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检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9 17:2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线………………封……………密……………
:号考 :级班 :名姓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检测内容:第一、二单元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从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建政高潮。此“建政高潮”( D )
A.保证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旨在为全国人大普选做准备 D.体现了民主协商的政治特色
2.“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的这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是指( B )
A.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
C.旧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西藏地区已和平解放
3.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C )
A.国家的名称变了 B.国家独立富强了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4.(2018·宁夏)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B )
A.祖国获得了统一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5.曾有人说:“抗美援朝战争,对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我国派志愿军毅然入朝作战,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A.维护国家主权 B.援助周边国家
C.抗击美国霸权主义 D.保卫亚洲和平
6.(2018·宁夏)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D )
A.中国工农红军 B.八路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7.(2018·湖南娄底)“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C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8.“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包干到户”改革
9.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0.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B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C.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11.(2018·河南)在这场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军事较量中,新中国领导人更坚定了加快国家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决心,随后新中国( A )
A.实施了“一五”计划 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C.实施了三大改造 D.确立了科技强军的战略
12.(2018·新疆乌鲁木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行业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 A )
A.前者集中在轻工业,后者集中在重工业
B.前者总体比较落后,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
C.前者受到列强挤压,后者得到苏联帮助
D.前者多在沿海沿江,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
13.“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D )
A.抗美援朝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一五”计划完成后
1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B )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下列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 )
A.土地改革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D )
A.他是资本家,不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他的话我们不能听 D.他懂业务,我们还是要听的
17.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
18.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D )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
19.胡绳说:“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问题是他过分相信了革命可以解决一切,不断革命,继续革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得这么快。”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包括( D )
A.“文革”是错误的革命 B.“文革”结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契机
C.“文革”应该被否定 D.“文革”也取得成果,应该肯定
20.“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B )
A.“一五”计划期间 B.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4分,共40分)
21.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3分)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
抗美援朝。彭德怀。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4分)
土地改革。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准备条件。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有助于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


2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工业生产发展情况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1% 2.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数据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5分)
中国经济(工业)迅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历史影响?(4分)
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三 如图。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3分)
图A:“文化大革命”;图B:“大跃进”运动;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
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稳中求进。(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1)材料一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指出的?此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分)
1956年,中共八大。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材料二的名称是什么?此则材料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又发动了哪两大运动?(5分)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材料三 如图。

(3)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的主持人,请为材料三中的英杰楷模颁奖。你会把“最佳公仆奖”“最佳创业奖”“最佳服务奖”分别颁发给谁?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5分)
“最佳公仆奖”:焦裕禄;“最佳创业奖”:王进喜;“最佳服务奖”:雷锋。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