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十一章《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十一章《第1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29 14:3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课时




知识与技[来源:Zxxk.Com]
能目标
1.说出人体产生的主要代谢废物和排出途径。
2.说出排泄的概念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
过程与方
法目标
1.通过对细胞生命活动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排泄途径的归纳,培养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
观目标
通过相关知识学习,认同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形成健康生活习惯对整个人体具有积极影响的意识 。
教学重点[来源:学§科§网]
排泄的途径;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排泄的途径。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1:进入夏季后,由于天气炎热,出汗是经常的事,汗液干了后,衣服上怎么会有汗渍?这与汗液的哪些成分有关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来源:Zxxk.Com]
导入2:我们每天都会排出尿液,尿液里有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那么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通过哪些途径排出体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认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途径。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细胞代谢产生多种废物
1.教师提出:我们知道人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它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废物。人体在代谢过程中还产生了哪些代谢废物呢?鼓励学生大胆推测。接着教师提出:尿液是人体产生的一种废物,尿液有哪些成分呢?
2.演示尿液成分的测定
(1)首先请学生观察说出尿液的颜色,并通过闻一闻,说出尿液的气味;推测尿液中的成分。然后烘烤尿液,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看到什么,有气味产生吗?推测一下这种气味来自什么物质?教师引导总结出这种气味和化肥中尿素味道相同。最后观察玻片上残余物的颜色,推测其成分。
(2)师生交流总结出尿液中的成分有水、无机盐、尿素等。
(3)请同学们结合已有的知识,思考讨论:汗液的成分有什么?
提示:运动后,流出的汗水是咸的,说明汗液中有无机盐;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会有股臭味,说明汗液中有尿素。
师生总结:水、无机盐、尿素也是汗液的组成成分。这些物质是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的。并进一步指出代谢废物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影响细胞的正常活动,必须及时排出体外。
备注
(二)代谢废物的排出
1.教师提出排泄的概念,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明确排泄的概念。
2.出示代谢废物排出的主要途径图片,请学生分析排出的途径。师生总结排泄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并讨论总结出这三条途径分别排出的代谢废物和形式。
3.教师质疑:粪便的排出是不是排泄呢?通过讨论明确,粪便排出不属于排泄,属于排遗。
(三)排泄的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0页,总结出排泄的意义:①排出代谢废物,②调节体内水盐平衡,③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备注
三、总结收获,形成体系
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相补充,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皮肤: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呼吸系统: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泌尿系统: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排泄的意义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稳定
四、当堂演练,课时巩固
                                
1.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A )
A.排便 B.排尿 C.呼气 D.排汗
2.下列代谢废物中,只通过一条途径排出的是( D )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二氧化碳
3.下列各项中,都是代谢废物的是( D )
A.无机盐、氧气、尿素 B.水、二氧化碳、葡萄糖
C.尿素、氮气、水 D.二氧化碳、尿素、水[来源:学科网ZXXK]
4.排尿与健康:正常生理情况下,如大量饮水、吃西瓜等,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作用,尿量增加,排尿次数也增多。而当天气变冷时,即使没有喝太多的水,人的排尿次数也会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请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试着给出合理的解释。
(1)天冷时,为维持体温,人体消耗能量增加,因此 呼吸 作用增强,营养物质 分解 加快,产生的代谢废物如 水、尿素 等也相应增多。泌尿系统要及时把这些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所以排尿次数会增加。?
(2)医生建议,为了身体的健康,同学们每天要喝 足量 的水,以便及时 排出代谢废物 ,保持人体健康。?
课堂反思: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重过程、重体验和重合作等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自主意识得到培养。整节课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