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庖丁解牛》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庖丁解牛》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01 20:36:34

文档简介

《庖丁解牛》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2.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难点、重点】
1.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
一、知人论世
大家心中的庄子及影响: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作品为(《庄子》),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庖丁解牛》文中涉及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切中肯綮)四个成语。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庄子主张“无为”,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蔽的部分的。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之间,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反对人为的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二、关于养生主的解释
1: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2: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3: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比喻。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夸张。与童话中的夸张相比,寓言的夸张往往是着眼一点,不及其余。
问题一:
字音:
踦____ (支撑,接触)? 騞____ (象声词)? 卻____ (同隙,空隙)
窾____ (空)? 綮____ (结合处) 軱____ (大骨)??
硎____ (磨刀石)?? 怵____ (害怕,恐惧)? 謋____ (象声词)?
问题二:分析文本
解题:庖, 。丁, 。解, 。
问题三: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问题四:庖丁高超技艺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技艺怎样?说说你的体会.
始解之时—— (不懂规律)
三年之后—— (认识规律)
方今之时—— (运用规律)
问题五:庖丁技艺高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六:没有掌握解牛规律的厨师又是什么情况呢?

问题七: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八:庄子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写作这样的一则寓言故事,仅仅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这么一个技艺高超的杀牛师傅吗?


问题九:这个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这则故事除了养生之道外,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知识归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2)良庖岁更刀,割也( )
(3)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 (4)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
(5)膝之所踦( ? )(6)新发于硎( )(7)奏刀騞(? )然??
(8) 砉(? )然向(? )然?(9)批大卻(? )
(10)导大窾(? )(11)肯綮(? )
2、通假字
砉然向然 ( )   技盖至此乎  ( ) 善刀而藏之 ( )
3、古今异义
奏刀騞然 ? 奏:古— 今—
乃中《经首》之会? 会:古— 今—
进乎技矣?? 进:古— 今—
所见无非牛者?? 无非:古— 今—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古— 今— ??
依乎天理?? 天理:古— 今-- 视为止,行为迟?? 行为:古— 今— 因其固然? 固然:古— 今- - 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古— 今—
吾见其难为? 难为:古— 今—
4、一词多义
(1)为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
②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
③视为止,行为迟( )
④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2)乎
①技盖至此乎?( )
②进乎技矣( )
③依乎天理( )
④而况大軱乎!( )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3)然
①奏刀騞然( )
②因其固然( )
③虽然,每至于族……( )
④怵然为戒( )
(4)于
①合于《桑 林》之舞( )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④虽然,每至于族( )
5、文言句式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2.技经肯綮之未尝
3.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4.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中心主旨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问题迎刃而解。
二、写作特色
1.艺术夸张与细腻描写相结合,写得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叙述描写形象逼真,意蕴深厚,语言准确生动流畅,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2.用细致生动的记叙和描写来阐明抽象的道理。如开头的解牛场面,使人可感、可见、可闻。庖丁论“道”,两次对比,解牛三个阶段,都是以生动具体的叙述吸引读者。良庖、族庖对比,也是借助艺术形象阐明抽象道理,尤其讲到攻克难关时,写心理、目光、动作、成功后的喜悦,有声有色,显示巨大的艺术魅力,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三、结构思路
庖丁解牛
四、文白对照



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地方”。踦(yǐ):支撑,接触。砉(huā):拟声词。












空。因:依照。技:应是“枝”字,指支脉。经:指经脉。肯:骨间的肉。綮(qìnɡ):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未尝”后













五、巩固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肩之所倚(yǐ)     莫不中音(zhònɡ)
B.砉然向然(xiǎnɡ) 技经肯綮(qìnɡ)
C.批大郤(xǐ) 岁更刀(ɡēnɡ)
D.导大窾(kuǎn) 发于硎(xínɡ)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导: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众 
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委:卸落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而刀刃新发于硎/苛政猛于虎也
C.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吾尝终日而思矣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常以身翼蔽沛公
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 B.技盖至此乎
C.技经肯綮之未尝 D.善刀而藏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视为止,行为迟 B.虽然,每至于族
C.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释刀对曰 释:擦拭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会合、接触
C.彼节者有间 间:间隙
D.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卸落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奏刀马砉然,莫不中音 B.因其固然
C.虽然,每至于族 D.所见无非牛者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