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教学目的:
1、知道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2、能根据地球公转的特征做模拟实验,并做好记录。
3、在模拟实验过程中能收集证据,并根据证据进行推理。
4、从古代人们观察四季中杆影的长短这一现象,推想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重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教学准备:自制地球仪(12个),光源,地球公转、四季成因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课堂流程:
(用《四季的歌》导入本课内容——气温的变化——太阳照射角度、物体影子长度——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姿态——汇报交流教师讲解总结——星空软件展示四季成因及特殊行星的公转以加深理解——拓展结束教学。)
一、引入学习:
1、用课前《四季的歌》导入本科教学内容: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2、结合四年级知识和生活经验一年中四季中有什么变化,(引导气温变化)
3、一天中气温变化是怎样的变化,(回顾,演示日影长短与温度的关系)
一年中呢?这样的变化是什么因素引起的?人们是怎样知道的?太阳照射角度、物体影子长度。
二、探究四季的成因:
1、一年四季中太阳照射角度、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有变化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古人对影子的观测——圭表。
圭表的介绍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早在公元前7世纪,我国就开始使用了。
圭表是我国古代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
圭表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圭表的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4、模拟实验
(1)谈话:地球在太空中是以怎样的姿态运动的?请一个同学到讲台上摆放摆放!播放视频:地球的运动姿态。
(2)用磁铁讲解演示“地球方位”,
(3)模拟实验:讲解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在地球仪适当位置垂直竖一根标杆,在教室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东至)四个方位分别测量标杆影子的长短。
(“太阳”的位子与高度和地球的位子与运动路径教师课前进行预设)。
(4)学生做模拟实验,并在课堂探究手册上相应的表格里做好记录。
三、汇报小结:
地球上为什么会形成四季?
1、讨论: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节?(用星空软件加以辅助讲解。)
2、讨论: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南北半球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么不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什么季节?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还有四季吗?
4、结论:(课件展示)
把我们的认识填写在课堂手册28页的空白处。
板书设计: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四季成因:
地球倾斜着绕太阳公转,以我们所在的北半球为例:
有时斜向太阳,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物体影子短,得到的光热多,气温高。这就是夏季;
有时斜离太阳,阳光倾斜照射北半球,物体影子长,得到的光热少,气温低这就是冬季;
有时侧向太阳,阳光直射赤道附近区域,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适中,物体影子长短适中,得到的光热适当,这就是春秋两季。
南半球与北半球变化正好相反。
四、拓展:
同学们在观测一年中太阳照射情况的变化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吗?课后进一步进行探究!(看看有没有发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