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白杨礼赞[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7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1-15 08: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猜一猜他是谁填空:1、吴荪甫是长篇小说 中的人物,作者 (1896-1981)原名 字 。 省 人。该省的作家还有 、 、 、 等。《子夜》茅盾沈德鸿雁冰浙江桐乡丰子恺鲁迅徐志摩郁达夫2、《白杨礼赞》写于 年,当时中国处在 时期。该文是一篇 ,选自 。“礼赞”的意思是 1941抗日战争散文《见闻杂记》崇敬赞美判断分析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和现实主义大师,茅盾先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不关注抗战,却躲在一旁写景状物,算不得真正的大师。对此,你怎么看?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借物抒情的写作特点。
2、领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象征:一种表现手法。通过某一特定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人、概念、思想和感情,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和深刻。黄与绿主宰着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赞美白杨树
的不平凡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白杨树不平凡的?读课文,划出1、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如何?
2、白杨树的形象美体现在哪些方面?3、白杨树的品格美又体现在何处?4、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第七自然段
主要运用了
哪些修辞手法?引用、对比
反问、排比分读、齐读第七自然段,着重体会四个反问句的层进含义。力求读出应有的语气、语调、语速。思考:1、本文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
2、本文先后五次出现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话,这是否重复?为什么? 1、先描写白杨树的特征,写它的环境,形美,神美,再写北方广大军民战斗的环境,精神,斗志。白杨树和北方军民在品质上就有了明显的相似之处。本文借礼赞白杨树,赞美抗日军民,抒发崇敬之情。2、不重复。第一次为全文定下庄重、昂扬的抒情基调并点题。肯定句式,感叹语气;中间三句分别赞美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外形和内在气质的不平凡。第二句肯定句式, “那”远指,“然而”加强语气;第三句是否定句式,“这”近指,“决”加强语气;第四句用倒装因果句说明赞美原因;第五句用“高声”使语气高昂。背诵比赛第七段排
比反问句第一个背出为本组加10分,以后背出递减一分(本组同学不得提示,违者不记分)。作业:
《学习与辅导》