思考、讨论回答: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抢答。
讨论,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发言。
引导学生回忆和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作业布置:1、下列现象,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分别是:
山顶和山脚的植物种类不一样(垂直分布)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海洋上层为绿藻,中层为褐藻,下层为红藻
人参长在密林深处
2、将生物现象与其所表现出来的关系用线连起来。
狮子捕食斑马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合作关系
猫捉老鼠 竞争关系
蚂蚁搬家 捕食关系
雄梅花鹿争夺配偶 共生关系
蚂蚁和蚜虫 种内斗争
3、以在生活中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环保卫士为主题,完成一篇150字左右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一、生态因素
1、非生物因素:水分 生命之源
阳光 能量源泉
温度 生物分布
2、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不同种生物: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从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开始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多次举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感觉是比较成功的,本堂课以讨论和活动为主,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也非常的成功,完成了教学目标,达成了教学目的。
本这节课存在的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自信心差,另又有个别同学太过活泼,不按照课堂节奏进行讨论,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寻求解决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一些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期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