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与视觉》教学设计
学校:兰州市第六十六中学 教师姓名:王文娟
[一、课标分析]
视觉器官——眼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人体通过眼感受外界的刺激,从外界获得信息。但是眼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人体如何通过眼获得信息呢?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有一肚子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注意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再经过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通过一个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在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了解眼球的结构及位置关系,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由于视觉的形成及近视、远视和矫正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理论性很强,不易理解,因此采用直观性很强的动态课件来演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学生容易接受。另外,在介绍近视成因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谈感想,从而也激发了学生保护视力,珍惜健康的美好情感,从而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得到升华。虽然本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由于采用了大量的、先进的动画课件及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得比较轻松。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呼吸、物质运输、废物排出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参与,因此是比较综合、复杂、抽象的一章,完成好本章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本节课是本节的第一课时,在内容上教材安排先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它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教学过程中比较难的一个环节,知识性和理论性非常强,又不易理解,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对于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在知识结构上为本节课的顺利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年龄虽小,但已具备了初步的观察事物、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年龄在十二、三岁的初一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3.理解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实验和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提高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懂得爱护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要”、“四不要”。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概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难点:近视与远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六、教学方法]
利用教具、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以学生自主学习和体验科学方法为主,注重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眼球的结构模型。
[八、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组织学生做游戏《大家来找茬》,导入新课。
过渡: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感知外界的信息,主要用到的是哪个器官?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可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的事物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眼和视觉的奥秘!
课件出示眼与视觉
学生进行游戏
学生主动思考
然后七嘴八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动学习新知识。
新知探究
活动一(目不转睛)
同桌两位同学,相互观察对方的眼睛,找出眼的特点,说出能够看到的眼的结构,并猜想各部分的功能。
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让学生直观了解眼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并按照板书内容总结。
活动二(慧眼识睛)
根据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活动二。
要求: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可以拆装的眼球模型,小组合作,参照课本上的插图和内容,动手拆装,了解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和功能。(时间5-6分钟)
学生展示:
学生分为外层组,中层组,内层组以及内容物组和点评组,分别对照模型介绍各部分结构功能。
出示知识拓展:
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窗户在哪里呢?
活动三(火眼金睛)
出示猫的瞳孔变化的两幅图,指导学生观察二者的不同点。
教师: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
,光线进入眼以后怎样形成了视觉呢?
播放视频:视觉形成的过程
质疑:在视网膜上成的像是倒立的,而我们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
通过讨论进一步讲明,这都是大脑的功劳。同时讲明形成视觉的三个条件。
? 过渡:对于一个正常的眼球来说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的折射作用,所形成的物象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但是在生活中由于有些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者不注意用眼卫生,遗传等因素造成了眼部的一些疾病,最常见的是近视眼。
?
学生认真观察,小组合作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交流:眼的结构包括眼球和眼的附属结构,各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
小组合作,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思考。
(1)学生动手拆装,体会“做中学”
(2)得出结论:眼球的结构包括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两部分。
(3)猜想各部分的功能
(4)对照模型,回答问题
?
学生根据猫的瞳孔变化图,发表自己的看法。得出结论:瞳孔是眼睛的窗户。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小组讨论,体会眼的结构之精巧,功能之完备
通过设疑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视频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视频辅助教学,突破重难学
培养学生高尚的奉献精神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视频突破重难点
?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进一步探究
出示:近视眼和远视眼
表达与交流:调查本班的近视眼情况。
课件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过程。
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要”“四不看”。
举例:除了近视眼和远视眼以外,还有哪些与眼有关的疾病。
眼睛近视甚至失明会带给我们的生活什么样的改变呢?所以生活中遇到盲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得出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压力的增加,近视眼的人数越来越多。
进一步区分近视眼和远视眼,明确成因和预防方法。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举例说明。
情感目标达成
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课堂
小结
引导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注意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总结到位。
思考并总结。
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体系
课堂练习
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回答,教师及时给与点评。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巩固
事半功倍
课外延伸
调查:怎样做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眼?
课外请教专业人士或上网查阅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学以致用
保障健康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与视觉
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
2、视觉的形成
二、近视的成因及其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