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9 20:0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两个凡是”
C.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3.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4.右图的纪念馆主要是为了纪念(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特区的建立
5.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对外开放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7.1980年,经济特区的设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 )
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 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8.根据右面“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

A.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B.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C.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
D.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9.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侧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
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
10.1980年1月,邓小平说:“现在,特别是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他说这段话的意图是( )
A.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要求清除“文革”思想的流毒
1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共同作用是( )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D.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12.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3.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五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4.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元旦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了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事情,大家有许多收获,也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上述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5.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党的十九大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 )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立经济特区……广东、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与台湾隔海相望,交通便利,海外华侨众多,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经济特区的创办很快就取得显著成就……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就变成了高楼矗立、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说明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及意义。(6分)


材料二 中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结合材料二中的地图,列举上世纪80—90年代对外开放区域进一步扩大的史实。(8分)



材料三 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由沿海向沿边和内陆纵深推进,珲春、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九江、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相继对外开放。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5分)


17.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南巡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 这种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改革以前,农村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到1983年,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让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1)材料一中,你认为“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3分)


(2)材料一中,你是怎样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3分)


(3)材料二中,你认为这种责任制指的是什么?(2分)其特点是什么?(2分)


(4)各举一例说明材料三中“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的事件有哪些?(6分)


(5)综上所述,你认为决定改革开放成败的因素有哪些?(4分)


18.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2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2)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2分)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2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分)


材料四 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改编自新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分)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分)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